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工作總結
本學期,在徐玉勤校長的督導下,各部門領導大力支持,十大教研室認真而有針對性地開展了科研教研活動:學習國家課程標準、領會“課標”精神,理解“課標”的新理念,學習“課標”的新內容,吸納“課標”的新方法。為落實課標,探索校本化,各部開展了研究課、匯報課、展示課、評優課,多達395節。在廣泛的交流中,涌現出許多體現課標精神的好課,初小部、高小部、初中部參加北滘、順德評比都獲得了好成績。
為進一步探索國標的校本化,我校十大教研室發揮了一貫制優勢,結合各學科的特點,展開了專題研究:
數學教研室針對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以“培養思維”為切入點,邊觀摩邊研討,相互學習借鑒,更新了觀念,改進了教法。
英語教研室制定校標后,根據我校“二五八計劃”的進程,就高小與初中的銜接問題進行了專門研究,為新學年的校本化奠定基礎。
語文教研室通過學習“課標”,澄清了多年的誤區,進一步明確了語文課的性質,就各學段的基本能力指標統一了認識,明確了分工。
文科教研室和理科教研室研討了各段的銜接,又在學科活動課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特別是在學科課程與德育的整合作了探索。
德育作為一門課程,這是我校一大特色。德育教研室從幼小銜接、初小與高小銜接、高小與初中銜接、初中與高中銜接進行了對口交流,特別可喜的是學科德育在這學期有所突破,初中生物課學了“營養衛生”后,調查父母營養狀況,為父母設計營養食譜,并用零花錢為父母做一頓營養餐,既鞏固應用了所學的知識,又對父母盡了孝心,鍛煉了動手能力。
信息技術教研室和體藝教研室根據我校特點,大膽改革,制定我校的校本課程并努力實施。
綜合能力課和個性特長課是我校特有的校本課程,這兩個教研室參照各科國家課程標準的活動課程,反思、總結我校幾年的實踐經驗教訓,進一步修改完善了“實施方案”。應該指出的是:幾年來這兩種課程成績是顯著的,但在應試的沖擊下,有些項目,特別是科技類有所萎縮,有些課題還缺少研究過程,這都直接影響學習效果。青少年正是鍛煉動手能力、培養創造精神的黃金時代,錯過這個時機,將貽誤、影響學生的一生。這里,廖校長希望全校干部教師引起重視。
國際部因組建時間短,但myp既要體現ib理念,又要落實國家課標,dp使用國際教材,校本化的天地更寬,所以國際部也有個碧桂園ib校本化的問題。
總之,無論國家課程標準校本化,還是ib課程校本化,對我們說來都任重而道遠,需我們全校干部教師齊心協力,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到目前為止,各教研室已完成17個學科的校本化課標試用稿,教科所還將老師們的優秀課例和優秀論文整理編輯成九期《科研通訊》,現正日以繼夜地排版裝訂,陸續發給大家,供深入研究參考。下學期隨高中課程標準陸續出臺,我們還要進一步修改,修改的過程也是深入領會的過程,相信有大家的努力,我們的校本化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