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10以內的相鄰數》說課稿范文(精選2篇)
中班數學《10以內的相鄰數》說課稿范文 篇1
一、設計意圖
1.教材分析:相鄰數是比某一個數大1或者小1 的自然數,一般一個自然數都有兩個相鄰數,就是排在它前面或者后面的一個數。但是自然數1只有一個相鄰數。相鄰數這個內容可以從多個角度來組織教學活動,今天我選擇的是中班數學活動《5以內的相鄰數》。
2.教育價值:在這個活動中需要幼兒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來進行學習。《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在活動中我利用游戲的方式讓幼兒來進行學習。
3.年齡判斷:根據中班幼兒形象思維占主體地位的年齡特點,幼兒所學的知識應避免直接教授給他們,而是安排幼兒在操作體驗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發現。中班幼兒對5以內的數已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為學習相鄰數奠定了基礎,因此我將活動放在中班開展。
二、教育目標
根據所選內容,也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精神的引領之下,我從情感、態度、認知、能力、技能五大方面制定了一下三維目標:
1.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重點:知道相鄰數概念為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做鋪墊,我利用游戲——找朋友的形式讓幼兒來學習相鄰數。)
2.理解并能說出相鄰數之間多1或者少1的關系。
(難點: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幼兒知道各數的相鄰數不難,因為幼兒對相鄰數的概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幼兒在操作中還未理解多1少1的關系,這也是活動中的難點,我通過讓幼兒擺放物品的方式來讓幼兒理解。)
3.提升自己的比較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教學準備
我遵循實效性、簡約性、重復利用的理念,準備了幼兒數字操作卡人手一套、動物卡片,并為幼兒創設動物搬家情景。
(創設情景可以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能夠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能使幼兒產生主動學習的動機。幼兒數字操作卡片在活動后可以投放到區角當中,讓幼兒巡回利用。)
四、教學過程
(一)拍手游戲導入,初步理解“鄰居”關系。
1.師:小朋友,我問你,你的朋友在哪里?
(教師以拍手游戲的方式讓幼兒感知鄰居關系,被教師問到的幼兒要舉起旁邊小朋友的手。中班幼兒的理解能力逐漸發展,教師的“拍手游戲”這種形式都為幼兒所喜愛,也能夠初步理解“鄰居”關系。這為下一環節做準備。)
(二)知道5各數的相鄰數。
1.通過故事講述和表演,并以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回憶故事內容。
師:熊貓說有兩個鄰居,他們是誰呢?他們的家應該是幾號呢?
(通過問答及卡片操作的方式讓幼兒知道5各數的相鄰數,在問答當中,也會有個別幼兒無法了解相鄰數,因此教師通過動物卡片的方式讓幼兒來了解。當幼兒知道動物的鄰居是誰之后,教師將動物卡片移走,剩下數字卡片,實現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的轉換,這也是接下來的第二個小環節。)
2.師:5的鄰居是誰呀?(通過數字卡片的展示讓幼兒知道5的相鄰數是4和6,從中通過請個別幼兒(能力較好、能力較弱)進行示范操作,從而鞏固對相鄰數的了解。)
(三)鞏固對5各數的相鄰數的認識,感知多1少1的關系。
1.給幼兒發放數字卡片,引導幼兒比一比,幫助幼兒理解相鄰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教師出示數字卡4,請幼兒在自己的操作卡中尋找其相鄰數并展示,這時教師引導幼兒比一比,從而發現其中多1少1的關系。)
(四)活動延伸。
1.游戲《尋找鄰居》。(教師為每一位幼兒貼上數字卡片,引導幼兒尋找鄰居,當幼兒尋找到鄰居后,教師進行小結,師幼一起來驗證他們是不是鄰居關系。)
2.出示10以內的數字卡片,引導幼兒嘗試尋找鄰居。
五、結束部分
1.效果預測:通過這樣的設計,我相信基本能完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幼兒一定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得到發展。
2.亮點介紹:活動中我充分以幼兒為主體,使幼兒在游戲中操作、學習;而且從引入主題——初步理解“鄰居”關系——知道5各數的相鄰數——感知多1少1的關系——延伸活動五大環節來開展活動,其環節清晰、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從使整個活動有效的開展。
中班數學《10以內的相鄰數》說課稿范文 篇2
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數學《10以內的相鄰數》說課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教材:
幼兒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簡單的說可以包含了數、量、圖形與空間、邏輯與關系四大領域。數以及數與數間的邏輯關系是事物各種屬性關系在人腦中引起的綜合反映,復雜且不易理解。,而我今天要說的相鄰數對于4到5歲的幼兒尚沒有在其大腦中形成這一概念,而與其接近的鄰居關系卻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要求,我設計了這堂《10以內的相鄰數》的教學活動,希望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和積極參與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相關知識。
二、說教法與學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為此,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本活動中采用、故事講述法、情景表演法、猜測法、模仿法、游戲法、操作法、驗證法等教學方法;提問方式也將采用個別提問、小組提問和集體提問等多種提問方式。讓幼兒在聽聽、猜猜、說說、玩玩的過程中融入學習,獲得知識和經驗。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的說課還很粗糙,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三、說目標: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的要求和“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原則,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的實際發展水平,制定了以下目標:
1、用講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情感)
2、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認知)
3、理解并能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認知)
4、發展幼兒的比較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能力)
四、說重難點:
1、活動重點: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2、活動難點:理解并能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
五、說活動準備:
1、森林背景圖,十座寫有1——10數字的蘑菇小房子,小猴、小熊手偶各一個和老虎的圖片一張,故事《住賓館》。
2、1-10的大點卡和數卡一套。黑板1——11的數字卡片。
3、幼兒數學操作板1個/人,1-10的點卡一套/人。
4、撲克牌人手一份(從1到11);標有1—10的數字卡片,每個小朋友一張
5、已經學習過了《11以內的序數》、《11以內數的形成》(包括0)等,幼兒有了初步的數與數之間存在某種邏輯關系的概念
六、說過程:
1、開始部分:通過拍手游戲和幼兒講講說說,初步理解“鄰居”關系。
A、拍手游戲:“嘿嘿,ⅹⅹⅹ(小朋友名),我問你,你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嘿,在這里!”(被問的小朋友舉起旁邊小朋友的手。)
B、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床,請你說一說自己的鄰居都有誰,讓幼兒理解什么是鄰居。
A“興趣是幼兒學習最好的老師”,通過有趣生動的故事講述和表演,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回憶故事的內容。如:
(1)熊貓說6號有兩個鄰居,它們都是誰呢?小猴子的家應該是幾號呢?
(2)小熊說它的家是8號的鄰居,8號的鄰居是誰呢?
(3)小熊的家不是9號,那應該是幾號呢?
并在回憶故事的過程中,將小動物全部拿走,只留下帶有數字的小房子,實現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的轉換,告訴并幫助幼兒相鄰數的定義(1)。提問:6的鄰居是誰呀?(理解“相鄰數”。小朋友都有兩個好聽的名字,比如王乾瑞小朋友在家里媽媽叫你寶寶,在幼兒園老師叫你王乾瑞。數字的鄰居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相鄰數。)得出結論:7和8是6的鄰居,也叫做6的相鄰數,9和10是8的鄰居,也叫做8的相鄰數。(2)提問:那么5有沒有相鄰數,它們是誰?。得出結論:每一個數都有兩個相鄰數。5有兩個相鄰數,是4和6.(3)幼兒自主探索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部分幼兒上前操作,集體驗證),進一步推理說出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B復習11以內數的形成,“ⅹ添1就是ⅹ,ⅹ比ⅹ少1”為后面理解10以內相鄰數(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打下基礎。復習數字1-11。
(1)、請你說得比我多1(少1)。“小朋友,我問你,比2多1就是幾?”“
(2)、接著往下數,一直說到數字11。
C幼兒操作,總結評價幼兒操作的結果,理解并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
(1)、“你幫1找到了哪兩個相鄰數?為什么0是1的相鄰數,2是1的相鄰數呢?”引導幼兒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
(2)、發放幼兒數學操作板及操作點卡,幫助幼兒理解相鄰數間多1少1的關系。“你找出比2多1的點卡,請你找出比2少1的點卡。”依次找出比3、4、5、6、7、8、9、10多1或者少1的數,引導幼兒依次說一說3、4、5、6、7、8、9、10的相鄰數及其之間的關系。
3、結束部分:游戲中鞏固對相鄰數的認識。
游戲:(1)、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張1-10其中一張數字卡片,“嘿嘿,小朋友,我問你,ⅹ的相鄰數就是ⅹ和ⅹ?”(2)《撲克牌里的相鄰數》:兩人一組,甲抽取乙撲克牌里的任一張牌,然后讓甲找相鄰數,找對了,牌歸他,找錯了牌歸乙。在規定的時間內最后以誰的牌多為勝。
附一:故事《住賓館》
小動物們去旅游,來到了森林賓館,要在賓館休息。熊貓負責給小動物們分房子。熊貓把所有動物的房子都分好了,貪玩的小猴很晚才趕到。小猴跑到熊貓面前說:“我的鑰匙呢?”熊貓管理員拿出了鑰匙笑瞇瞇地說:“在這兒。給你,你是6號的鄰居。”小猴一聽:“6號的鄰居我知道,不就是7號嗎?拜拜!”不等熊貓把話說完一陣風似的就跑了。
小猴拿著鑰匙來到了7號房,可是7號房里面好象沒有鎖,小猴正納悶,開門一看,呀,里面住著一只大老虎,可把小猴嚇壞了,趕緊關上房門。小猴想:“一定是熊貓管理員搞錯了。”可是熊貓管理員說6號的鄰居有兩個,不只是7號。最終在大家的幫助下,小猴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家,原來8號才是自己的房間,從此小猴知道了原來6號有兩個鄰居,一個是7號,一個是8號。
小猴子剛找到自己的房間,小熊又拿著鑰匙來找房間了,小熊左找右找,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房間了,小熊只知道自己是9號的鄰居,可是9號的鄰居是誰呢?這下可把小熊難壞了。最終還是在大家的幫助下找到了9號房的鄰居。一個是8,一個是10,可是兩個房間,到底哪一個是小熊的家呢?結果用鑰匙一試,沒有打開8號,卻打開了10號,小熊的家原來是10號房,從此小熊也知道了,原來9號的鄰居有兩個,一個是8號,一個是10號,它自己住在10號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