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讓幼兒心服口服
通過上述事例可見,在對幼兒進行個別教育時,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把幼兒看成是與自己平等的、有獨立人格的人。很多人懂得,隨便懲罰幼兒、大聲訓斥會傷害幼兒的自尊心,但大家可曾想到,教師對幼兒滔滔不絕說教的本身也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強制灌輸,同樣是不尊重幼兒的表現。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將幼兒時刻放在教育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感受和接受程度,才真真正正體現教育的引導作用。其次,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在教育活動中少“務虛”多“務實”。根據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缺乏抽象思維能力的心理特點,教師在個別教育活動中不應因貪圖方便而過多地采用口頭說服的方法,而是應針對幼兒不同特點,通過各種不同的教育途徑、方法和手段,盡量讓幼兒多一點實際感受,多一些感性認識,使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能通過自己的經驗積累進行自我教育實踐,逐步學會做個有心人,隨時將生活中一些偶發的事件巧妙地轉化為教育契機,及時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這樣,既能收到預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更能發揮教育的最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