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精選4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 篇1
教學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音樂活動,具有初步音樂節奏感,并感受4|4拍的音樂節奏。
2、積極參與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學會唱歌并合拍,愿意在音樂伴奏下感受音樂、表現節奏。
3、激發幼兒對歌唱表現的興趣,能在活動中大膽表現自己。
3、能唱準《小星星》的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教學活動準備:
1、小星星粘貼及太陽月亮頭飾各一個;
2、《小星星》CD、歌曲圖譜
3、人手一個樂器:三角鐵、馬玲、鈴鼓、小鈴等樂器。
教學過程:
1、誰是小星星
音樂欣賞及感受4|4拍音樂節奏,欣賞《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師一起隨著節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節奏。并給小朋友戴上星星頭飾,老師是月亮媽媽。
師:"我們可以用什么節奏型來表現輕快、跳躍的小星星"(引導幼兒嘗試用手拍出||的節奏。
2、活潑調皮的星星
師:"天黑了,月亮媽媽帶著小星星出來了,你們猜猜在這天空中最調皮,象一只只小眼睛。"老師引導幼兒說出要用輕快、跳躍的唱法來表現閃爍的星星。
3、安靜柔美的星星
師:"小星星玩累了,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引導幼兒用舒緩、連貫的唱法表現累了的小星星。
師:"現在我們又可以用什么節奏型來表現玩累的小星星?(引導幼兒拍出X-|X-的節奏型)
4、引導幼兒聽音樂進行節奏練習。
將幼兒分為四組分別敲出兩種不同的節奏型
(1)先請一組小朋友拿樂器敲出星星的節奏型,另外一組小朋友可做點頭動作。
(2)再請一組小朋友拿樂器敲出不同的的節奏型,另外一組小朋友可做點頭動作。
6、四組幼兒一起配上樂器,為歌曲《小星星》伴奏。
7、星星寶寶回家了
師:剛才小朋友演奏得又整齊又動聽,天快亮了現在我們聽著音樂,星寶寶回家的舞蹈吧!
師彈出小星樂曲,幼兒聽音即興做相應的動作。
8、結束活動
師:"天亮了了,小星星們回家吧!"
教學反思:
樂曲所要表現的是黑夜里滿天星星閃爍、此起彼伏的美景。讓幼兒在表演合唱中要將"一閃一閃"的跳躍感唱出來,在用手作"閃"的動作時注意合拍和跟節奏。熟悉4/4節奏并學會運用簡單打擊樂,是本教材的重點;而根據不同的音樂形象鼓勵幼兒大膽在音樂伴奏下聽音樂打節奏時示范和指導并表現是本教材的難點。這個游戲能夠充分激發幼兒興趣和積極性。在鼓勵幼兒大膽地模仿別人動作并表現音樂中,教師的指導重點放在讓幼兒按音樂節奏活動,并不重復別人的動作。
小百科:星星基本解釋為夜晚天空中閃爍發光的天體。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 篇2
活動目標
1.能看懂圖譜,并在圖譜的提示下變化動作,學跳《請你戴上黃帽子》集體舞。
2.在表演集體舞的過程中體驗找朋友、外圈里圈有規律戴帽子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譜;熟悉音樂《ELLO EVERYONE》;男孩女孩右手背上貼上綠(紅)點。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進場
二、玩“領頭人”游戲:進一步熟悉音樂,復習律動,為集體舞作準備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頂黃帽子,我們來用黃帽子玩一個“領頭人”的游戲,戴上黃帽子,我現在是領頭人。(教師示范)
誰想成為領頭人?(請個別孩子做領頭人,并鼓勵孩子在第一、第二樂句處創編動作。)
三、學跳集體舞
(一)學習聽音樂找朋友,并學說對話
1.師:現在我這個領頭人要去找個好朋友,請你們邊做動作邊注意看,做什么動作的時候我去找朋友的。
2.幼兒練習踏步、叉腰的動作。
3.師:找到朋友后,我還說了什么話?這些話是在什么時候說的?
小結:原來是在踏步的時候去找好朋友,還相互說:“給你戴上小黃帽。”“謝謝,不客氣。”
4.聽音樂做“找朋友”的游戲,找到朋友后要相互說:“給你戴上小黃帽。”“謝謝,不客氣。”
(二)看圖譜學跳雙圈舞
師:接下來我們要很多的人一起來找朋友,那怎么辦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你知道這個圖譜表示什么意思嗎?你們能根據圖譜站好隊形嗎?
2.學習集體舞的第一段跳法(外圈男孩轉動方向)。
3.學習集體舞的第二段跳法(里圈女孩轉動方向),嘗試練習集體舞第二段(女孩里圈找朋友)。
4.嘗試練習集體舞第一、第二段。
5.學習集體舞第三段跳法,S形找朋友。
6.整體跳集體舞,看著三段集體舞的圖譜,連起來跳一遍。
四、結束活動
在音樂聲中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做放松動作。
核心理念:自主
蘇州工業園區新洲幼兒園 周雋琰
集體舞是一種表達情感和交流的特殊方式,大班音樂活動“給你戴上小黃帽”以孩子熟悉的游戲“領頭人”為突破口,將可愛的“小黃帽”作為舞蹈道具,結合節奏歡快詼諧的音樂《HEILIO EVERYONE》,讓幼兒充分享受自主學習、自主游戲所帶來的快樂體驗。
巧用“小黃帽”,幼兒自主定“角”。整個活動以“游戲戴帽”為主線,一句朗朗上口的“給你戴上小黃帽”,你給我戴上,我再給你戴上,激起了男孩與女孩間自然、友好的互動,他們在角色轉換間主動體驗,自己去領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索。流動的小黃帽、變換的角色,喚起了幼兒對音樂和舞蹈的極大興趣。
圖譜“先行”,幼兒自主探究。借助圖譜,幼兒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看懂圖譜,明白隊列的變化:男孩女孩怎樣站,誰先找朋友等等。圖譜的`運用既省去了教師冗長的講解、繁瑣的示范,又讓幼兒在自主探究中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學會了跳集體舞。
貫穿“領頭人”游戲,幼兒自主創新。教師抓住了幼兒好勝、好學的心理,創設了一個生動真實,又富有挑戰的舞會情境“猜猜誰是領頭人”,從游戲到音樂,從體裁到形式的選擇,都貼近幼兒的生活,體現兒童的情趣。幼兒在輕松的狀態下,更能創造性地投入動作的創編。不僅很巧妙地掌握了舞蹈動作,能愉快地進行隊形變化和交換舞伴,還為自己能把動作編進集體舞而自豪不已。
大班音樂活動“給你戴上小黃帽”,給孩子帶來自主的快樂,同時,教師注意用快樂的教學帶給孩子不同的快樂體驗,將幸福感具體化。探索快樂教學,將幸福教育作為終極方向,應是每一位教師孜孜不倦追求的。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動物的叫聲進行節奏練習并為樂曲伴奏,初步感受強弱拍、弱起拍以及符點音符。
2、學習輪奏、合奏和看指揮演奏,引發幼兒利用多種材料進行節奏活動,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重點:模仿小動物的叫聲練習節奏,嘗試用多種方式進行節奏活動。
活動難點:感受強弱拍和弱起拍,學習輪奏、合奏。
活動準備:
1、 動物圖片,節奏卡若干并畫有相應的圖案;2、音樂磁帶,自制打擊樂器若干(蓮湘每人一個,響罐10個,竹魚10個,串鈴10個);3、幼兒熟悉樂曲旋律,一位教師配合彈琴。
活動流程一、導入部分:
1、幼兒模仿小動物走路并學小動物叫聲聽音樂進活動場地。聽音樂信號入坐,做律動。
2、教師扮演小青蛙出場和小動物們問好:"呱呱呱,我是小青娃,你是誰呀?"二、動物樂隊學練節奏。
"六一"兒童節快要到了,小動物們想舉辦一個慶"六一"音樂會,組成一個動物樂隊,用自己的叫聲來演奏,到音樂會上去表演。
1、分段練習節奏。
(1)出示節奏卡1:教師示范用青蛙的叫聲來演奏。"你想用哪個小動物的聲音來演奏?"(2)練習節奏2"這一段節奏誰能用動物的叫聲來演奏?請個別幼兒表演。選一種動物的叫聲集體練習。
(3)練習節奏3"這段節奏有什么不一樣?你試試看。"幼兒自選動物叫聲演奏。
(4)節奏4:幼兒自由嘗試練習。請幼兒用多種動物的聲音一起演奏。
2、練習整段節奏。
3、利用叫聲分三組進行輪奏、合奏。
4、利用打擊樂進行演奏。
5、用動物叫聲和樂器為歌曲伴奏。
三、商量舉辦音樂會的事項。
1、選定節目主持人,編排節目順序。
2、過渡:律動。手持樂器到舞臺上。
四、六一音樂會。
1、主持人報幕:"六一音樂會現在開始,第一個節目:節奏樂,有動物樂隊為大家演奏。"2、下一個節目:《打蓮湘》。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歌曲《下蛋噦》,唱清歌詞。
(2)借助圖片,記憶歌詞。
(3)幼兒充分體驗歌曲的歡快,并創編小雞的動作。
活動準備:
母雞圖片(尾部開一出蛋小口)、母雞頭飾、雞蛋圖片(若干串,每串7只)、竹簍一只。
下蛋羅--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下蛋噦》一遍。
教師提問:“歌曲中有誰?”
幼兒1:有母雞。
幼兒2:有一個大草窩。
幼兒3:還有母雞在下蛋。
(2)教師再次范唱歌曲,并用圖片演示母雞下蛋的情景(抽出的雞蛋與母雞的“咯噠咯噠咯咯噠”的節奏一致)。
2、學唱歌曲。
(1)讓幼兒邊看圖片,邊考慮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
①“老母雞坐在哪兒呀?” 幼兒1:老母雞坐在草窩里。幼兒2:老母雞坐在草地上。幼兒3:老母雞坐在雞窩里。
②“老母雞坐在草窩里干什么呢?” 幼兒1:老母雞在下蛋。幼兒2:老母雞在高興地笑。幼兒3:老母雞在孵小雞。
③“老母雞下蛋的時候高興嗎?”幼兒1:高興。幼兒2:不高興。
④“老母雞是怎樣叫的?”幼兒1:咯噠,咯噠,咯咯噠。 幼兒2:咯咯噠。 幼兒3:咯咯咯咯噠。 教師完整地小結歌詞。
(2)幼兒學念歌詞,教師用圖片演示母雞下蛋情景。
(3)幼兒學唱歌曲,教師繼續用圖片演示母雞下蛋情景,并將母雞下出的蛋(圖片)放入竹簍中。(學唱數次后,請小朋友看一看竹簍,母雞下了這么多蛋。)
3、演唱歌曲,創編動作。
教師配帶母雞頭飾,激發幼兒興趣:“老師當雞媽媽,請小朋友當小雞,我們一邊唱歌,一邊學做小雞的動作,看看哪一只小雞的動作跟別的小雞的動作不一樣。”
幼兒1:雙手放在背后做小雞的翅膀,彎著腰。
幼兒2:雙手握拳,手心向下并攏,兩食指向前伸直,做小雞
幼兒3:上臂夾緊身體,下臂與手自然向身體兩側伸跬上下拍動。
4、尾聲。
我的雞寶寶們玩得都很高興,肚子餓不餓?雞媽媽問,請你們唱著歌,一起跟媽媽到外面捉蟲去。 在幼兒學唱歌曲時,教師用制成串狀的雞蛋演示母雞情景,并將抽出的雞蛋串放在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