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新生入園常規培養教案(精選2篇)
幼兒園新生入園常規培養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課堂禮儀
教學目標:
1、課前入廁洗手,聽到上課鈴聲主動回到座位并且安靜不說話。
2、學會正確的坐姿,頭抬起 眼平視 背挺直 腿靠攏 腳并齊 兩小手 輕撫膝.
3、課堂上專心聽,多動腦,不說話,不亂跑。
4、舉手禮儀,養成課堂上有任何問題舉手的好習慣。 過程與方法:
演示示范法 故事啟迪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傾聽,得到允許說話,知道尊重他人。
教學準備:
教案、椅子、邀請其他老師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課前入廁洗手,聽到上課鈴聲主動回到座位并且安靜不說話。
2、學會正確的坐姿。
教學重點:
保持課堂秩序
活動過程:
一、課堂導入
導入語:“現在我要介紹的是如何坐,請小朋友仔細地看”。
二、學習坐姿
1、 示范“坐”的姿勢。
(1) 雙手握椅子背,將椅子的前腿翹起并輕輕地拉出來。
(2) 在椅子前站好,上身前傾,臀部坐于椅子前三分之二處,上身挺直,雙腳并攏,腳尖朝前方,雙手放于膝上,雙眼平視。
2、 介紹沒有桌子的坐法。
(1) 擺放椅子:四條腿平穩地放在地上。
(2) 示范坐姿:身體輕輕地坐到椅子上;分步示范上身、腿、手和頭的體姿。
三、示范后和幼兒一起討論:
(1) 身體為什么要坐正,為什么身體要朝前面的方向坐?
(2) 為什么坐時雙腿要并攏?
四、家園互動:
1、 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坐姿,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坐、立、行走姿勢。
2、 家長要注意自己的坐姿,為幼兒樹立榜樣。
注意事項:
1、 腳要著地并放于桌子底下。
2、 在教室里只要離開座位就要將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3、 坐下后,手可以放在膝蓋上,也可以放在桌子上。活動延伸:
1、 通過講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坐姿禮儀教育。
2、 把幼兒在平時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正確坐姿(包括進餐、看書、繪畫等)拍攝下來,或洗成照片張貼在主題板報中,或制作成VD,讓幼兒觀賞。
活動反思:
1、 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節最感興趣?為什么?
2、 你認為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
3、 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
附:故事《照鏡子》
幼兒園新生入園常規培養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看課件展示,幫助家長了解什么是"幼兒入園分離焦慮"
2、學適合方法,指導家長正確對待"幼兒入園分離焦慮"
教學重點:
指導家長正確對待"幼兒分離焦慮"
教學準備:
幻燈ppt
教學方法:
談話法、圖示法、觀察法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開園時,這是一個令人既高興又痛苦的時期,高興的是我們的孩子長大了,痛苦的是孩子的苦惱讓我們坐立不安。如何正確看待并解決這一難題呢?首先請看一個短片。
2、課件展示
(1)什么是"幼兒分離焦慮"
(2)"幼兒分離焦慮"的具體表現、產生原因
(3)家長面對"幼兒分離焦慮"的正確做法
3、看后談感想:
我會怎樣做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4、自然結束作業:
回家查閱關于"幼兒分離焦慮"的內容,豐富知識前期情況:
前期與家長的交談讓我們感覺到部分家長對幼兒園了解不多,不豐富,缺乏與教師的有效溝通,我們有必要開展一次家長課程,幫助家長打消顧慮。
實施情況:
開學后,我們明顯感到家長是按照正確的做法在教育孩子,以身作則,用積極的語言引導孩子,我們教師很欣慰,課程目的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