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體育課教案《齊心協力》(精選3篇)
幼兒園大班體育課教案《齊心協力》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兩兩合作,利用竹竿交替走,發展協調性。
2、體驗玩竹竿的樂趣。
活動準備
竹竿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價值分析:通過身體活動,激起活動欲望。
放歡快的音樂,做熱身運動(上肢、下肢、全身)
二、探索玩法
價值分析:探索利用竹竿走的方法,嘗試合作走。
1、探索
提問:竹竿可以怎么走?你是怎么走的?
幼兒自由探索,交流走的方法。
提問:怎么樣才能使兩個人走得又快又穩呢?(請幼兒來示范。)
小結:原來他們是兩個人合作走的,兩個人交替走的時候要同時走同一個腳,口令一致。
2、練習
提問:3、4個人如果綁在一起怎么走得又快又穩?
幼兒再次嘗試(請一組幼兒示范)
小結:原來一組的人多也沒有關系,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口令一致地走,也會很快很穩的。
3、游戲:火炬傳遞
交代規則:奧運會火炬傳遞開始了,需要我們合作,穿過艱難險阻。
三、放松運動
價值分析:使幼兒在激烈的運動中逐漸放松身體。
跟著音樂作放松動作。
幼兒園大班體育課教案《齊心協力》 篇2
傳統的體育活動一般是以身體練習為主的鍛煉體能課程體系。本次活動《齊心協力》在動作發展,鍛煉體能的基礎上,滲透團隊合作能力,加強幼兒思維敏捷。
本次活動以提高協調性,促進運動方位(上下前后左右)感知、通過竹竿游戲發展幼兒奔跑躲閃能力、突出相互問的合作,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為目標。大班幼兒能借助各種材料和器械進行活動,嘗試新的內容和玩法,獲得身體運動的經驗。并且可以體驗運動方向,并根據運動對象空間位置距離,調整方位動作。
活動中幼兒能主動參與,在玩中學,玩中思考,情緒高漲。但是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在活動結束后結合自我反思和聽課老師建議,整理以下活動不足:
1、活動準備部分急躁
活動中,準備部分以感知6個方位,即上下前后左右。由于著重于環節的推進,未能全面作出指令,留有遺憾。以此反思:活動流程、環節的推進很重要,但是也要注重每個環節的核心經驗,為活動的順利開展作出充分準備,加強鍛煉執教時的應變能力。
2、抓取資源力度不強
活動資源是活動的主要部分。在活動《巧過竹竿》部分,有一幼兒以翻跟頭過竹竿,其他幼兒沒有和他一起經過,應該提出該資源,作出現場更正。
3、回應語言生硬
活動中會出現回應語言生硬的情況。如無法總結玩法、提升經驗不到位,這是長期以來需要鍛煉的,也是每一次都要精細對待的。
4、候場板凳可有可無
評課教師提出意見,不需要板凳輔助活動,值得接納。
5、示范動作要準確
充足的準備有利于活動的進展,在教師示范的時候,必須要示范正確,科學有效地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學習榜樣。
體育活動一直以來深受幼兒喜愛,如何在興趣濃厚的體育活動中讓孩子們有得有獲,需要每個人進行深刻的思考。我們任重而道遠。
幼兒園大班體育課教案《齊心協力》 篇3
《齊心協力》是一節生成活動,在戶外活動中突然發現孩子有濃厚的興趣,它是從孩子的意愿出發,根據蘇州電視臺舉辦的《小伙伴計劃》引申過來的,孩子們都看過該節目,都很喜歡。活動過程中設計的難關具有挑戰性,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該活動主要目標是培養幼兒齊心協力的精神,團結一致才能獲得勝利。本節課我抓住大班幼兒喜歡挑戰的心理,創設角色情境,讓幼兒當小士兵。進行軍事訓練,活動過程中我始終能以飽滿的激情帶動孩子,對每個環節注意及時的總結。對個別幼兒的突出表現進行鼓勵,提升經驗,重點引導孩子要和伙伴之間合作,不能強出頭。整個過程雖然話語不多,但是我認為只要孩子能堅持到底,那么他們的行動就是最好的經驗。孩子會自己喊121的口號或者左右左右的口號,有了口號他們走的更有節奏,不容易斷掉。在鍛煉身體的過程中提高了孩子的組織能力、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整個教學活動,我也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課上我認為我的語言還有些欠佳,為了維持課堂秩序拼命壓抑他們的情緒,孩子們的情感渲染的不能釋放,他們的興奮心理還沒有得到膨脹。以后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活動中不光要注意孩子們身體上的釋放,精神方面的也要注意到。還有孩子們的活動,以后還要向更高難度進行挑戰。本次教學活動我受益匪淺,各方面能力得到加強,希望自己以后能進步的更快,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