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活動反思
活動反思:本次活動是引導幼兒集體認識大于、小于符號。
第一環節是手指游戲導入活動,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
第二環節是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通過出示圖片,和幼兒一起數數并說出用數字幾來表示,然后再出示大于號和小于號讓幼兒認識,再和幼兒一起用身體動作來表現符號,加深幼兒的印象。再讓幼兒找出這兩個符號的規律,為了讓幼兒能區分清楚“<”和“>”,我讓幼兒仔細觀察兩個符號,他們很快發現:兩個符號大口的方向都是朝著比較大的數字,小口的方向朝著比較小的數字。
第三個環節是游戲,請2個幼兒上來抽取數字卡片各一張。然后再請個幼兒根據兩邊的數字做出相應的符號,用身體來演示。
第四是幼兒分組進行作業練習,鞏固今天所學的內容。但在孩子做練習時,我發現當數字是20以內的數字時,孩子們孩子能夠清楚地區分他們的大小,并正確的填寫“<”和“>”,可是當后面的數字越來越大時,就不能正確的區分的大小了,究其原因是孩子們對20以后的數字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我又和孩子們一起來發現規律,例如:58和63,當遇到兩位數時,區分兩個數字中第一個數字的大小,很明顯58中的5比63中的6小,因此數字58小于63,用這樣的方法,孩子們很快的學會了觀察、比較和區分大小;又如數字63和68,孩子們的觀察時發現兩個數字中的第一個數字是一樣的都是6,所以就必須區分數字中的第二個數字,63中3比68中的8小,因此數字63小于68。
在接下來的練習中,大部分的孩子都能非常清楚的區分比較數字的大小了,個別孩子還需進一步的輔導。本周我們還將進行一次這樣的數學教學活動,請家長們多多的關注。如果您在家里輔導孩子時遇到問題也可以和我們共同探討和解決。
通過這個活動我覺得:我們教育活動的前提是孩子們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掌握,幼兒的思維是直觀的,很多東西如果單純是老師在講,他們很難理解,而作為教師的我們要通過事實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引導孩子去發現比較數字的異同,關注細節,只有這樣才會給他們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讓他們在以后的活動中引起足夠的重視,孩子們才能真正的將知識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