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如何有效地開展中班戶外體育游戲活動
眾所周知:“幼兒期就是游戲期”。孩子們的天性就是玩,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一樣。幼兒園每天必須的活動環節之一,就是組織孩子們進行戶外體育游戲活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和“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時間”。《指南》中也說:“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積極地開展戶外活動,不僅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各種能力,還能促進動作協調發展,而且還能給幼兒帶來愉快的情緒,為幼兒心理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中班的幼兒有了一定的活動經驗,對各類活動器械有了不同程度地了解,能輕車熟路的在戶外進行活動,在老師適時的鼓勵下還能自主創新各種不同的玩法。但自我控制能力不高,注意力時間不長。如果沒有老師的正確引導,他們就會缺乏活動的積極性。對于中班的孩子,我們應該如何更有效地開展戶外體育游戲活動呢?
一、 體育游戲活動內容的安排應具有趣味性。
俗話說:“興趣是孩子學習的最好老師。”有了興趣孩子才會有參與活動的動力和源泉。如在一次戶外體育活動《好玩的袋子》時,我以“蠶寶寶”為線索貫穿整個活動,讓孩子們不僅利用空的米袋子創造了多種玩法,也體驗一物多玩的樂趣(1.具有魔力的袋子,把它放在頭頂上,不要掉下來喲!2.用脖子夾住它。3.用肚子頂著它,想一想,怎樣不讓它掉下來?4。把袋子穿在身上,是不是看不見,沒關系,可用耳朵聽—順著音樂聲走過來,鍛煉孩子們的聽力。5.想吃桑葉的蠶寶寶爬過來。6.蠶寶寶鉆進袋子里,等待化繭為蛾!)。還利用袋子做道具,讓孩子們練習各種跳躍動作以及打滾的動作,孩子們玩得樂此不疲!
二、 以愉快的情緒帶動幼兒。
每次進行戶外活動時,我們都要進行幾分鐘的準備活動。我常常用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來達到隊伍的整齊,時間一長孩子們也厭倦了這種形式,有的孩子在隊伍里不是說話就是打鬧。面對孩子們厭煩的情緒,我嘗試加了一些音樂元素來感染活動的氣氛(運動員進行曲、郊游、動一動、健康歌等等)讓孩子們一邊聽著歌曲,一邊踏著步子,很自然地在陽光下,愉快的運動起來。
三、關注全體幼兒,注重個體差異,做孩子們游戲的伙伴。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這樣,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靈深處憐惜、愛護,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和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憂傷,才能贏得孩子的心。同時,無論年青還是年老,教師都要擁有童心。以孩子的眼光來看待事物,時時提醒自己,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孩子,你就能夠更寬容,更豁達,也能夠讓孩子更喜歡你。作為幼兒教師盡量以孩子的角度去把握孩子的心靈,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時在整個游戲活動中,教師扮演的角色不僅是引導者而且還應扮演富有童趣的游戲伙伴。對于膽小、不愛動的孩子或動作笨拙的孩子,應該鼓勵或帶動他們一起游戲、對于需要幫助的孩子,可以進行適當的指導。如:“我班有一位剛轉入的劉佳怡小女孩,每次戶外活動時,她要么傻傻的站著不動,要么就是小聲哭泣。我蹲下身和她交談原來是她膽小害怕,不愿意參加游戲。我尋找到原因后,就拉著她的小手,一步一步、一個動作一個動作、慢慢的向終點邁進。一次、兩次、和她一起做游戲、她笑了我也笑了。”現在她在每次戶外活動時,還踴躍的給其他幼兒示范動作。
總之,教師要做孩子們的良師益友,充分發揮戶外體育游戲活動,讓孩子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使他們的童年生活更精彩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