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報紙》教學反思(通用3篇)
《好玩的報紙》教學反思 篇1
有一個良好的平臺,給我們創造了機會,去成長,去思考。——相互聽課
記得小時候,紙,就被孩子喜歡撕著玩了。紙的玩法也很多,一向是孩子喜歡的一個游戲,報紙,是日常生活中隨手可見,隨手可得的物品,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貼近幼兒生活的選材,是一個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選材,是一個能讓幼兒喜歡的選材。
本次活動我嘗試從發展幼兒的智力著手,在活動中主要體現幼兒在游戲中的“一物多玩”,以報紙來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要道具,也是從廢物利用,環保這方面出發,挖掘報紙的體育游戲價值,以報紙為媒介,訓練幼兒跑、單腳跳的能力及腿部肌肉群的力量。
小朋友第一眼看到我準備的教具的時候,“哇,好多垃圾啊~!”我不禁欣喜,這不就是讓幼兒知道原來垃圾還可以用來玩游戲嘛。
樂在其中
活動中每個幼兒都很樂于去參與,興趣都很高昂,也很配合我,因為所有的活動都是本著幼兒為主體的思想,所以幼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也是很重要的,幼兒有興趣,我們就有將活動繼續開展下去的意圖,如果只由老師講述那就顯得有些單板。尤其是在請幼兒比賽單腳跳,由于難度的逐漸加深,幼兒的興趣也在逐步提高,積極性也很高,這是相對比較成功的一環節。
思在其后
一、思目標。
在本次的活動中,我制訂了三個目標:1、練習走、跑、跳、單腳跳等基本動作。2、通過探索多種報紙的玩法,發展創造能力和探索能力。3、感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培養合作精神。
通過活動,我發現目標1中練習走跑跳顯的有些多余因為在過程中我著重讓幼兒練習的是單腳跳,故可以將其舍去,剪短一些。目標2是對幼兒智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進,但是在活動中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讓幼兒自由探索的時間沒有很好的給予。目標3中我很想讓幼兒去感受一下合作的樂趣,但是由于幼兒在活動中過于興奮,在最后要合作的環節沒有很好的開展下去了。
二、思過程。
活動中,我采用集體、個別、小組的組織形式,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熱身運動——交流紙球玩法——游戲比賽單腳跳——自主探索、自由組合——放松身體,結束活動。
過程中我能很順利的開展下來,在前三個環節幼兒都配合的很好,興趣也很大,但是在游戲單腳跳過后,幼兒似乎顯的有點疲勞,都坐在報紙上休息了,而導致在自主探索、自由組合的環節有點吃力,幼兒都沒有很高積極性來幫助我完成目標3中的合作的樂趣了。
有時候天公不作美,由于報紙的分量很輕,風輕輕一吹就可能導致報紙被吹散,所以在我請小朋友游戲的時候,很多小朋友的報紙被吹走,有些只顧著去追逐報紙而分散了注意力。
在活動中我的應變能力有些欠缺,思想有些死板而不靈活,在遇到一些突發的狀況時不知道如何去應對,這也是導致在游戲過后有些混亂的原因,我希望在以后的活動中累積經驗,克服一些突發性的問題。
三、思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本次的活動中,雖然場面顯的有些混亂,但是看小朋友每個人都玩的不亦樂乎,我覺得,這也是培養了幼兒對體育活動的樂趣,也鍛煉了幼兒在體育游戲中的體能。體育游戲對幼兒各方面的成長都有較好的幫助,老師應該多給孩子游戲的機會來提高幼兒的各項機能。
因為我也是第一次很莊重的上體育課,雖然準備的還算充分,但是還是有些緊張。在戶外對自己音量的控制有些偏小,可能不能給幼兒提供更好的引導,這也有待我自己的提高和練習。
通過本次的活動,我對于體育活動也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希望在以后的活動中多思多想,更上一層樓。
《好玩的報紙》教學反思 篇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常常忽視或放棄一些常見的物質資源,而花錢去給孩子添置各類益智玩具、運動器械。其實,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東西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報紙就是其中的一種。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物品或廢舊材料進行游戲、學習為指導思想,設計大班科學活動——好玩的報紙,讓幼兒知道過期的報紙可以被我們利用,可以作為我們游戲的玩伴。
首先,我覺得很榮幸能承擔本次科學領域的研討活動。
其實,科學領域的活動是我的一個薄弱點,自從我們幼兒園開展了科學領域的研討活動后,我就對科學領域又有了新的認識。在一次偶然間,我在網上看到了大班科學活動:好玩的報紙以后,產生了興趣。
活動通過多次嘗試,讓幼兒帶著疑惑和問題,在不斷的操作中,探索出“邊連邊剪的剪紙方法”,并在相互的觀察、比較中發現剪更長紙條的關鍵因素。活動通過親歷探究的過程,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從而學會學習,學會生活。
針對第一次的執教,我也適當對教案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如:我在好玩的報紙中我曾設計了玩單筒“望遠鏡”和雙筒“望遠鏡”。不過后來覺得兩個游戲好象有點重復。于是,只保留了單筒“望遠鏡”的環節。汲取第一次執教的教訓本次活動,我就以“一張報紙”玩到底的形式開展,這好像更能貼近本次活動的主題。
活動的開始我用談話的方式來聊一聊報紙,通過提問讓孩子們知道看報紙的好處。
接下來的環節,讓孩子們知道報紙過期了,大人就沒什么用了,可我們孩子可以拿來玩。我先引導孩子,過期的報紙可以卷,并讓孩子們做一個望眼鏡,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在做的過程中,讓幼兒發現用報紙的長邊卷的望眼鏡,比用短邊卷的要長。在孩子們興致很高時,我又引導孩子來剪報紙玩。我提出問題:能不能剪出一條比較長的紙條?孩子們馬上就開始嘗試起來,在這個環節中,多數幼兒的操作是我意料之中的事,但是有兩個小朋友的剪法,卻讓我大吃一驚。他們提前完成了下一環節的內容。正式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也順著孩子們的思維方法提出:如果將長邊和短邊連起來,一定比剛才剪得紙條要長。孩子們興趣很濃,以至于剪到最后還有三個還沒有剪完的小朋友,仍然不肯放下手中的剪刀。直到完成了以后。才讓這次活動還算順利的完成。
這次活動,我覺得還有許多的不足。
例如:活動目標的定位不準確、對于課堂上語言組織的還不精慎、細節的處理還不到位等等。因此,我覺得這次科學活動研討的展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特別是在與教師的互動中,讓我今進一步感受到了:想上好一節課?并非易事。需要我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活動中要更全面的了解孩子,在組織活動中要靈活機動,讓每一次的活動越來越生動!
《好玩的報紙》教學反思 篇3
1.提出要求,讓操作活動更有意義。 本次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積極地參與探究活動,因為孩子們有過體育課上玩紙的經驗,有的幼兒在玩時,往往還重復著原先的玩紙花樣,我鼓勵他們除了這些玩法,你還會怎么玩?當我將每次玩紙要達到的目標一一的向幼兒提出來之后,他們探索的欲望更強烈,有目的的探索讓孩子的思想高度集中,他們的玩紙不再是盲目性的,特別是當自己在一次次的嘗試后最終獲得成功時,孩子顯得特別高興,有意義的操作活動讓孩子真正體驗到探索成功的樂趣。 2.設計巧妙,讓探究逐步走向深入。 此次活動,幼兒的玩紙是從他們的原有經驗著手,第一環節讓幼兒自由玩紙,這樣他們就會投入到玩紙的活動中,良好的開始讓幼兒在接下來的一系列探索活動中都很專心,他們嘗試著讓紙站立、變小、變紙條、變長長的紙條、變紙球,通過折、卷、撕、揉、團紙的操作,一步步將玩紙的活動推向深入,直至把整張報紙玩成了碎紙片也想辦法團成了紙球。 3.討論交流,讓創新思維得到發展。 知識是在孩子們探究之后,在孩子們的討論中形成的。而且,科學活動不僅僅要學科學,還要發展語言。此活動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充分的語言表達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了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孩子們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玩紙方法。幼兒在探索中的討論交流,使他們的思想得以碰撞、靈光得以閃現,大大發展了創新思維。 4.支持引導,讓自信之花燦爛綻放。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幼兒的探究活動中,無論他們的想法和做法是對或錯,我能真誠地接納和認可,并及時地引導他們,耐心地等待他們。幼兒在探究讓紙變成更長的紙條時,呈現出了不同的情況,沿著報紙的短邊只撕了一次的最短,沿著報紙的四周轉著圈撕成的窄窄的紙條最長,盡管紙條有長有短,但孩子們都動了腦筋,我對他們進行了一一肯定,孩子們滿足了成就感,臉上綻放出燦爛的自信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