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學案例-不愛講話的雯雯
在托班時,我班來了一個很文靜的小女孩名字叫吳雯雯。她性格內向緬腆,不愛講話,那時以為她是對新環境與老師不熟悉,所以就沒有多加關注她。可是升到了小班雯雯還是不愿和其她小朋友交往,也不愛說話。也經常聽到她的家人說雯雯膽子特別小,見到陌生人就害怕,躲著不肯出來,希望老師多開導她,教育她。為此我對她的行為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果然發現了很多問題
二、案例描述。
觀察一:
在課堂上,小朋友們經常會說一下話,或者是動來動去。可是,雯雯坐在那里不跟小朋友講話,就算是她旁邊的小朋友講的非常的火熱,她也無動于衷的坐在那里。
觀察二:
在戶外玩滑滑梯時,小朋友們都爭先恐嚇爬上滑滑梯去玩,可是,雯雯站在一旁動也不動,但是,能看得出來她非常的想去玩,可是又不敢。后來我就鼓勵她去跟小朋友一起玩。
案例分析
據我們的了解雯雯的爸媽常年都在外地打工, 一年有可能回來一兩次。家里就剩下爺爺奶奶和她,爺爺經常在鄉下呆著,很少住在街上。在家里雯雯大部分時間是一個人跟奶奶玩,很少出去與小朋友玩,或邀請同伴到家玩,由于社會性交往情境的缺失,久而久之,使她不知如何與別人建立交往關系,一但親人不在身邊就感到沒有安全感,心理壓力增加,
總怕出錯,不敢說話,表現出交談的能力明顯不如同齡孩子,行為膽怯,缺乏自信。
案例策略
1、 每天早上班上的三位老師總是笑臉相迎,向她問早問好,不管她回不回答,我們一如既往,鼓勵但不勉強她叫老師。或者是有意識地通過撫摸、擁抱等一些肢體接觸,讓她感受到老師的關愛。
2、有意識地增加她在班上的表揚率。剛好親親社會里面有一節課是《自我介紹》是鼓勵幼兒大膽的介紹自己,所以每次上課之前我都會叫幾個小朋友和雯雯在全班同學面前介紹自己,,我總是在其她幼兒面前找機會肯定她、鼓勵她,表示對她的欣賞,讓其她幼兒羨慕她、接受她、喜歡她,增強她的自我認可和信心。
3、多創造機會讓她與人交往,通過早上音樂游戲中讓小朋友主動去拉著她一起和老師拉圈圈、開火車等游戲中、每次在玩區角時或者是戶外時我都會讓活潑開朗、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幼兒與她結對,帶動她體驗合作的樂趣,與同伴分享快樂,分擔憂愁,開闊胸襟。
4、多與家長溝通。請家長多關注孩子的內心需求,敢于放手讓她與同伴玩耍,并多鼓勵她就帶她參加一些親朋好友聚會,讓她觀察成人交流的方式,通過“延遲模仿”效應,鼓勵她與參與交談。
案例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雯雯小朋友有了明顯的轉變。雖然還是不太與老師開口說話,但上課會舉手發言了。每天見到老師總會害羞地笑一笑,或者在老師身邊靠一靠。為集體做事也由被動變為主動了。而且也能與小朋友愉快相處,并且還有幾個固定的好朋友。而且,在小明星表演中她表現非常出色,奶奶看到時后也非常的開心,并激動的說“謝謝老師關心”。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還要持之以恒的關愛她,讓她能和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