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教案《我和我爸》(精選2篇)
幼兒園語言教案《我和我爸》 篇1
設計意圖:
1、爸爸在幼兒的生活中由于各種因素,不如媽媽那樣與幼兒接觸頻繁,他們的辛苦、他們的付出、他們的愛往往被孩子所忽視。為了讓幼兒進一步地了解自己的爸爸、了解爸爸的工作及工作的辛苦,從而萌發愛爸爸的美好情感,特設計了大班社會活動《我的爸爸》。
2、關注教育公平是實現“教育人本化、人性化”的最好體現。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踐行教育公平,享受教育幸福”是值得每一位教師所研究的。本次活動,充分地把教育公平理念滲透其中,讓幼兒在平等的交流機會、平等的實踐機會、平等的享受成功、平等的關注爸爸中獲得公平、機會、關懷、快樂和成功。
活動目標:
1、愿意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爸爸。
2、能大膽地說出愛爸爸的原因,并用簡單的圖案表示。
3、了解爸爸的工作及工作的辛苦,知道在接受爸爸愛的同時要回報愛。
活動準備:
1、課前發放“我的爸爸”調查表。
2、圖文卡:我的爸爸、我愛爸爸的原因、爸爸的工作、長得帥、本領大、愛家人。
3、三種圖形的紙、筆若干。
4、背景音樂:好爸爸壞爸爸,集中音樂。
5、錄像與照片:班內幾位孩子爸爸工作的片段、場景,照片上貼有爸爸工作名稱的相應字卡。
活動過程:
一、結合調查表,介紹“我的爸爸”。
1、幼兒相互介紹“我的爸爸”。
教師:上次我們發了一張“我的爸爸”調查表,上面有“爸爸的姓名、爸爸的生日、爸爸的職業、爸爸的本領、爸爸的愛好”這些內容,小朋友回家后都和爸爸、媽媽認真地記了記,那先請你們和旁邊的小朋友拿好調查表相互介紹一下你的爸爸。
2、個別幼兒介紹“我的爸爸”。
教師:那誰愿意到前面來介紹一下你的爸爸呢?幼兒拿好調查表上來自由介紹。
3、教師小結:剛才我們小朋友都介紹了自己的爸爸,講出了爸爸的許多特點,真棒!
二、說說、畫畫“我愛爸爸的原因”。
1、提問:你愛自己的爸爸嗎?
2、幼兒相互說說我愛爸爸的原因。
教師:等一下請你找好朋友,可以是1個,也可以是幾個,一起輕輕地說說“我愛爸爸的原因”。
3、提問:你愛爸爸的原因是什么?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幫助幼兒提煉愛爸爸的原因,如:長得帥、本領大、愛家人。
4、出示3種圖形的紙,要求幼兒根據愛爸爸的不同原因用簡筆畫的方式繪畫。
5、幼兒分組繪畫,教師指導。
6、展示作品并進行簡單交流。
三、了解爸爸的工作及工作的辛苦。
1、觀看錄像:班內1位孩子爸爸工作的片段。幼兒邊看錄像,教師邊進行介紹。
教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我們班季子博小朋友爸爸工作的錄像,你們想看嗎?
2、提問:季子博的爸爸是哪里人?做的是什么工作?你看到錄像里他在干什么?
教師:季子博爸爸是電工,經常爬上爬下很危險,這樣的工作辛苦嗎?
3、觀看照片:班內幾位孩子爸爸工作的場景,繼續說說爸爸的工作和工作的辛苦。
教師:老師還帶來其他幾個爸爸工作的照片,我們再來看一看吧。這是誰的爸爸?你們老家是哪里的?你爸爸做的是什么工作?教師再進一步介紹。
4、教師小結:小朋友的爸爸有的是我們本地的,有的是外地來打工的,他們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工作都很認真,有的電工,工作很危險,經常要在電線桿上爬上爬下;有的是擋車工,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還有的工作內容很多,不僅要種田、還要種菜、賣菜。
你們說爸爸的工作辛苦嗎?爸爸為了我們小朋友、為了自己的家,整天忙忙碌碌的,所以我們都要熱愛自己的爸爸。
四、學習感恩,說說如何關心爸爸。
1、提問:那你想在生活中為自己爸爸做些什么事呢?
幼兒自由說說,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適時引導,如:如果你的爸爸出差了幾天回來了,你看到爸爸,想干什么?
2、教師小結:爸爸們在生活中都很愛自己的孩子,平時工作也很辛苦,我們小朋友也應該關心爸爸、熱愛爸爸,為爸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延伸:
繼續了解爸爸,學會關心爸爸。
活動反思:
一、起點的公平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之中。
在幼兒園的公開教學活動中,大多數老師會由于孩子過多或為了提高課堂效果,自然而然地選擇一部分孩子參與活動,而另一部分孩子是在試教過程中上過或者留到下一次再進行。這樣的安排看上去似乎合情合理,但也缺乏一定的人情味,畢竟孩子是生活在同一個班級中的,為什么有的在公開教學活動中參與,而有的則是在試教活動或下一次活動中進行呢?公平教育,它是指任何一個受教育者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和權利,而且是相同的。為了真正地實現課堂教學中的教育公平,我想第一點首先應做到的是: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之中。我在大班社會活動《我的爸爸》中,就把我園大二班的43位小朋友都請入到了課堂之中。
二、機會的公平讓每個幼兒都擁有自由選擇和交流、操作、展示的權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學會生存》一書中提到:機會的公平是每一個人都能受到適當的教育,而且這種教育的進度和方法是適合個人特點的。我在大班社會《我的爸爸》中,充分從幼兒的個人特點出發,努力使每個幼兒擁有自由選擇和交流、操作、展示的權利。如:在自由找好朋友說說“我愛爸爸的原因”、自由選擇不同的圖形畫畫“我愛爸爸的原因”中,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自由選擇同伴和圖形,為每個幼兒都提供了一個自由、開放的空間。再如:活動一開始,讓幼兒相互介紹“我的爸爸”,使每個幼兒都擁有了交流;在各種圖形紙上畫畫“我愛爸爸的原因”,讓每個幼兒都擁有了操作;當幼兒畫完后,把作品貼到前面的版面上,讓每個幼兒都擁有了展示。
三、態度的公平讓外來務工子女和本地幼兒共同融入到活動之中。
一個班級之中,有的幼兒乖巧,有的幼兒調皮;有的幼兒聰明,幼兒的遲鈍;有的幼兒來自本地,有的幼兒來自外地……如何在這群形形色色的幼兒中體現教育公平?這就取決于教師的態度。我在大班社會活動《我的爸爸》中,根據所上班級大二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以公平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位孩子,課前親自了解并采訪外來務工子女爸爸和本地幼兒爸爸的工作,并把外來務工子女爸爸和本地幼兒爸爸的工作錄像、工作照片都帶到了課堂之中,讓幼兒一起看看、說說這些爸爸的工作及工作的辛苦,從了解到敬佩到自然而然地萌發出感恩之心。活動中,不管是外來務工子女,還是本地幼兒都獲得了一定意義上的尊重,從而使他們也真正地融入到了活動之中。
幼兒園語言教案《我和我爸》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圍繞主題說話,學會用簡短的語言介紹自己的父親。
2.鼓勵幼兒養成安靜聽同伴說話、輪流交流的習慣。
3.培養孩子關心和愛父親的感情。
準備:
已經有一個關于爸爸的活動,爸爸的照片,爸爸和小朋友的活動照片。
活動分析:
這是一個會話活動。在此之前,孩子們已經學習了繪本《我和爸爸》,積累了關于爸爸們的經驗,初步感受到了熊爸爸和熊寶寶之間的愛。在此基礎上,本次活動再次挖掘爸爸和我的話題。孩子也有很多關于爸爸的想法和感受要表達。在談話活動中,我們首先應該
活動流程:
1.提問,引出談話話題。
老師的談話激發孩子談論父親的興趣。
孩子們,讓我把你們的父親介紹給你們。(教師要隨機提問,引導孩子講述)鏈接分析:從介紹父親的角度展開話題,讓孩子從眾多的線索中抓住一兩個關鍵點進行講述,使敘述有重點、有針對性。
2.啟發孩子談論父親對自己的愛。
孩子們,我們的父親很愛我們,但有時他會隱藏他的愛。找到了嗎?
從語言和動作的角度引導幼兒表達父愛。
鏈接分析:小班的孩子側重直覺感知能力。老師在引導孩子的時候,首先要自己示范,自己講述,讓孩子知道從哪個角度講述父愛。教師要注意整理孩子的詞匯和句型,對表達清晰完整的孩子給予肯定和鼓勵,對能力弱的孩子給予及時幫助。
3.看圖。老師參照圖片,朗讀散文,引導孩子一起復述。
鏈接分析:因為這是第二節課,孩子對散文的內容已經很熟悉了。重新欣賞散文,是在敘述的基礎上對情感的歸納提升,重在情感熏陶和情境創設。
4.拓展閱讀。老師玩圖,父子相處各種場景都有。
鏈接分析:情境的創設可以讓孩子從更深的角度感受到父愛。也許沒有他們母親的愛那么明顯,但是父親的愛會藏在游戲里,藏在看故事書里,藏在和我們一起玩的時候,等等。但是,孩子會忽略這些細節。這些圖片幫助他們重溫父子時光。
5.給爸爸發一句“我愛你”。
鼓勵孩子回家對爸爸說“我愛你”,擁抱爸爸。
鏈接分析:讓孩子表達對父親的愛,是用感恩的心來教育孩子,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