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精選13篇)
2023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 篇1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各種瓶蓋印出大小不同的圓。
2、根據大圓和小圓的不同組合,運用簡單的線條進行想象添畫,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3、培養幼兒的熱愛生活發現生活的情操。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幼兒能根據大圓和小圓的進行組合
活動難點:運用簡單的線條進行想象添畫
活動準備
1、范例和不同圓形的組合圖,各種大小不同的瓶蓋。
2、人手1份宣紙、水彩筆、報紙,調好的紅、黃水粉顏料,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故事情景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認識圓形,學習拓印。
師:有一群瓶蓋寶寶去游樂場玩,可在路上不小心踩到了顏料。他們一點也沒有生氣。因為他們發現,每走一步都會留下一個漂亮的腳印。
提問:瓶蓋寶寶踩到了什么顏色的顏料,他留下了什么樣的腳印?
二、教幼兒將圓形大小組合成形。
師:小瓶蓋也想來玩了,瞧,他一跳一跳,跳到了哪里?
(大圓的里面,外面,旁邊……學習圓形的不同位置組合,為下面添畫環節鋪墊。)
三、學習添畫出不同的形象,幼兒操作。
四、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1、教師交代作畫要求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作。
五、欣賞交流作品,結束活動。
幼兒將自己的作品把自己打扮成作品中的形象,在“動物狂歡”的音樂情境中,互相欣賞作品,模仿小動物的動作,感受作品帶來的成功感和快感。
小百科:圓是一種幾何圖形,指的是平面中到一個定點距離為定值的所有點的集合。這個給定的點稱為圓的圓心。作為定值的距離稱為圓的半徑。當一條線段繞著它的一個端點在平面內旋轉一周時,它的另一個端點的軌跡就是一個圓。圓的直徑有無數條;圓的對稱軸有無數條。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圓的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2023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 篇2
〔活動目的〕
鍛煉幼兒手部和腕部的靈活能力和精細動作的操作技巧。
學習游戲的玩法及規則。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平坦的地面或寬敞的桌面;
2、圓棗大小的松軟沙包五個。
3、游戲前學會兒歌: 老媽媽揀“豆莢”
〔活動過程〕
老媽媽,揀豆莢,揀了倆,丟了仨,反過來,一掛搭,東撒西撒撒個好老網……
玩法:兩人一組:甲先來,用右手手抓五個小沙包,將其向上拋起20――30CM高度,同時反手用手背去接落下的沙包,無論接住幾個,最后只能留在手背上一個沙包;然后小心的用五個手指自然形成的四個“小夾子”去揀夾地面(或桌面)上四個沙包,一邊揀一邊唱兒歌:“老媽媽,揀豆莢,揀了倆,丟了仨”唱一句揀一個;揀完繼續唱:“反過來,一掛搭”同時用手背將手背上的一個沙包上拋20――30CM,反手用手心接住(一個沙包也不能丟,若丟一個,游戲換乙來做);這時手指夾住四個沙包,手心兜住一個沙包,繼續唱兒歌:“東撒西撒撒個好老網”配手上動作:左右晃動將五個沙包同時盡量均勻的灑落在地面(或桌面)上,然后甲問乙:你選哪一個?
乙(選一個能給對方制造一定困難的沙包)拾起一個沙包說:我要這一個。
然后甲就用任意一個手指在其他四個沙包中的任何兩個中間劃一條短線,然后用手指推短線一邊的一個沙包使其碰撞另一個沙包,兩組全部碰撞成功是贏,叫贏了一圈,繼續由甲進行游戲;碰撞不成功或劃線時手指動了其中一個沙包均為輸,換乙開始玩耍,這樣游戲輪流進行。
規則:
1、兩人一組游戲;
2、丟沙包的過程中,不得用另一只手去扶捂沙包;
3、劃線時,不能動任何一個沙包;兩個沙包碰撞時,不能動其他任何一個沙包。
2023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 篇3
活動目標:
1、復習眼、鼻、嘴、耳的功能。
2、初步了解保護眼、鼻、嘴、耳這些器官的基本常識。
3、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擺放四張桌子,分別放有散發香味的花、圖書、好吃的水果、能發出聲音的樂器等。
2、相關課件。
活動過程:
一、師生輪唱“五官歌”自然導入活動。
二、復習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功能。
1、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進行操作活動。
玩法:在活動室的后面擺放四張桌子,每張桌上分別放有散發香味的花、圖書、好吃的水果及能發出聲音的樂器等,讓幼兒運用感官去看圖書、聞花香、吃水果、聽聽樂器發出的聲音等等。
(1)交待要求
(2)教師巡回觀察幼兒運用感官的活動情況、鼓勵他們大膽地運用鼻子聞聞花香、耳朵聽樂器發出的聲音等。
2、幼兒講述在操作過程中獲得的經驗。
3、教師小結。
三、感受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重要性。
1、播放“小熊是如何造成近視眼”的動畫短片,讓幼兒感受眼睛的重要性。
2、通過捏鼻子、捂嘴巴 、耳朵等游戲展開對鼻子、嘴巴、耳朵重要性的講述。
四、了解保護眼、鼻、嘴、耳這些器官的基本常識。
1、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如何保護這些器官?
2、播放課件,小結保護眼、鼻、嘴、耳這些器官的常識。
課件內容:經過有臭氣的地方需捂住鼻子、有噪音時需捂住耳朵、不大喊大叫、吃東西前先洗手、正確用眼等畫面。
五、以“小裁判”的游戲引導幼兒判斷行為的對錯。
玩法:拍攝幼兒在園活動時一些正確或錯誤用眼、鼻等行為的照片,引導幼兒進行判斷對錯,以此檢驗幼兒的經驗。
活動延伸:
師幼一起玩‘盲人摸象“的游戲。
活動反思:
1、在活動過程的設計上遵循了教育趣味性、實踐性、直觀性和循序漸進性原則,首先是通過師生輪唱“五官歌”自然導入活動,調動幼兒的興趣;然后是幼兒操作體驗學習,接著再通過有趣的動畫、直觀的課件循序漸進地層層深入,一步一步地引導幼兒去實現本次活動的目標。
2、在教學方法的采用上堅持以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去參與幼兒的學習:
(1)恰當運用操作法:如何讓幼兒對眼、鼻、嘴、耳功能的認識更明確、更清晰呢,如果是以空洞的講解方式必然會顯得枯燥無味,也不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所以我首先采用了“操作法”,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去看、聽、吃、聞,通過親身實踐,把幼兒對這些感官功能的朦朧意識變為清晰,使他們明確了眼睛的.功能是看,耳朵的功能是聽等等,既符合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又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了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為實現第一個重點奠定基礎。
(2)適時運用談話法:在幼兒體驗完后,馬上給他們機會,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體驗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本次活動多次采用了此教法,如:在“說這些器官的功能和怎樣保護它們”這兩個環節中,都是通過此種教法來了解幼兒已有的經驗,幫助他們整理所獲得的知識。在談話中,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鍛煉,能夠比較完整地說出“我用眼睛看了書”、“我用耳朵聽見了玩具的聲音”等等。也激發了他們的思維能力,說出了“不能用臟手擦眼睛,吃東西前要先洗手”等等保護這些器官的想法。在談話中我又及時地肯定說得好的幼兒,得到鼓勵后,從而帶動了其他人的表現欲望。
(3)合理運用直觀演示法:針對小班幼兒年齡比較小,注意力容易轉移的特點,我在活動中還采用了“直觀演示”這種教法,通過播放小熊的課件,引發了幼兒的好奇心,集中了他們的注意力,從而認識到這些器官對人體的重要性!播放幼兒生活中一些行為正確已否的課件,貼近他們的生活,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也被激發了,在師幼互動、幼兒與課件互動中,避免了單一、空洞的講述。從而實現活動的重點,突破本次目標中的難點。幼兒基本了解保護這些器官的一些常識。
3、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之處:
(1)雖然有些幼兒會用多種感官去接觸每張桌上的物品,但有的幼兒只顧把玩自己感興趣的物品,受時間的限制,導致幼兒操作環節中參與性不夠全面。
(2)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雖然高,發言也比較積極,但幼兒的知識面較窄,經驗較少,經常會重復同一個問題,聽到別人說什么就跟著說什么的現象較多,如說這些器官的作用時,這個說:我用眼睛看了書,那個也說“我用眼睛看了書”,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繼續豐富他們的經驗。
小百科:臉初指兩頰上部,到唐宋時期開始指整個面部,另外又指表情,面子和物體的外部等。
2023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 篇4
一、律動《小鳥飛》進場
我們一起去動物園玩好嗎?
二、集體舞蹈:歡樂舞
有那么多小動物歡迎我們,看看有些誰?你們開心嗎?一起來跳個歡樂舞!
三、學編歌曲《母鴨帶小鴨》
(一)、聽(呷嘎嘎、呷嘎嘎)母鴨帶著小鴨也來了,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1、集體唱一遍歌曲《母鴨帶小鴨》講評(分強弱唱)
2、再唱一遍歌曲。
(二)、學編歌曲
動物園里會唱歌的小動物可多了,今天我們要來學個新本領,把這些小動物也編到《母鴨帶小鴨》這首歌曲中來唱。待一會在你們編得時候先講你編得小動物是誰?它是怎么唱歌的?它會干什么?
1、幼兒示范編(請一幼兒講講想給誰編?它怎么叫?會干些什么?然后念一念再唱一唱。)
2、幼兒自由討論創編,教師巡回指導。
3、幼兒展示自己創編的歌曲(5—6組幼兒)。
教師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歌詞,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集體律動
引導幼兒每人唱自己編的歌曲可以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五、《走路》退場
動物園里還有許多好玩的地方,我們到別處去看看。
2023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 篇5
一、活動目標:
1、認識上下、里外等不同的方位。
2、能運用方位詞描述彩蛋的位置。
二、活動重點:
重視引導幼兒運用方位詞描述彩蛋的位置。
三、活動準備:
1、掛圖第4號。
2、各種大大小小的彩蛋、大布袋一個。
3、藏彩蛋所需的相關物品,如盒子、籃子、毛巾等。
四、活動過程:
(一)找彩蛋
1、小兔要和朋友玩找彩蛋游戲,它把彩蛋都藏在哪里了?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講述彩蛋分別在籃子里、在籃子外面、在報紙下等。
(二)摸彩蛋
1、小兔的大布袋里還有很多彩蛋,想請外面幫它一起藏。
2、出示一只大布袋,里面藏著彩蛋,幼兒每人摸出一個彩蛋。看看摸出來的彩蛋是什么顏色的,和旁邊的同步比一比誰的彩蛋大。
(三)藏彩蛋
1、請個別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將彩蛋放到指定的位置。如:請把彩蛋放到桌子上,請把彩蛋放到盒子里,等等。
2、請一名幼兒去藏彩蛋,剩下的幼兒閉上眼睛等候。請個別幼兒猜一猜彩蛋藏在哪里。如果彩蛋沒有找到,那就請藏彩蛋的幼兒去找出來,并告訴大家彩蛋藏在什么地方。
2023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 篇6
設計意圖
在看起再平常不過的瓶瓶罐罐,卻是幼兒愛不釋手的玩具,甚至是無價之寶,尤其是小班幼兒,讓幼兒擺弄各種空瓶罐,從幼兒的自由探索入手,使幼兒在擺弄的過程中,感知各種蓋子的特點,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活動目標:
1.探索開合瓶蓋的不用方法,學習用擰、按、撥等動作來開合瓶罐。
2.感知各種瓶罐蓋子的特征,能根據瓶口的特征,選擇合適的蓋子進行匹配。
3.愿意和同伴共同分享探索的結果。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
會開簡單的瓶子。
環境準備
不同瓶蓋的瓶罐。
重點難點:
學習開蓋的不同方法。
活動過程:
找找你喜歡的瓶罐寶寶,和別的瓶罐寶寶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樣的?這些瓶罐寶寶的小帽子一樣嗎?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
一、和瓶罐寶寶玩一玩。
1.初步感知瓶蓋的特征。
二、探索打開瓶罐的方法。
里面有什么?有的瓶罐里藏著寶貝,請你找一找在哪里?你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嗎?請你想辦法把小帽子拿下來,打開瓶罐看一看吧!怎樣打開來?寶貝是什么?你是怎樣把瓶罐寶寶的小帽子拿下來的?你還能把它的小帽子再戴上去嗎?
1.請個別幼兒說說各自開合蓋子的方法,能用合適的語言表達并進行演示,請其他幼兒嘗試。
2.品嘗帖:把你的寶貝藏到你的小肚子里去吧糖紙怎么辦?
3.請幼兒把瓶罐的蓋子蓋好。
三、練習開合瓶罐蓋子。
1.戴帽子比賽。聽指令,打開瓶罐將一顆帖裝進瓶罐后蓋上蓋子,比一比在規定時間里,誰裝好帖的瓶罐最多。
2.將每組瓶罐的蓋子打亂后放在桌上,聽指令,打開瓶罐將一顆帖裝進瓶罐中蓋上蓋子。比一比在規定時間里,誰裝好帖的瓶罐最多。
3.分享蓋蓋子的經驗。
2023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 篇7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受到兩種不同(歡快的、低沉的)音樂的性質。(重、難點)
2、樂意扮演動物角色,體驗幫助朋友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一起去郊游。
過渡語: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去郊游吧。
提問:
1、這里有幢新房子,是誰的家呀?
2、熊爸爸的新房子怎么樣?它今天正準備搬新家呢,你們搬過家嗎?搬家的時候要搬得東西多嗎?
二、欣賞感知:聽聽誰來了?
1、播放歡快的音樂
提問:今天有兩種動物朋友要來幫熊爸爸搬家呢,聽一聽,是誰來了?
提問:這段音樂聽上去感受怎么樣?你覺得是誰來了?為什么?(先用手的動作嘗試后集體練習。)
小結:小兔子走路蹦蹦跳跳,就像這段音樂一樣,很歡快。
2、播放低沉的音樂
提問:這段音樂聽上去跟前面一段音樂一樣嗎?你覺得是誰來了?為什么?
(先用手的動作嘗試后集體練習。)
小結:大象很重,所以走起路來腳步聲很重的,就像這段音樂一樣低沉。
3、幼兒聽辨完整的兩段音樂,并進行模仿。
三、嘗試表現:動物們搬家忙。
1、提問:你們想不想也來做做小兔子、大象,幫熊爸爸一起搬新家啊?
(幼兒自由選取動物胸飾后互相講講自己是誰。)
2、請動物朋友們根據相應的音樂動一動、熱熱身,準備幫忙搬家。
3、幼兒聽音樂幫熊爸爸搬家。
(播放音樂,幼兒扮演的動物根據相應音樂選一樣物品進行搬家游戲。)
四、分享交流:給熊爸爸送禮。
過渡語:今天熊爸爸搬家,有你們的幫助他可開心了,熊爸爸帶來了一大罐糖果,熊爸爸要謝謝你們幫他搬家,請你們一起吃糖!
2023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 篇8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了解信號燈的功能,能遵守基本的交通規則,在交通設施的幫助下安全通行。
2、通過活動使幼兒能夠在游戲中鍛煉自身的平衡力和協調性。
3、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和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信號燈 、呼啦圈、《汽車開來了》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教具信號燈,導入活動。
教師:(1)小朋友們,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見過這些東西?你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它們有什么用途嗎?(請幼兒回答)
今天老師帶你們玩一個游戲。出示紅綠燈讓幼兒說出它們的用處和作用,在游戲中老師是一輛大汽車,小朋友是一輛小汽車。
二、創設情境,體驗交通規則。
幼兒跟著老師開汽車(嘟嘟~~~~~~~~)
1出示紅燈
看見紅燈停一停,并且蹲下。
2出示綠燈
看見綠燈繼續開,嘟嘟~~~~~
三、播放《汽車開來了》的音樂,幼兒跟著歌曲內容自由創編動作,師幼一起跟著音樂做情景表演(教師出示紅綠燈,幼兒當小司機手拿呼啦圈開汽車)。
三、一名幼兒當司機,另一名幼兒拉著前一名幼兒的衣服當車尾,兩人一組一起跟著音樂開汽車,老師或幼兒當信號燈一起參與表演(幼兒自由組合)。
四、活動結束:幼兒做放松活動。
2023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 篇9
一、活動培養方向:
通過欣賞與感受布貼畫藝術作品,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受到藝術美的熏陶。發揮團隊智慧,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用廢棄的布料邊角也能創造藝術作品,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了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和愿意,缺少了發現美的心靈,我們用巧手詮釋美,用心靈創造美!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色彩與搭配,了解布貼畫的概念、特點起源
2、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布貼畫的制作方法
3、通過實際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4、通過欣賞布貼畫,創作布貼畫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5、通過分組活動,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
三、活動重點、難點:
布貼畫的制作方法(實際操作)
四、活動措施:
1、分組法
2、演示法
3、講解法
4、指導法
五、活動工具及物品:
1、模版
2、底板
3、復寫紙
4、剪刀
5、鉛筆
6、漿糊和刷子
7、廢舊布料等
六:活動過程
㈠、布貼畫作品展示。
⒈市場布貼畫展示。
⒉學生布貼畫作品展示。
㈡、教師講解。
1、布的起源。
2、色彩與搭配
3、布貼畫的起源。
布貼畫,原名宮廷補繡,俗稱布貼畫,又叫布堆畫、布貼花、布摞花,還叫撥花。底子多用白色,也可用其他顏色,視所要表現的內容而定。布貼畫色彩豐富鮮艷,剪貼的邊線明朗整潔,富有木刻版畫的刀木特點。和絲綢剪貼畫相近似僅原料有別。
它以粗布為原料,用袋裝染料直接高溫染制成各種顏色,由巧手婦女剪貼而成。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現代民間美術畫鄉”的延川縣,地處黃土高原腹地,位于延安以東的黃河岸邊,受鄂爾多斯草原的影響和蒙漢民間藝術相互滲透,其民間傳統藝術具有獨特魅力。延川人在當地傳統民間剪紙、刺繡、壁畫、布貼工藝的基礎上,從生活出發,就地取材,采用不同色彩、不同質地、不同形狀的布塊,通過布縫和補花布飾手工藝,創造出畫面具有浮雕感的布貼畫。
所謂布縫,就是大面積的拼貼,包括貼塊、縫合、鑲花和拼接;所謂補花,就是小面積的花飾紋樣點綴,即在一塊底布上貼、縫、鑲上有布紋樣的布片。 布貼畫與當地群眾的生活關系密切,如:農家婦女用各種顏色的碎布頭剪貼虎頭、花卉和各種吉祥圖案,綴納在兒童衣帽和鞋子上;有的剪貼成“魚戲蓮”裝飾在新婚男女的枕頭上。
4、布貼畫的概念
布貼畫是一種以剪刀代替筆,以布為色經過粘貼而成的工藝品或裝飾品。
5、布貼畫的特點
a、以剪刀代替筆,以布為色。
b、突出貼子。
c、變廢為寶(用布的邊角料、下腳料)
d、是我國的民間藝術品
6、布貼畫的分類(按內容分)
a、人物類
b、動物類
c、植物花卉類
d、山水風景類
e、民間故事傳說類
f、喜慶吉祥類
7、布貼畫的市場
8、布貼畫的制作方法(教師重點講解)
一構圖
方法一、直接在底版上畫出粘貼的內容
方法二、利用模版通過復寫紙將圖案印在底板上
注意事項:
a、復寫時,復寫紙、模版、底板三者固定好
b、復寫時用力均勻,不易用力過大
c、利用模版時學生應對圖案加以修飾創作,粘貼出有自己豐富思想的圖案。
二構思
a、圖案顏色的設計與搭配
b、圖案各個部位粘貼的先后順序
c、構思自已的創作思想
三選布
a、大小適宜,便于裁剪,不浪費
b、選布要有序,遵守紀律
c、顏色選擇要靈活
四裁剪
先將圖案復寫到布上,再沿復寫痕跡剪下。
注意事項:剪刀的安全使用和正確使用
五粘貼
注意事項:
a、刷漿糊要均勻全面,漿糊不能過厚.
b、布要粘平整
㈢、講解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㈣、工具的分發
㈤、六組學生展開評比式的制作過程(教師做巡視指導)
㈦、學生作品展評
先組內作品互評,挑選組內最好作品參加班級總評,最后選出班級最優秀作品( 以學生評選為主,教師只提供評選建議)
㈧、學生談心得體會
㈨、活動延伸
2023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 篇10
小班 活動目標:
1、通過果實培養孩子早起的生活習慣。
2、能借助圖片簡單描述畫面情景,學習說完整的話。 活動準備:
1、圖片:早晨、晚上。
2、手偶、指偶各一個。
3、圖畫紙。
活動過程:
1、講故事《最勤快的和最懶惰的》
2、大森林中誰起的最早?最起的最晚?
3、聽一聽、學一學公雞是怎么叫的?數一數公雞叫了幾聲? 手指游戲:大拇指醒來了,你早,你早;
食指醒來了,刷牙,刷刷牙;
中指醒來了,洗臉,洗洗臉;
無名指醒來了,梳頭,梳梳頭;
小拇指醒來了,一起做早操!
4、出示早晨、晚上的圖片:
5、幼兒簡單描述畫面的情景,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都有什么?
6、游戲:早晨晚上。教師彈奏或演唱“Areyousleeping”的歌曲,幼兒做睡覺的動作,唱完后,教師學一聲大公雞的叫聲,幼兒做起床動作。請幼兒模仿大公雞,反復進行游戲。
7、學一學公雞叫、小豬打呼嚕的音效,利用教室內的玩具自由地創造聲音,并說一說聲音象什么。 8、繪畫:早晨、晚上(老師畫好小朋友起床、睡覺的圖片,幼兒添畫太陽、月亮)
附故事:《最勤快的和最懶惰的》
森林里有一只紅色的公雞。每天早晨,當太陽公公剛剛睜開眼睛的時候,大公雞就揚起脖子大聲的叫著:“嗝兒--嗝兒--嗝兒——!嗝兒--嗝兒--嗝兒——,起床了!”森林就在公雞的叫聲中蘇醒了。
有一天,森林里的動物們要舉行一次森林選拔賽,選出最勤勞的動物。早晨大公雞的叫聲在森林里飄啊飄啊,飄到豬媽媽的耳邊,豬媽媽推了推身邊的小豬,說“豬寶寶,快起床啦!公雞都叫了!”豬寶寶翻了個身,又“呼呼”地睡著了。
大公雞的叫聲在森林中繼續飄啊飄,飄到了啄木鳥醫生的耳邊,啄木鳥醫生昨天晚上為樹伯伯做了個手術,很晚才睡,聽到公雞的叫聲,使勁兒伸了伸腰,起床了。“嗝兒--嗝兒--嗝兒——起床啦!”“嗝兒--嗝兒--嗝兒——起床啦!”大公雞在叫第二遍。森林里的小鳥、蝴蝶和小鹿都起來了。
當太陽剛剛升到樹梢的時候,小動物們都聚集在大象伯伯的家參加選拔賽。小鳥說:“啄木鳥醫生每天早早起來給樹伯伯治病,她是最勤勞的。”啄木鳥醫生謙虛地說:“不不不,大公雞才是最勤勞的,是他每天早晨叫大家起床的,要沒有大公雞,我有一次都差點睡過頭
了!”這時候剛剛睜開眼睛的小豬迷迷糊糊地走過來說:“才不是呢,我就沒聽見公雞的叫聲!”小動物們一看,小豬的臉都沒洗,臉上一道又一道,是晚上睡覺時抹的吧!“哈,哈,你還說別人,你是最懶惰的,太陽都曬到屁股了,你才起來!大公雞叫的時候,你還在做夢吧!”小動物們哈哈的笑著,小豬寶寶的臉通紅通紅的,他不好意思了。
大象伯伯說話了:“小豬是個知錯就改的孩子,以后他就會改掉懶惰的毛病的,小豬,你說對不對?”小豬說:“對,我以后一定要勤快起來!大公雞幫幫我吧!”大公雞說:“好吧,每天早晨我叫你起來,和同伴們一起鍛煉身體。”
從那以后,森林里最勤快的公雞和最懶惰的小豬成了好朋友。每天在公雞的叫聲中,豬寶寶睜開眼睛。慢慢地,慢慢的,豬寶寶也變勤快了。
2023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 篇11
小班游戲
豆寶寶搬家
活動目標
托班幼兒學會水杯口朝上拿杯子。
活動準備
小豆豆、水杯、裝豆豆的筐子。場地一端是裝滿豆豆的筐子,另一端是空筐子。
活動過程
1.老師請幼兒在裝滿豆豆的筐前站好,說:小豆豆要搬家,請小朋友想想怎么把這么多的豆豆運到對面的空筐子里?
2.幼兒回答完,老師說:"咱們用小水杯幫忙運豆豆好不好?"
3.老師交待用水杯運豆豆的方法,強調杯口一定要朝上,否則豆豆就撒出來了,邊說邊給幼兒示范。老師提示說:要是撒了就小心揀起來再向前走。
4.幼兒將豆豆運到對面的空筐子里倒進去再回到起點,重復前邊的動作。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聽音樂。
2023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 篇1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題——朋友之間有著說不完的悄悄話。
2、向朋友傾訴自己的小秘密,體驗和朋友傾訴、傾聽的樂趣。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故事磁帶《有個秘密告訴你》。
2、將廣告紙卷成筒狀,做成傳話筒,兩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什么是秘密
1、你知道什么是秘密嗎?原來秘密就是放在心里,別人不知道的事情。
2、我有一個秘密,你們猜猜是什么秘密?那就是“我最喜歡你們了”。
3、盼盼和妞妞是好朋友,她們也有個秘密,我們一起來聽聽她們的秘密是什么?
二、盼盼和妞妞的秘密。
1、聽故事磁帶一遍。
2、提問:
(1)、晚上,盼盼等到妞妞的電話了嗎?為什么?
(2)、盼盼和妞妞的秘密是什么?
(3)、盼盼和妞妞的秘密就是電話號碼。他們為什么都想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告訴朋友?(她倆在幼兒園里講不完的話,回到家以后和,還想和好朋友講話。知道了電話號碼,她們說可以經常和好朋友講話了。)
三、我的秘密。
1、你有秘密嗎?你的秘密是什么?誰愿意通過神奇的傳話筒送到我的耳朵里?
2、個別幼兒通過傳話筒將悄悄話送到教師耳朵里,教師表示為他保密。
3、你的小秘密愿意告訴朋友嗎?請幼兒兩兩結伴借助傳話筒將秘密輕輕地告訴朋友。
4、誰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訴大家?
四、鼓勵幼兒經常把自己的秘密告訴爸爸媽媽。
活動反思:
在活動開始部分,我通過自己的秘密引出活動主題,先讓幼兒猜測我的秘密是什么,從而讓幼兒理解秘密就是:只有我自己心里知道,別人都不知道的事情,從而解決的活動難點。這一環節的`展開還充分地調動起了幼兒的興趣,更好地為開展活動做下了鋪墊。在理解故事環節中,我通過循序漸進的提問,捕捉故事中的關鍵詞及句,理解朋友之間可以相互傾訴秘密,從而解決活動重點。最后一環節,我設定了說悄悄話的形式,請他們說一說心里的秘密,讓全體幼兒有說話的機會,著重培養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并為幼兒創造了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幼兒在這個環境中敢說、能說、有機會說。讓幼兒在與同伴交流、訴說的過程中,體驗到語言交往的樂趣,更好的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2023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 篇13
活動目標:
1、通過教師朗讀,理解故事內容。
2、知道如何保護牙齒,通過操作掌握如何刷牙和漱口,并積極參與活動感受活動的樂趣。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小河馬故事、ppt課件、牙齒模型、漱口杯、牙刷、毛巾。
重點難點: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如何保護牙齒,
2、通過操作掌握如何刷牙和漱口。
活動過程: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小河馬拔牙的故事,好不好?那你們可要認真聽、仔細看哦!(展示ppt)問題①為什么小河馬的牙齒爛了,還長了許多黑斑?(睡覺前吃糖了。)問題②小猴醫生對小河馬說了什么?(糖果雖然好吃,但每次不能吃太多,睡覺前也不能吃糖果,還要記得早晚刷牙、漱口,不然我們的牙齒會壞的。)小河馬有沒有聽小猴醫生的話,(聽了)對了。所以小河馬的牙齒再也不痛了,再也不爛了。
2、小河馬都知道該如何保護牙齒了,那我們小朋友知道該怎樣保護自己的牙齒嗎?請個別幼兒說一說。教師小結:平常不要吃太多糖,睡覺前更不能吃糖,還要記得早晚刷牙,飯后及時的漱口,這樣就能很好的保護我們的牙齒。
3、哎!小河馬它一個人在這干什么呢?(刷牙)。請問我們的小朋友每天在家里刷牙嗎?(刷)都刷的。那老師請一個人上來刷一刷,讓小朋友們看看他在家里是怎么刷牙的,好不好?(幼兒上前示范)老師每天也刷牙的,下面老師再刷一次給你們看一看。(教師示范)老師跟他刷地一樣嗎?那老師是怎么刷地呢?(請個別幼兒說一說。)教師總結:老師是上面的牙齒往下刷,下面的牙齒往上刷,牙槽里面來回刷,這樣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都刷干凈了,吐出嘴巴里的泡沫,喝一口清清水,抬起頭,咕嚕咕嚕吐出來,老師漱口的水有沒有吐出來?對,我們漱口的水不能咽到肚里去,再用小毛巾把嘴巴擦一擦,這樣我們的牙齒就好了。
小朋友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刷牙,(交代問題):伸出食指,在我們小嘴巴外面練習,好不好。手拿小牙刷,每天早晚要刷牙,上面刷一刷,下面刷一刷左面刷一刷,右面刷一刷下面老師帶著你們一起刷一刷,好不好。
小朋友們真聰明。今天我們聽了小河馬拔牙的故事不僅知道了如何保護牙齒,還學會了怎樣刷牙、漱口,回家以后我們拿出自己的小牙刷來試一試,看看我們的牙齒是不是變得更白更亮,好不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整個流程也較流暢,整體感覺較好,但是在孩子互動這一塊似有缺陷因為考慮到時間的限制,沒敢在理解故事內容這兒停留太久,還有在引導幼兒刷牙這個地方也顯得簡單了一些,沒能在這作詳細的示范與引導,這肯定影響幼兒學習的質量,還有在最后師幼共同學習刷牙的地方,我使用了律動,但沒能引導幼兒自己邊學邊唱或者這節課帶為幼兒準備人手一個小牙刷或許效果會更好。總的一句話這節課還有好些提升的空間。我將在今后的教學活動設計中注意這方面的問題,繼續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能力。
小百科:拔牙是口腔科最常用的治療技術。因拔牙可造成局部組織的損傷,引起出血、腫脹、疼痛等反應,也可導致血壓、體溫、脈搏的波動,所以必須慎重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