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蠟筆畫的小鳥》(精選4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蠟筆畫的小鳥》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2、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設計背景:
《云雀》原本是一首羅馬尼亞民間樂曲,它形象地描繪了春天里的云雀在藍天上歡快鳴叫的情景,這首樂曲在中國也廣為流傳,因為笛子的音色輕靈,也常常被用來演奏《云雀》聆聽《云雀》,它歡快活潑,音樂形象鮮明,應該很適合大班孩子的欣賞。賞析《云雀》,仿佛能看到云雀在空中忽上忽下、歡騰飛越的情景,與此同時,我的腦海里也閃現出《小鳥的天堂》的畫面。
《小鳥的天堂》是我們的傳統文化課程“玩水墨”中的一個國畫活動,活動的設計借鑒了吳冠中水墨作品中特有的形式美、簡潔美和節奏美,讓幼兒用濃淡墨畫樹林,用彩色油畫棒添畫小鳥。畫作色彩鮮艷、線條簡單明快,同樣表現了小鳥在樹林里快樂嬉戲的場面。那么《云雀》能不能把《小鳥的天堂》整合進來,以收到1+1>2的效果呢?
新《綱要》中提出,幼兒的心理特點決定了幼兒教育必須是整體性的教育,幼兒教育需要高度的整合。幼兒教育應該充分協調多種資源的教育影響,調動多方面的積極性,使幼兒教育形成一個系統 ,使各種因素發揮整體的影響,提高幼兒教育的成效,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而近百年來音樂感知心理的研究也反復證明:音樂感知活動不僅是一種聽覺感知的活動,而且是一種多感知通道協同工作的感知活動。立足于整合觀和多通道參與理論,我們完全可以在幼兒絲竹樂欣賞教學中,引導幼兒利用盡量多的感知通道來對音樂進行全方位、多層面的學習,激發幼兒對絲竹樂的興趣,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和審美情趣。
所以,我把《云雀》的欣賞活動也改名為《小鳥的天堂》,通過音樂活動和繪畫活動的滲透,通過欣賞表演活動和繪畫活動的整合,讓欣賞表演活動為繪畫打基礎作準備,讓繪畫活動加深對樂曲的理解,最終達到讓幼兒感知、熟悉、理解并表現《云雀》的目的。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云雀”,感受樂曲表現的快樂小鳥形象,能用身體動作進行模仿,并嘗試用繪畫的方式給予展現。
2.認識口笛,了解口笛的音色,感受絲竹樂豐富的表現手法。
活動準備:
笛子曲“云雀”、畫有背景的畫紙四張、筆和顏料。
活動過程:
一、第一遍傾聽笛子曲“云雀”。
1)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曲子,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聽一聽是誰來了?
2)幼兒欣賞。
3)提問:
A.誰來了?
B.你為什么覺得是小鳥來了?音樂聽起來怎么樣?
C.這首曲子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是什么樂器能演奏出像小鳥的音樂)
4)看圖片了解口笛:
a.你認識這種樂器嗎?
b.你覺得它和什么樂器比較像?哪里像?哪里不同?
c.老師介紹口笛:是最小的笛子,音色比笛子還要高。
d.師:口笛的聲音是怎么樣的?(細細高高)小鳥的聲音呢?(也是細細高高的),現在你知道為什么要用口笛來表演了嗎?(引導幼兒說說口笛的音色與小鳥的匹配)
二、傾聽音樂,模仿表演,加深對樂曲的理解。
1)你好象聽到小鳥在干什么?
請幼兒大膽模仿小鳥的各種動作。(老師可重點指導幾個動作如:飛翔、在樹枝上跳來跳去等,為下面繪畫作鋪墊)
2)學一學個別表演得好的小朋友。
師:剛才某某小鳥飛得可開心了,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飛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我還看見某某小鳥和某某小鳥在一起,你們來表演一下好嗎?我們找個好朋友一起學一學……
三、進一步理解樂曲。
1)教師小結:這首曲子叫“云雀”,是用江南絲竹里的口笛來演奏的。聽了這首曲子啊,我們就好象看到了小鳥在藍天上飛翔,在樹林里舞蹈,特別地開心。
2)請幼兒聽樂曲,模仿表演小鳥的各種姿態和動作。
四、引導幼兒將小鳥歡快飛舞、嬉戲的形象畫下來。
1)師:快樂的小鳥們,你們剛才是在哪里跳舞的呀?
2)師:對,樹林、花園、草地都是小鳥喜歡的地方,是小鳥的天堂。瞧!這里也有小鳥喜歡的地方,我們一起去看看(帶幼兒到底稿前,稍稍欣賞,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畫面)我們讓小鳥們飛上去吧,讓這里也成為小鳥的天堂吧。
3)幼兒合作繪畫小鳥,教師播放“云雀”,巡視指導。
4) 展示幼兒作品,適當講評。
師:你的小鳥在哪里?它在干什么?你最喜歡哪只小鳥?為什么
五、再次欣賞。
1.師:小鳥的天堂里真幸福啊!我也想去小鳥的天堂了,你們和我一起去嗎?
2.師:輕輕閉上眼睛,安靜地聽著音樂,想象一下,我們變成了小鳥,在小鳥的天堂里快樂地游戲、生活。(幼兒安靜欣賞音樂)
3.結束課時。
活動評析:
音樂欣賞,我們應該在“賞”字上多動腦筋,達到賞樂、賞情而賞心悅目;整合教學,我們應該在“合”字上多下功夫,達到合理、合情、合和而天衣無縫。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蠟筆畫的小鳥》 篇2
一、活動目標
1、會通過多種形式(語言、動作、想象、觀察)來欣賞畫作,充分感受畫作清新和歡快的意境。
2、學習詞語,鞏固淡濃墨技法的創作,學習用點、灑、流等技能創作。
3、體驗活動和繪畫創作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音樂(寂靜山林、天堂之歌)、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結合課件,散文導入:《小鳥天堂》
在天馬河中,有一個小島。…… “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故事好聽嗎?你覺得小鳥的天堂是哪里?為什么?
這株榕樹長得怎么樣?
(二)欣賞吳冠中的《小鳥天堂》。
1、介紹畫家
欣賞畫作《小鳥天堂》
師:你看到了什么?
聽音樂分角色表演。(部分扮小鳥、部分扮大樹。)
2、引導幼兒觀察、想象并用動作表現畫面中的小鳥,樹的不同造型,感受熱鬧、歡快的氣氛。
師:誰會用動作來表現這群快樂的小鳥?我們大家一起來學一學,好嗎?
師:榕樹是什么樣的?你會用動作來表現嗎?
師:看了這幅畫,你有什么感覺?會想到什么?
3、小結:和孩子一起用優美的語句概括講述該畫意。
(三)欣賞吳冠中其余三幅《小鳥天堂》
師:除了這幅小鳥天堂,吳冠中老爺爺還創作了其余幾幅《小鳥天堂》,我們一起來欣賞。
1、學習技法,教師示范創作,重在啟發幼兒學習用淡濃墨創作榕樹,用彩墨表現鳥及各種物體。
師:畫面上用了哪些顏色?黃色、綠色、紅色、藍色的點會是什么呢?這些點是怎樣留在畫紙上的?(點、灑、流)
2、小結
師:吳冠中老爺爺創作的《小鳥天堂》,墨色有濃有淡。還用……等技能繪畫技巧創作出了一副副絕美的畫作,其中有一幅畫作還被大英博物館收藏。
(四)幼兒創作
師:讓我們也來做一回小小畫家,來創作一副你的《小鳥天堂》吧!
幼兒創造,教師播放音樂,巡視指導。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蠟筆畫的小鳥》 篇3
活動設計意圖:
“可愛的小鳥”是兩個人集體備課的一個美術活動,第一次討論備課時,教師們說為孩子準備好各種各樣的幾何圖形,如圓形(鳥的頭)、橢圓形(鳥的身體)、半圓形(鳥的兩個翅膀)、三角形(鳥的尾巴)。這樣準備,對孩子來說操作起來基本上沒有很大的困難,也沒有很大的挑戰(就是擺圖形的各個造型)但是對于老師來說,要剪出這么多的幾何圖形,工作量肯定很大,兩個很大的弊端。于是,我們進行了第二次的討論:在紙上畫出鳥的各個組成部分,按照幼兒人數進行復印,教學過程中,讓幼兒進行涂色和剪下來,再進行拼圖和粘貼。這樣做了,幼兒剪、涂色、拼圖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應該來說幼兒肯定喜歡,也在這時減輕了教師的準備,把美麗的過程送給幼兒來完成。反復地思索了兩個不同的討論過程和結果,我突發奇想,其實想得再周全一點,兩種準備過程都把幼兒的能力框住和約束了,怎樣充分地啟動幼兒自身所擁有的能力,讓他們在自主、自樂的情況下,把過程進行得更加完美,我想到了讓幼兒自己來設計鳥的各種組成部分。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用瓶蓋來畫鳥的頭和身體,用能用剪刀剪出波浪型的花紋作翅膀。
2、培養幼兒合作完成作品,并耐心制作作品的能力。
3、能在制作粘貼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添畫,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張彩色的紙、瓶蓋(大小均一、鉛筆、剪刀和固體膠、蠟筆一份
2、每4到5人一張4K的背景紙(牛皮紙)
3、教師范畫一張,操作材料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在美麗的森林里,有一群可愛的鳥寶寶,今天老師把他們帶來了。(出示教師的范畫),請你仔細看看這些小鳥是怎樣做出來的?它們有什么不同嗎?
(請幼兒觀察講述)
教師講解鳥的組成、鳥的顏色的不同,鳥的不同飛行形態。這么漂亮的小鳥,你想做嗎?
二、教師示范制作。
1、用瓶蓋放在彩色紙上,畫出兩個輪廓,一個做鳥的頭,一個做鳥的身體,再畫一個圓形,中間剪開做鳥的翅膀。
2、剪下后,按照飛行的形態粘貼好。然后剪一個三角形做鳥的尾巴,用蠟筆畫一個眼睛和嘴巴。
重點:把瓶蓋放在紙上進行畫輪廓的時候,要注意用手摁住瓶蓋。 嘗試把圓剪開后用波浪線、齒輪形狀等表現。
三、幼兒繪畫制作。
鼓勵幼兒互相合作。在做好一只鳥的基礎上,學做多只鳥。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蠟筆畫的小鳥》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刻筆大膽地在蠟紙上作畫,使其了解蠟刻畫的獨特作畫方式。
2.讓幼兒感受蠟刻畫帶來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樂,提高繪畫興趣,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手偶玩具一個,蠟刻畫范畫一幅,黑色、白色卡紙各一張,涂好底色的蠟畫紙,小木棒,毛巾,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們好!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位客人。”
幼:“誰啊?”
師:(出示手偶)“(以拉拉的口吻)小朋友們好,我是拉拉!(以教師自己的吻)我們也向拉拉問好!”
幼:“拉拉好!”
師:“今天拉拉給我們帶來了兩份禮物,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2.神奇的筆
師:(出示第一份禮物)“這是什么?”
(幼兒討論,并紛紛回答)
師:“這就是拉拉給我們帶來的第一份禮物‘神奇的筆’它和我們平時用的筆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請個別幼兒試試用刻筆在黑色和白色的卡紙上畫畫,并讓他說一說畫的結果是什么樣的?(畫不出來)
師:“啊呀!畫不出來,怎么回事呀?我們再來試試。”(再請小朋友試一試)
3.神奇的紙
師:“拉拉送我們一支畫不出來的筆有什么用呢?”
師:(出示黑色蠟畫紙)“別急!這是拉拉送我們的第二份禮物,那我們用這支神奇的筆在這張紙上畫畫看,會怎么樣?誰愿意來?”
師:“啊,原來這是一張神奇的紙。”請2~3名幼兒試一試,畫上了。
師:(小結)“這支神奇的筆只有在這張神奇的紙上才能畫出圖案。”
教師出示蠟刻畫,激發幼兒對蠟刻畫的興趣。
師:“這就是老師用這支神奇的筆在這張神奇的紙上畫出來的。”
4.教師示范
師:“老師現在想用這只神奇的筆畫一只小鳥。”
(師示范作畫)
師:“啊呀!老師剛才畫畫的時候不小心把手弄臟了,趕快用毛巾擦干凈,不然就要把小鳥的家弄臟了。”
師:“春天來了,小鳥會飛到哪里去,在哪兒安家呢?”
幼兒自由回答。
師:“今天拉拉也給每位小朋友帶來了這樣兩份神奇的禮物,你們就用這兩份禮物來給小鳥找個家吧!”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5.展示作品
請畫好的小朋友給客人老師看看自己為小鳥建的新家,然后再坐到座位上。
師:“誰愿意告訴大家,你給小鳥找到了什么樣的家?”
幼兒介紹。
師:(點評2~3個孩子的畫)“你找的家真漂亮,小鳥一定會喜歡的。”
師:“拉拉的神奇的紙,是怎么做出來的呢?我們請拉拉教教我們吧!”
6.結束
師幼離開活動室。
中班社會活動《急救電話用處大》優質課視頻+有聲PPT課件+教案+音樂(特殊的電話號碼)小班繪本閱讀主題《豬哥哥照鏡子》祝曉雋公開課+配套PPT課件+教案+展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