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染紙》(精選4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染紙》 篇1
教材分析:
《美麗的染紙》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第六冊中的一課,該課主要以紙為材料介紹我國傳統的民間扎染藝術。染紙就是將吸水紙用折疊、絞夾、捆扎、孔卷、搓揉、捏皺等方法進行加工,并通過點、漬、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紋樣的一種表現方法。它工具簡單,制作方便,色彩鮮艷,紋樣千變萬化,可以產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了解染紙特點,初步掌握染紙的方法。
2. 技能目標:學會不同的折疊方法,掌握單色和多色染制方法,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3.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給學生創設表現美、追求美、創造美的條件,從而對生活的更加熱愛。
教學重點:不同的折疊方法和染制方法。
教學準備:染法不同的花布或物品、生宣紙、毛筆、彩色墨水、各種染紙作品。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相互問好后讓學生安靜坐好,檢查學生學習材料的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今天老師都帶來些什么?
老師出示所帶來的那些花布和物品,讓學生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
(有的圖案清晰工整,色彩明快,重復出現的圖案完全相同。有的色彩具有濃淡變化,邊緣有一種自然滲透的感覺,重復出現的圖案不是完全相同的。)
說得非常正確,這里物品花紋確實屬于兩種不同的染法。這種(老師出示)圖案清晰工整,色彩明快,重復出現的圖案完全相同,它完全是由機器操作染成的,叫印染。(再出示一些)
象這種(出示一件扎染物品)色彩具有濃淡變化,邊緣有一種自然滲透的感覺,重復出現的圖案不是完全相同的這種染法完全是由手工完成的,這種染法叫扎染。(再出示一些扎染物品)
說起扎染,它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在很早以前有個人不小心將紙的一部分弄上了些顏色,開始非常懊惱,可后來卻發現被弄上顏色染的紙很好看,于是便開始了多種多樣染紙方法的試驗,經過反復試驗,便發明了這種扎染。
扎染的方法就是把布上需要有圖案的部分用繩子扎起來放在顏色里一染就形成了。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與扎染很相似的圖案染染制方法——美麗的染紙。
(板書):美麗的染紙
三、講授新知:
老師出示一張染紙作品,問學生:“這張染紙圖案復不復雜、色彩亮不亮麗、圖案優不優美?”
(圖案復雜、色彩亮麗、圖案優美。)
對,其實象這種圖案復雜、色彩亮麗、圖案優美的染紙作品制作起來并不復雜,而且非常簡單,只要大家掌握好了它的特點、方法,就很容易染出來。
老師再出示一些風格各異,色彩絢麗的染紙作品,給學生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和美的享受,極大地調動兒童的學習興趣。
現在我們就來學習是染紙中最常見的一種折疊方法——米字格折疊法。
1.折紙
(1).老師示范米字格的折法:拿出一張折好的米字格紙,打開來讓學生觀察是什么形狀,再演示米字格折法。
第一次對折 第二次對折 第三次沿一角對折 展開效果圖
(2).學生練習折紙
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紙,按照老師剛才所示范的方法折疊一張折米字格的紙。
學生練習,老師巡回輔導。這一練習,學生很快就會完成,老師給予表揚,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染紙中,為了達到各種不同的效果,還有其它各種不同的折法,如:田字法、折扇法、輻射法、揉紙法、卷云法、任意法等等。
老師可簡單的示范幾種折法以吸引學生。
2.染色
為了達到不同的色彩效果,就要用不同的染色方法,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染色法:
浸染法:把折好的紙需要染色的部分浸入顏色中就叫浸染法。
點染法:用毛筆把顏色點在折好的紙上就叫點染法。
沖染法:在染過色的地方蘸上水或酒精,并立即用抹布或吸水紙吸去多余的顏色,叫沖染法。
破淡法:在淡色的地方再染上較濃的顏色,叫破淡法。
在染色的過程中,為了使染出的圖形色彩均勻,有時需用一只大鐵夾夾緊,再用手擠壓,以便顏色染得透。有時細小的地方可以不染色,形成空白,這樣畫面還會更加好看。
(1)老師示范染色
老師將折好的紙分別把浸染法、點染法、沖染法、破淡法一一慢慢的示范給學生看。同時也可叫幾名學生上臺當助手。
(2)學生練習染色
叫學生把自己剛才折好的紙用你喜歡的染色方法染色。
學生練習,老師巡回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染得好的,展示表揚。
3.學生自我評價
抽幾個同學談談自己的感想,說說自己今天學得如何,對自己的染紙作品是否滿意?
學生講完,老師收集并展示一些學生的優秀作業,說明這是同學們染的第一張作業,做得很不錯。再具體說明每張作業好在哪些地方。同時鼓勵大家只要在染的過程中敢于想象、膽大心細、總結經驗、取長補短、不斷改進,就一定能染出美好的作品來。
四、小結
1.總結本課內容要點: a.紙的折法 b.色的染法
2.為作業優秀的同學發獎。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染紙》 篇2
教材分析:
“染紙”起源于民間印染,就是用吸水性強的紙,如宣紙、毛邊紙等,進行折疊。并通過染色的方法形成美麗的圖案紋樣。它技法、工具簡單,操作方便,紋樣千變萬化,可產生意想不到的驚喜。于兒童好奇,喜歡變化的.心理相適應,因此很容易受到學生的喜愛。“折”與“染”決定了染紙的效果。在學生展開思維想象時,折疊紙的各種方法及色彩的搭配十分重要。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2、掌握折染紙的原理及方法
3、體驗美的不同形式,欣賞不同的藝術風格,提高對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折染紙的方法,并能按自己喜歡的風格進行表現
教學難點:
染時應染透,并能注意色塊的布局搭配以及理解單色染紙的藝術風格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做個小游戲——小水滴賽跑。我手上拿著兩張紙,普通白紙和宣紙,請兩位同學做小助手,在兩張紙上分別滴上彩色墨水,比比哪張紙上的墨水跑得快?(白紙)為什么?
小結:宣紙的吸水性比較強。
宣紙適合用來畫國畫,今天老師還用它畫了一張特殊的畫(展示染紙作品),你們知道我是怎么畫出來的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染紙。板書
(介紹染紙有關知識)課件2
介紹用具課件3
(二)、掌握染紙的過程和方法
1、組織學生欣賞感知,并發表自己對染紙的印象和看法。
(1)欣賞染紙作品(課件4展示美麗的染紙)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很多的染紙作品,想看看嗎?
(2)師:欣賞了這么多的染紙作品,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這些染紙作品實在是太漂亮了!)
(生:染紙作品的圖案非常的豐富、漂亮。)……
師:你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嗎?
(生:這么漂亮的染紙,我們能學會嗎?)
(生:染紙的制作過程是怎樣的?)……
2、了解染紙的過程
(1)猜測染紙過程
師:如此精美的染紙作品,究竟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呢?誰愿意來猜一猜?可以同桌討論一下。
師:注意它的名稱——“染紙”,首先可以推測它應該是“染”出來的。再結合欣賞到的圖片,觀察這些圖案有沒有規律?這些規律讓你想到什么?有沒有捷徑很快形成這么有規律的圖案?(回憶學習剪紙方法時學過的對折)。
(生:要先折起來再染)
(2)師生共同操作,驗證猜測
師:到底是不是先折起來再進行染色呢?讓我們大家做個小實驗驗證一下吧!
過程一:教師請學生跟自己一樣,將紙橫豎對折四次,不要打開。
過程二:請學生將折好的紙隨便哪一個角浸入彩色墨水中,并觀察有何現象發生?(墨水迅速沿紙角往上跑)
過程三:小心將紙打開,觀察是否染出了 有規律的圖案(在紙上是出現了有規律的小點圖案)
總結染紙的方法:通過實驗的驗證,我們得出的染紙方法是先折后染!
教師出示板書:折、染。
3、學習染紙的折紙方法
我們手工課上經常用到折紙,學會很多折紙方法。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些折紙的方法吧(課件5展示染紙的折法示意圖)剛才我們將紙反復對折的方法,我們叫它“田字折”,還有米字折、輻射折、折扇折……還有很多折紙的方法(課件6)我們來看看老師們是怎么折的 插視頻課件
不同的折紙方法會得到不同的染紙效果。
4、學習染紙的方法(課件7展示)
(1)浸染法
通過浸的方法給紙染上了顏色,這種方法叫做——浸染法
(2)滴染法
教師示范作滴染法:將彩色墨水直接滴在折好的紙上,為了將顏色盡快的染進去我們將紙進行擠和捏。
(3)點染法
同學們思考一下還有哪些給紙染色的方法?課件8
我們來看看染好的作品課件9
(三)學生嘗試練習染色
1、復習染紙的制作過程(插視頻課件)
2、制作要點:折法豐富多變 課件10
色彩搭配要鮮明
色塊大小對比、適當留白 染色要透
你們想不想動手試一試呢課件11
3、請同學們用單色或彩色,嘗試不同的折法和染法做染紙練習 看誰染得又快又好
(音樂欣賞)
(四)作品展示
請同學將作品貼在展覽板上,老師做染紙店老板,學生買染紙,在喜歡的染紙下貼上五角星。
討論:你為什么喜歡,說說好在哪兒。
(五)拓展(課件12
那么那么知道這些漂亮的染紙作品可以用來干什么?請看
1. 染紙可做成染紙書簽(課件13
2、欣賞染紙服飾、窗花、等設計(課件14 15 16)
3、小組討論:你準備用染紙來進行什么樣的設計,各組交流,看看誰的設計最有創意的。
(六)小結 課件17
同學們,普通的材料憑借我們的想象和靈巧的手變了如此美麗的作品,美就在我們手中,相信同學們定能染出更多更美的作品來美化我們的生活的。
板書: 染紙
制作過程: 折 田字折 米字折 等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染紙》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染紙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民間工藝美術,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2、嘗試用多種折疊,運用點染的方法染紙,感受色彩、圖案的千變萬化和絢麗多彩。
3、能大膽創作,增加幼兒對色彩變化和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已染好的紙。
2、各色的顏料、托盤、毛筆、紙巾。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各種染紙作品。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非常奇特的美術作品跟你們分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二、引導幼兒觀察染紙作品,初步感受作品的美及紙巾的特點,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染紙作品。
(1)這些作品上都有什么顏色?
(2)上面有哪些圖案?圖案有什么特點?
小結:在這些圖案中有一些圖案上面和下面或者左邊和右邊是一樣的,我們稱這樣的圖案為對稱圖案。
2、引導幼兒大膽發現,初步感知紙巾的特點。
師:通過觀察你發現這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小結:紙巾有一個特別的本領,就是吸水性特別強。這些作品就是用毛筆把顏料點在紙巾上染出來的,這種方法就叫點染法。
三、教師啟發幼兒發現染紙的方法和步驟。
1、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制作一張特別的紙巾呢?那我們一起來制作一張漂亮的紙巾吧。那具體怎樣制作出來的?對稱圖案怎么印出來的?
2、教師啟發幼兒發現染紙的步驟。
(1)出示折紙步驟圖,啟發幼兒發現有多種折紙方法。
師:小朋友們每人拿一張紙巾,按照步驟圖嘗試自己折紙。你還發現有哪些不同的折法呢?(提醒幼兒每折一次都要壓平,這樣等下染出來的紙就平整)
(2)色彩點染。
師:我們折好紙巾了,現在要開始點染了。桌面上有紅黃藍三種原色,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顏色。用毛筆蘸上顏料,在折好的紙的角或邊點染,可畫上自己喜歡的線條或花紋。染好后,把它放到舊報紙里輕輕地按一下就可以。
3、引導幼兒第一次主動探索制作染紙作品。
(1)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顏料,請你們帶著剛才的紙巾去染一染,試一試吧。
(2)第一次作品評價及小結提升。
①請制作的比較好的幼兒上臺講解示范方法。
教師小結:可以運用多種折紙方法來染紙。
②與教師的作品對比,指出不同(主要存在顏色不豐富,空白較多的問題)
③教師小結。
4、幼兒第二次主動探索制作染紙作品。
(1)請幼兒先對紙巾進行折疊并相互討論、展示折法。
(2)幼兒用折疊好的紙巾再次進行印染。教師指導幼兒運用染角、染邊、點染等方法豐富作品。(啟發幼兒運用漸變色彩進行點染。)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師幼共同欣賞作品。
(1)引導幼兒與第一次作品進行比較觀察,第二次作品色彩更加豐富,圖案奇特,暈染效果明顯。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折法及染法。
師:請小朋友來分享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在制作過程中的感受。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染紙》 篇4
活動準備:
1、已染好的紙。
2、各色的顏料、托盤、棉棒、宣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各種染紙作品、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非常奇特的美術作品跟你們分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2、提問:小朋友你們誰知道這些作品是怎樣制作出來的?請幼兒談一談。
它們不是畫出來的,而是染出來的,那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制作一張特別的紙巾呢?那我們一起來制作吧。
二、介紹材料和染紙的方法、
1、介紹材料:小朋友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宣紙、宣染用的材料有宣紙和各種水粉顏料,選用宣紙是因為它吸水力特別強、盤子里是水粉顏料、還有棉棒,這些都是染紙需要的材料。
2、講折紙方法:現在老師講一下染紙的步驟,首先將宣紙折起來,折的方法有好多種,比如可將紙折成正方形、三角形、卷成長的等,這樣可以染出各種不同的圖案、今天主要學習對邊折和對角折、折好后然后用棉棒占上水粉顏料,讓顏料印到紙的一邊上,馬上拿起讓顏料自然陰開、然后在染下一個邊,每次染選擇1—2種顏色、染好后將紙輕輕地打開,晾干即可、染角的,它是指將紙的每個角都染上不同的顏色,染的步驟跟染邊一樣、第三種是邊跟角都染,你可以染兩個角,一個邊:也可以一個角兩個邊隨意。
3、老師今天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的"小手絹",請所有的小朋友都來嘗試一下,看誰染的"手絹"最漂亮,小朋友愿意嗎?在染之前先請有只小兔子要和小朋友說句話,一起來聽聽吧、(出示幻燈片)小朋友一起來染"手絹"吧。
三、幼兒染紙、教師巡回指導。
四、教師評價,比一比看誰染的漂亮,讓染的好的小朋友談一談是怎么染的,用的什么方法。
今天小朋友都學會了宣染,而且染出了這么多漂亮的"小手絹",你們表現的真棒、下學后可以把你染好的紙巾送給你的爸爸媽媽。
五、隨音樂收拾材料。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是一節手工制作活動—染紙,是利用吸水性較好的宣紙折疊后再蘸上顏料,然后滲透形成圖案、同時以游戲的口吻來調動幼兒學習的欲望,開始我請幼兒動手操作來發現白紙和宣紙的不同并復習幾種折法,在以變魔術的方式出示范例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因為染紙活動是有一定的技能技巧,于是把紙的角或邊變成了嘴,像喝飲料一樣把有顏色的水吸在紙上,要求每張嘴喝的水的顏色都不一樣、這樣講解幼兒比較容易接受、理解,在操作時都能較好地掌握。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問題,特別是在最后展開時,可能是幼兒有些過于著急導致作品被扯壞、但是在這次活動中幼兒對染紙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時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樹立了信心、教師始終以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現,注意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創作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對幼兒進行了審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