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環保知識 促進社會和諧
學習環保知識 促進社會和諧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和諧”一詞也越來越深入人心了,“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
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正是我國共建和諧社會的
重要內容之一。孩子是未來的主人,對他們長期開展生態文明、生態道德熏陶和教育,在全社
會形成了“愛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生態文明新風尚,意義重大而深遠,它
將關系到我們人類能否長期擁有真正的綠色家園。本學期將本班的科研重點定為“學環保,促
和諧”, 加大了生態道德宣傳教育的力度,培養幼兒關心周圍環境,關注自然、關注社會,幫
助幼兒理解自然現象,初步理解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形成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責任感,有
效提高了幼兒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一、以幼兒的興趣點出發,設計組織專門的活動進行生態和諧教育。
孩子喜歡聽故事,更喜歡小動物。我們就投其所好,給孩子講動物故事。《幸福島的沉沒》這
個曾給人們帶來希望的幸福之島被人類肆意開發導致富饒的島上動物滅絕,氣溫增高,變成了
污濁之島。惡劣的環境是海島沉沒了,毀滅人類生存的環境,就等于毀滅人類自身。《小雪豹
的故事》《小鳥逃難記》告訴大家要關愛動物,保護它們的自然家園,不要關養喜歡大自然的
小動物。在一個個動聽的故事中孩子漸漸懂得:人類應該把動物當作朋友,在地球這個美麗的
家園,和它們和諧相處。人們錯誤的行為以及這種錯誤行為所引發的嚴重后果——不愛護自然
,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我們應該愛護樹木,保護周圍的環境,維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外出春游和秋游是孩子每年都歡呼雀躍的大喜事。我們每年春游、秋游都會組織孩子們去公園
踏青,通過讓幼兒欣賞千姿百態的花草、呼吸新鮮空氣、感受蔚藍的天空和清澈的湖水,在幼
兒游玩的時候同時給他們講解,讓幼兒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了解大自然的奧秘,認識周圍
環境,以及環境與人、動物、植物之間的密切關系,從而喚起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培養對動
物、花草樹木的愛心環保意識也隨之增強。借春游和秋游之機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
二、利用環保紀念日進行特別的教育
如在“6·15世界環境日”之際,開展“保護我們的家園”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帶幼兒外出觀
察,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感受大自然中色、形、聲的美妙,產生對美好環境的情感。同時,通過
講故事、觀看錄像、欣賞圖片、談話討論等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相應的環保知識
教育。例如:在3月12日植樹節,我班開展了“關愛綠色生命、保護綠色家園”的主題活動,讓
幼兒了解樹的作用和砍伐樹木的嚴重后果;在4月22日地球日,通過欣賞圖片、看錄像等形式,
讓幼兒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識,認識地球只有一個,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愛護地球就是愛護自己
。懂得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從小做個環保小衛
士。
三、加強行規訓練,注重實踐參與
行為習慣最容易養成,將環保教育與生活習慣的培養緊密結合,是幼兒環保教育的有效方法。
我們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加強對幼兒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如教育幼兒不隨地吐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