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站在幼兒的角度考慮問題
站在幼兒的角度考慮問題對于這句話相信每位教師都會脫口而出,然而當我們真正的付諸實施時結果或許會大相徑庭。 有些時候,孩子埋頭于一件事情,但在大人們看來這件事情是微不足道的。比如,孩子們會花費很長的時間拼擺玩具,而我們所看到的也只是似像非像的造型或者圖案。孩子們把太陽圖上綠色,把海水涂成紅色,喜歡重復著敲打桌子,跺腳等,而每當我們成人看到了更多的是哭笑不得甚至知識用固化了的思維去錯誤地理解與想象。 每當值午睡時班上的沛沛小朋友都會情不自禁地拍起自己的小手,臉上總是掛著燦爛的微笑,剛開始自己并沒有特別地在意,直到有一次我有點兒生氣了(因為怕他的拍手聲把旁邊午睡的小朋友驚醒了)正準備去很嚴厲地批評他時,只聽他小聲地說:“老師,你聽可好聽了。”我耐心地聽出了事情的原由,原來他一直拍手的節奏還是在模仿老師拍鈴鼓的節奏呢。當時,自己真的有點兒后悔,還好沒有給幼兒造成太大的傷害。在經歷過這件事情之后我觀察到當沛沛特別高興,特別興奮時他都會模仿老師拍鈴鼓同樣的節奏去拍手、拍桌子、跺腳等。針對這一行為到后來我才漸漸地從書籍中得知原來這種行為叫做”發展體驗”。 這種發展體驗引導著幼兒對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探尋和追求。教師在遇到類似的問題時要做到的是以“幼兒為本”從幼兒的角度考慮問題。 以“幼兒為本”,就是要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尊重幼兒的個別差異性。幼兒園要以幼兒為中心,站在幼兒的角度考慮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活動中要善于傾聽、體察幼兒。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于成人。而對于我們教師而言更重要的是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遇到許多問題可以耐心地多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從而達成師幼共成長的目標。我們教師要與孩子站在同一條平行線上,用心去聆聽孩子的聲音。一切從實際出發,在孩子的每個階段都給予相應的耐心和愛心,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了解孩子內心的聲音,才能夠提供給孩子所真正需要的東西,才能夠真正的體現“以幼兒為本”。要知道幼兒的理解不同于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于成人。而對于我們教師而言更重要的是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遇到許多問題可以耐心地多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從而達成師幼共成長的目標。 在日常的生活、教育活動中,要堅持“以幼兒為本”的原則,多從幼兒的角度考慮問題,將變化、經驗、教訓和體會都一筆一筆記錄下來,有利于我們自身的提高,一點一點的練就,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