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動物的傘》說課稿
第三個環節,我安排的是幼兒分組粘貼活動。(8-10分鐘)在這一環節中,我為幼兒準備了粘貼用的背景圖四張:有大樹、蘑菇、荷葉和組合圖。小動物圖片:青蛙、螞蟻、小鳥。讓幼兒自由選擇圖片,以小組形式進行粘貼。粘貼完成后,引導幼兒在組內自由講述圖片內容。我考慮到幼兒的發展水平不同,準備圖片的難易程度也不同,為的是給不同能力的幼兒都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每個幼兒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在本環節中起到了支持、引導的作用,并鼓勵幼兒要同伴間相互幫助。通過這一環節,鞏固了幼兒對詩歌的學習,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保護了幼兒的自信心。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一個活動結束了,但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幼兒的興趣在延伸,為此在活動的延伸部分我請幼兒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設計一把傘,來提高幼兒的自主創新的學習能力。
最后我來說一說效果預測:由于本次活動加入了課件教學及動手操作的環節,能更好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能使幼兒更直觀的學習詩歌的內容。教師有目的的提問引導,讓幼兒的活動思路更加明確,學習效果會很好。在動手操作環節,給幼兒提供了自由表達及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機會。能使幼兒在邊玩邊學中鞏固了學習的知識,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小組中相互關心、幫助、合作的情感。由于幼兒年齡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在活動中個別幼兒容易被周圍事物影響,出現溜號現象。我會通過有意識的引導、提問,將幼兒帶入活動中,使全體幼兒都能很好的進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