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水果寶寶(精選2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水果寶寶 篇1
活動目標:
1、在看看嘗嘗中找出水果與果汁的對應關系,發展幼兒多種感官能力。
2、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5、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新鮮水果:橙子、西瓜、獼猴桃,菠蘿,梨等及相應果汁。榨汁機。
2、幼兒已積累關于水果的一些相關經驗。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找出水果與果汁的對應關系。
活動難點:
能找出西瓜與獼猴桃的果汁。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回憶果汁的名稱,并說說它們的不同口味。
1、你們喝過果汁嗎?喝過什么果汁?
2、果汁的味道一樣嗎?小結:不同的果汁有不同的味道,有甜甜的,有酸酸的,也有又甜又酸的。
二、幼兒根據水果汁找朋友,這些果汁是用什么做成的呢?(水果)教師出示水果,說說水果的名稱及果汁的名稱。(蘋果蘋果汁,梨梨汁)
小結:水果是果汁的好朋友,蘋果能做成蘋果汁……
這些果汁是用什么做成的?說說水果的名稱及果汁的名稱。
1、實物配對
教師取出一杯橙汁問:這杯果汁是用什么水果做成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用眼睛看看水果寶寶衣服的顏色就能知道橙汁是橙的好朋友。
2、教師出示一杯綠果汁問:這杯果汁什么顏色?你們知道它的好朋友是誰?(分別出示西瓜、獼猴桃)誰是這杯綠果汁的好朋友呢?為什么?說說自己的理由。
1)西瓜說:我有一件綠衣裳,我是你的好朋友。
2)獼猴桃說:我的果肉是綠色的,我是你的好朋友。
3、到底誰是它的朋友呢?讓我們來試一試。
4、教師現場切開西瓜和獼猴桃放進榨汁機驗證。
小結:原來有些果汁的好朋友不單單要看外衣的顏色,還要想想果肉的顏色。
三、請幼兒根據水果粉的顏色來找朋友。
1、出示菠蘿粉問:你們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誰嗎?為什么?
2、它的顏色看上去像厘的顏色,所以你們都猜是梨的好朋友。用什么辦法才能知道它是誰的好朋友呢?
3、教師現場操作,沖飲料,請幼兒嘗一嘗。
小結:用嘗一嘗的方法也能找到水果的好朋友。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小班教案:水果寶寶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幼兒認識一些常見水果。知道他們的外形,顏色,吃法以及味道。
2.通過本課學習,使孩子們知道多吃水果的好處,養成多吃水果的習慣。
3.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對水果的見解。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常見水果的外形,顏色,以及吃法。同時知道多吃水果有益健康,養成多吃水果的習慣。
活動準備
常見水果(蘋果、香蕉、桔子、梨)實物以及桃子,石榴等水果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復習手指操(小白上樓梯),導入課題。
二.基本環節:逐一出示四種常見水果,引導幼兒認識(從外形,顏色,吃法以及味道上來區分)
1.看外形:蘋果是圓的,紅紅的。香蕉是長長的,黃色的。桔子是桔黃色的,圓圓的。梨是淡黃色的,上邊小,下邊大的橢圓形。
2.實際吃:注意引導幼兒,香蕉和桔子要剝開皮后才能吃,蘋果和梨要洗干凈才能吃。也可以削掉皮吃。
3.品嘗味道:分給幼兒常見水果,讓他們細細品嘗后,說出是什么味道?
三.結束環節:
1.這些是常見水果,我們還見過那些水果?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來,(比如:桃子,石榴,葡萄等)并認識。
2.水果里有很多對我們身體有好處的東西,所以我們要多吃水果.
四.延伸環節:
水果由于產地不同,種類也不同,建議孩子們走進大自然,多認識一些水果。比如:火龍果、荔枝、榴蓮等。
教學反思
1.本課能充分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發展,積極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師幼互動良好,課堂氣氛活躍。
2.教學環節設計合理,過渡自然。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幼兒的認知能力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特別是結束環節和延伸環節更給了孩子學習的動力,因為他們沒有見過這些水果,所以很好奇,給以后的學習創造了學習的動力。
4.如果以后再講這節課,我將把重點部分用在教幼兒認識一些熱帶水果和其他亞熱帶水果上。(教法和這節課相同。)(先看再吃)常見水果則一帶而過,因為這些水果他們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