總結:讓幼兒充滿自信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生活條件好了,有的家長過分的嬌慣孩子:吃好的,用好的,穿好的;孩子的一切由家長代勞,視幼兒為柔弱的個體,總是煞費心思為孩子解決各種困難。這樣一來,這些孩子就失去了許多動手操作的機會,久而久之就理所當然地認為他的一切都應該是大人來安排并操作的,自己只需等待就可以了。這種過度地照顧和過分地保護,剝奪了幼兒鍛煉的機會,使幼兒缺乏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獨立能力、活動能力,更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長久這樣會造成他們不善于交往,有較強依賴性,他們優越感很強,要求很多,但實際能力卻很差,一旦遇到需自己解決的問題,往往舉手無措,缺乏信心。 再有,有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期望自己的孩子事事強過別人,慣于橫向攀比。例如,有的家長到幼兒園看了孩子的作品,發現自己孩子有不如別人的地方,便對孩子說;“你看人家畫的”、“某某畫得比你強多了!”……這種言語刺激讓自己的孩子在自我成就與家長的完全否定中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從而產生自己不如別人的心理暗示,導致缺乏自信。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我發現了如下現象:課堂上舉手回答問題的老是那幾個孩子;游戲活動中多數孩子是按老師的要求或在別人的帶動下參與的,不然自己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稍微有點兒難度的事情孩子們會說“我不會、我不敢”……..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氣!培養幼兒良好的自信心,使他們具有一生都需要的良好心理品質,這是幼兒教育很重要的一點。
二、解決問題的方法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氣!培養幼兒良好的自信心,使他們具有一生都需要的良好心理品質,這是幼兒教育很重要的一點。
(一)以關注和肯定喚起幼兒的自信心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把溫情、喜歡、關懷、尊重、認可、愛撫稱為積極的關注,并把它看作是人類的普遍需要和自信的源泉。孩子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他的內心是極度恐慌的,老師的撫摸、微笑、點頭、親吻等不僅會使幼兒產生安全感,還會讓他對陌生的環境產生基本的信任。在工作中,我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善于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引導幼兒互相幫助,如:穿衣服時互相拽袖子、扣紐扣;喝水時互相拿杯子;就餐時互相遞餐具等。充分感受被同伴和老師接納、喜愛的快樂,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從而喚起幼兒的自信心。
(二)以鼓勵和實踐樹立幼兒的自信心
關愛每一個幼兒,善于發現幼兒的優點。但,,在日常生活中,我根據不同幼兒的能力需要,設計各種幼兒喜歡的活動,鼓勵幼兒大膽參與,相互觀摩評論,如:在建構區,我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欣賞作品,互相幫助完成難度更大的作品,使幼兒學會辯證地認識自我,既看到自己的優點,又發現自己的不足,使他們在一次次地嘗試、探索、創造中,逐步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三)以賞識和信任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每個幼兒都有自己優點,自信心較弱的幼兒在班里往往比較沉默,不太表現自己的優點,也很少引起老師的注意,所以老師要特別關注這些沉默的幼兒。要做到賞識孩子,如: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老師不用"你真笨"、"你什么都不知道"等過激語言,而是毫不吝嗇地說:"你真棒"、"你肯定能行"、"你真聰明"等鼓勵之類的贊語,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最膽小怯懦的孩子,偶爾也會有大膽的舉動,嘗試一些在常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作為老師必須努力捕捉這些稍縱即逝的閃光點,給予必要的乃至夸張的表揚鼓勵,對于他們的點滴進步都要及時以口頭表揚或小紅花予以鼓勵,老師的賞識和信任不僅會使孩子減少心理緊張,看到自己的長處,還能讓孩子從成功中增強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