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3、游戲:“表情變變變”。
①師:我們人的表情除了笑、哭、生氣外,還有很多種,如(出示圖片)煩惱、驚訝、平靜等,現在我們一起來玩游戲好嗎?游戲的名稱叫“表情變變變”。(老師向幼兒交待游戲的玩法)
②老師扔表情骰子,讓幼兒按照骰子正上方面的表情臉譜做出相應的表情。
4、結束部分:
●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唱《表情歌》,并且邊唱邊做表情、動作。
活動延伸:
1、老師利用教室的墻面布置“我的心情”表,讓幼兒根據自己當天的心情選擇相應的表情小卡片粘貼在自己的照片旁邊。
2、老師把幼兒在課堂中幫助生氣寶寶和哭寶寶變成笑寶寶的方法統計表粘貼在墻面上,時刻提醒孩子可以用什么方法使自己開心起來。(這對于幼兒不良情緒調節具有長期性的心理輔導作用)
活動二:心理健康活動:好吃的巧克力豆
活動目標:
1、體驗“嘴饞”的感受,引導幼兒克制巧克力豆的誘惑,體驗延遲滿足帶來的收獲。
2、初步建立幼兒自我控制意識。
活動準備:巧克力豆數包,禮品盒,盤子,小動物頭飾若干,透明的小塑料杯子若干,多媒體課件,裝飾有巧克力包的大樹。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出示巧克力豆)體驗“嘴饞”的心理
1、教師以熊媽媽的身份導入。
師:親愛的小動物們,大家好,熊媽媽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好吃的東西!猜猜看會是什么?
2、教師倒出巧克力豆,教師可以放在鼻子上聞一聞,引起幼兒饞的欲望。
師:啊,好香的巧克力豆啊,寶寶們,看到這些五顏六色的巧克力豆,你們現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輔助提問:嘴巴怎么樣?)
師小結:媽媽告訴你們,這種感覺叫做“嘴饞”。
3、先讓幼兒品嘗巧克力豆,讓幼兒感知巧克力豆確實好吃,激起幼兒繼續想吃的欲望。
師:你們的嘴巴饞了嗎?媽媽送給每位寶寶一顆巧克力豆吃,好不好?
二、借故突發事情,了解、學習自我調節的方法
(一)老師借故突然肚子痛,要到醫療室服藥,對幼兒提出明確的要求后,觀察幼兒第一次延遲滿足情況,了解幼兒原有心理,引導幼兒初步抵制誘惑。
1、師:巧克力豆好吃嗎?你們還想不想吃?現在,熊媽媽告訴寶寶們一個秘密:熊媽媽這里還有許多呢!但是,我肚子有點不舒服,要到醫療室拿點藥吃,把巧克力豆豆放在盤子里,每位動物寶寶都可以來拿一顆。拿到后你可以吃掉它,也可以不吃。如果你不吃的話,等一會兒熊媽媽回來再送給你一顆,可如果你吃掉了,熊媽媽就不能再送給你巧克力豆了。寶寶們聽懂了嗎?快去拿一顆吧!
2、1—2分鐘后,老師回來了。師:你吃掉了嗎?——你真是個小饞寶寶;你沒有吃掉,為什么?(先讓孩子回答沒有吃掉的原因,不要著急告訴答案)——你想到熊媽媽還要給你一顆就忍住嘴饞,不讓自己的嘴巴吃。這是個好辦法!(同伴經驗分享)
3、激勵:給忍住的小朋友一顆巧克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