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研討:如何提高幼兒體育游戲的規則
在體育活動中,規則是保障每個人安全參與活動的保障,是以安全為目的確公平游戲、在游戲中感受快樂并獲得成功感。如何讓不同年齡的幼兒懂得規則在體育活動中重要行呢?我們針對3—6歲幼兒的心理特點,創設游戲情境,引導幼兒感受規則在體育游戲中的重要性。
一、 引導幼兒共同建立體育游戲的規則
在幼兒園體育游戲中,教師總是有計劃地或隨機地引導幼兒養成遵守規則的意識和行為習慣。幼兒逐漸了解所有的游戲都需要規則。那么,體育游戲中需要哪些規則?有誰來制定規則呢?不同的游戲需要不同的規則嗎?在這些成人看似簡單的問題,有教師來解決并不難,但是為了讓幼兒在體育游戲中體驗感受規則的實際用途和重要性,我們結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幼兒共同建立體育游戲的規則。
1. 小班幼兒由教師帶領建立規則
2. 中班幼兒和教師一起商量建立規則
3. 大班幼兒在教師的協助下自己建立規則
二、 引導幼兒遵守體育游戲規則
規則是順利開展戶外體育游戲的保障。只有引導幼兒遵守已經建立的規則,才能使每個人都能在體育游戲中感受快樂和成功。示范引導、鼓勵、獎勵尤其是促使幼兒在活動中取得成功,都是引導幼兒遵守活動規則的有效方法。
三、 班級實施情況
1.案例:跳繩
游戲是對幼兒成長最具有價值的活動,開展幼兒戶外游戲活動要注意安全性、適宜性、趣味性和規則性。在幼兒園里,幼兒戶外活動不外乎就是玩大型玩具,一些小的塑制的玩具,或者在老師帶領下做一些比較常見、難度低、危險也很低的小游戲,游戲內容太單一,太乏味,而且缺少幼兒的自主選擇。
在進行戶外活動時,老師們總因為考慮安全或是便于管理,而制定一些限制性很大的規矩,硬性規定幼兒進行游戲方式。在游戲過程中,部分教師認為某種游戲方式是最正確的,從而便要求幼兒照辦。例如,在一次學習跳繩的過程中,老師要求幼兒必須雙腳同時起跳,兩手掄圓連續跳。但幼兒剛開始接觸跳繩,而且身體協調發展還不是很完全,達不到老師的要求,然而老師并沒有給幼兒探索學習的過程,看到他們動作稍有不對,便加以提醒,讓他們嚴格按照“標準姿勢”去做,緊張的孩子完全忘記了這是在戶外活動,也忘記了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并且忽略了個別幼兒探索出的單腳交替跳,他們認為那樣更加省力氣,只是在老師的“監視”下機械地跳著,猶記得當老師說結束拍球時幼兒皆一副如釋重負的表情,明顯表現出了對此游戲的抗拒。我們其實更應該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多一些探索,多一些自主性。
案例:單腳跳
規則是任何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的影響因素。對于體育教學活動而言,規則的應用是活動成功的關鍵。但是,在活動中,這又是極有可能被忽視的一個教學設計環節,因為教師往往會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活動內容的設計上。事實上,活動中規則的運用(規則的設計一和傳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教學策略的問題。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不僅要關注內容的設計,還要重視教學策略的思考。
教師雖然交代規則時,在活動中往往孩子有違規行為,如何讓每位幼兒在活動中自覺遵守規則呢?這就需要教師和幼兒保持平等關系,師生共同探討如何建立規則,師生達成共識,幼兒很容易配合。在中班體育活動《練習單腳跳》中,如何讓幼兒能夠掌握要領及規則,讓每一個孩子進行示范,教師加以引導,孩子掌握方法后教師用啟發式的語言說:“如果采用比賽的形式該怎么玩”,有的小朋友反應較快說分成兩組,我又繼續問:“你們覺得應該分成兩組嗎?小朋友們異口同聲說:“應該”?焖賹⒂變悍殖上嗤膬山M,又問小朋友接下來該怎么辦?小朋友們說把終點放一個標志,返回時擊掌站到隊尾。在征得每位小朋友同意后進行活動,孩子們的自覺性較強,都能夠遵守活動規則,而且活動進展的很順利,教師感覺很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