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小蝦游呀游
活動背景:寶寶們開始用午餐了,今天的菜是蝦仁炒蛋和清炒娃娃菜。色香都不錯,可是有個寶寶遲遲不吃,老師向我介紹這個孩子挑食,不愛吃蝦,怎么辦?
活動實錄:
我發現寶寶把飯、菜都倒在一個碗里,不喜歡的蝦仁也混在一起。于是,我將蝦仁一個個挑在另一個碗里。寶寶看到蝦仁“搬走”了,就開始自己動手吃飯了。等寶寶吃了一會兒,我又走到寶寶這里,端起蝦仁對寶寶說:“蝦仁其實很好吃,這樣我們挑個最小的試一試!”寶寶點點頭,我順勢放了一個進去,寶寶吃完了。可是第二第三個又不愿吃了。怎么辦?
媽 媽老師開始盛熱氣騰騰的湯了,我又走到寶寶身邊對寶寶說:“小蝦喜歡水里游,游呀游,游到寶寶嘴巴里。”邊說邊將蝦仁在湯里放了放,送到寶寶的嘴里。寶寶聽了,覺得很有趣,拿起匙子,一個二個將蝦仁全部送到自己的嘴里,吃完了!
互動分析:
挑食是小班年齡段幼兒經常會出現的現象。如何讓孩子快樂用餐,樣樣東西都愛吃,并建立良好的用餐習慣,是這個年齡段教師應該思考和總結的問題。由于是即時指導,我運用了一些小班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第一步:允許孩子少吃點。第二步:用孩子喜歡的情境性語言,讓孩子由老師要我吃到我愿意吃。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尋找解決的方法才會有效。
在與新教師共同分析這個案例時,新教師說,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沒有方法。的確,我們的新老師帶領幼兒日常活動時缺乏經驗,對幼兒發生的即時問題無法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一般以說理為主,孩子無法理解并付之行動,所以收效甚微。同時對幼兒會出現的問題預見性不夠。造成事事在發生后處理,這樣就比較被動。例如這種挑食的情況,我們就可以在晨談和故事活動時,以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和情節展開“挑食好不好”的討論,讓孩子知道樣樣東西都要吃的道理,并愿意嘗試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