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今,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已顯得刻不容緩,特別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把規則意識潛移默化的深入幼兒的學習意識之中;如何通過教育教學來改變幼兒的不當規則意識,都是相當重要的。其實在幼兒的生活中,規則對于幼兒的約束與指導可以讓幼兒在一個度的范圍內認識到規則底線的狀態,這樣就可以讓幼兒萌發規則意識,雖然有的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還不能自覺的遵守規則,也會出現思想與行為脫節的現象,因此,教師有必要通過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幼兒提高規則意識,養成規則行為。 在規則意識的培養中,我們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方法,來慢慢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首先,可以讓幼兒了解幼兒園的規章制度,從自己身邊的東西做起,讓幼兒明白存在自身的規則。在教師在全面指引下提升幼兒的規則意識,養成規則行為。特別是在相關事例的表現下更能生動形象向幼兒傳達出什么是規則,怎樣才能遵守規則。 其次,可以通過榜樣示范的方法,以學習者樹立榜樣,而后由榜樣向學習者示范,通過榜樣示范可以提高幼兒的態度,行為方式、動機和技能。在幼兒教育實踐中證明,榜樣對于幼兒規則意識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例如某某同學在課堂上與其他小朋友交頭接耳,但是老師并沒有當眾批評,而是通過表揚其他小朋友的方式來從側面進行對這名小朋友進行評價。在這個案例中,教師通過榜樣示范法,為幼兒提供了具體的行為標準,不僅讓幼兒掌握有關課堂行為規范,也有效的提高了幼兒的規則意識,如果教師能夠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創設類似情景,將有助于提高規則意識,養成規則行為。 其三,內化幼兒心中的規則,有效的控制幼兒的行為,讓幼兒從自己身上看到規則對于自己的控制。 總之,幼兒規則意識是在教師長期的指引下,在充分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里需要的基礎上運用多種方式加以引導,讓幼兒制定適合他們能力和興趣特點的規則要求,就能使他們在掌握和遵守規則的情況下獲得自主發展,從而達到個性自由與社會化發展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