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吹泡泡》教學設計(精選4篇)
《小魚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1
一、說教材
我選擇的小班美術題目是《小魚吹泡泡》,作品的主要表現方式是蠟筆涂色和顏料刷畫。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本次活動采用小魚吹泡泡,小魚游泳的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活動主要通過刷色,引導幼兒學習刷畫的技能,因為刷畫最后出來的效果比較突出,在視覺上有沖擊力,適合小班幼兒的審美特點。
二、說學情
小班的孩子喜歡玩色,但是我們幼兒園所提供給孩子們的繪畫材料有限,所以孩子們的繪畫多是以蠟筆為主。經過前幾周的繪畫訓練,孩子們已經基本掌握蠟筆的涂色方法。
三、說目標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藝術領域的內容要求我從認知、能力、情感3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通過在圓圈里面涂色鞏固涂色的方法以及對顏色的認識
2、學習用蘸有顏料的排刷在畫面上刷畫,初步感知“油水分離”的現象
3、體驗涂色、刷畫的樂趣。
目標中提到了感知油水分離,因為是小班的幼兒,不需要深入了解只需要體驗,能感受到這個奇妙的現象并且從刷畫中感受到快樂就是我們這個活動的重點。排刷是小班幼兒第一次接觸,所以怎樣用排刷刷畫就是我們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說準備
物質準備:
1、示范畫一張,便于教學示范。
2、人手一張畫有小魚和泡泡的畫紙。
3、油畫棒人手一盒,排刷(水粉筆)一人一只。
4、已經調好的淡藍色顏料(每桌小朋友一盤)。
經驗準備:《許多小魚游來了》的游戲經驗
五、說流程
本次活動一共分為6個環節:1、導入部分2、彩色泡泡(教師示范涂色)3、小魚游泳(教師示范刷色)4、幼兒操作5、欣賞與評價6、延伸活動
第一部分:我所采用教法是情景導入法,運用《許多小魚游來了》的音樂,帶領幼兒模仿小魚游的動作,創設游戲情景,結合出示范例圖片導入活動。
分析說明:小班的幼兒天性喜歡游戲,所以我創設這樣的情境用游戲化的口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幼兒自然而然地進入主題。因為前一周孩子們剛學會了《許多小魚游來了》的歌曲,所以孩子們會對這個音樂產生熟悉感和敏銳度。
第二部分:彩色泡泡。我采用的是觀察法,教師運用童謠式的講解語言示范給泡泡涂色:“油畫棒真愛玩,找個點點轉圓圈。先在中間找個點,再把身子躺下來,轉呀轉呀用力轉,一直轉到圓邊邊。看一看、找一找,白白的漏洞去涂好。” 這部分主要是要讓孩子回憶涂色的方法,進一步熟練涂色的技巧和要點。
分析說明:因為小班的孩子剛剛接觸蠟筆,對蠟筆涂色的技巧方法掌握得還不夠到位。在以往的繪畫練習中也常出現涂色不均勻、用筆力道不夠、顏色出框框等現象。所以這次我編排了一首涂色小兒歌,邊念邊涂色,鞏固幼兒的涂色方法。
第三部分是小魚游泳,同樣是觀察法。老師用語言創設小魚游泳的情境,讓幼兒自然地想到小魚要到大海里去游泳,從而激發幼兒學習刷畫的興趣。我用小兒歌示范講解刷畫的方法兩遍,后一次讓幼兒邊念兒歌邊集體嘗試操作水粉筆。這個環節還要引導幼兒去發現“油水分離”的現象,讓幼兒體驗這種奇妙的變化。
第一遍小排刷,手中拿,顏料盒里泡一泡,筆桿前面走,筆刷后面跟,從左到右刷一刷,從下往上刷一刷。小魚終于到了大海里了!
第二遍大家幼兒人手一支水粉筆在地上一起練習。
分析說明:此環節是難點所在。因為幼兒初次接觸水粉筆對它充滿新奇,而刷畫的技能又與油畫棒存有很大不同。如何讓小班幼兒在一開始就能夠清晰領悟刷畫的技能,我認為老師的示范講解很重要。我采用的是配上兒歌的示范講解。淺顯易懂的兒歌指導語和直觀的動作示范,能夠讓小班幼兒一下子就感知到動作要領。為了逐步消減難度,使幼兒在作畫中能夠較快地運用好水粉筆。我滿足幼兒對水粉筆充滿新奇的心理需求,在第二次示范的時候讓幼兒人手一支水粉筆,跟著我一起念兒歌在地上練習無色刷。
第四部分:老師清晰交代作畫要求即:“先用油畫棒給泡泡涂色,再用排筆刷色。用完蠟筆和排刷之后把它們放回原處。”然后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指導重點:
1.提醒幼兒有序地進行操作先涂色后刷色。
2.幫助個別幼兒邊念兒歌邊操作,消除膽怯心理。
3.提醒幼兒用完蠟筆和排刷之后把她它們放回原處。
分析說明:之所以列出以上3條要點是因為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繪畫常規,再者幼兒的繪畫水平存在個體的差異,我們要善于發現每個孩子的點滴進步,給予正確的評價與指導,促進整體提高。
第五部分:幼兒相互欣賞作品,主要是讓他們圍繞幾個問題來評價:誰的小魚泡泡吹得最好看?彩色泡泡很多又一點都沒破?誰給小魚拍的照片最干凈?
第六部分是延伸部分,即把畫晾干,用畫裝飾教室。
《小魚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 通過在圓圈里面涂色鞏固涂色的方法以及對顏色的認識。
2、 學習用蘸有顏料的排刷在畫面上刷畫,初步感知“油水分離”的現象。
3、 體驗涂色、刷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許多小魚游來了》的游戲經驗
2、 示范畫一張
3、 人手一張畫有小魚和泡泡的畫紙
4、 油畫棒人手一盒,排刷(水粉筆)一人一只
5、 已經調好的淡藍色顏料(每桌小朋友一盤顏料)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
1、 播放《許多小魚游來了》的音樂,
師:今天啊,我們班來了一群小客人,來,讓我們豎起小耳朵來聽聽,它們是誰?
2、 出示小魚圖片
師:讓我們跟小魚問個好,你好,小魚!
二、彩色泡泡
1、教師出示范畫
師:小魚看到我們班這么多可愛的小朋友,它呀開心地吹起了泡泡。
2、給泡泡涂色
運用兒歌的形式示范涂色:“油畫棒真愛玩,找個點點轉圓圈。先在中間找個點,再把身子躺下來,轉呀轉呀用力轉,一直轉到圓邊邊。看一看、找一找,白白的漏洞去涂好。”
三、小魚游泳
1、教師出示排刷和顏料,刷畫
師:小魚兒吹出了這么好看的泡泡,他呀好想去大海里快樂地游個泳。可是大海去哪里了呢?
用兒歌的形式示范刷畫:“小排刷,手中拿,顏料盒里泡一泡,筆桿前面走,筆刷后面跟,從左到右刷一刷,從下往上刷一刷。”
2、發現疑問
師:恩?真奇怪,你們看看我的小魚和泡泡都跑到大海里了嗎?
3、 揭曉謎底
師:因為油畫棒上有油,水粉顏料上有水,水和油啊都不喜歡對方,所以它們兩個碰到一塊就分開了。
四、幼兒操作
1、教師提要求
先涂色,后刷畫,用完蠟筆和排刷之后把它們放回原處。
2、幼兒作畫
提示幼兒給泡泡涂色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
五、欣賞與評價
誰的小魚泡泡吹得最好看?彩色泡泡很多又一點都沒破?誰給小魚拍的照片最干凈?
六、延伸活動
用畫裝飾教室
《小魚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3
目標:1、通過瓶蓋拓印使幼兒初步萌發藝術創作欲望。2、練習用大小不同的瓶蓋印染出不同的圓或圓圈,并添畫出有情節的畫面。準備:布置場景大海、小魚、顏料、各種大小不一的瓶蓋過程:一、導入 小魚弟弟、小魚妹妹們,今天啊魚姐姐要帶你們到一個神奇的地方去玩,你們愿意去嗎? 教師帶領幼兒到處游玩。 小魚弟弟、小魚妹妹們,玩累了吧,我們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吧!(寶寶們圍著老師輕輕地坐下)二、提問剛才呀,你們看到了什么?(泡泡),哦,是圓圓的泡泡,那泡泡是什么顏色啊?(紅的、藍的、五顏六色的……)三、觀察場景,引出問題瞧!這兒還有許多小魚寶寶呢,但是它們都沒有吹出五顏六色的泡泡,我們一起幫幫它們吹出五顏六色的泡泡,好嗎?四、教師示范吹泡泡看,這是什么?(出示瓶蓋),今天的這個瓶蓋本領可大了,它可以幫小魚們吹出五顏六色的泡泡呢。看好了,教師示范,這條小魚的一個泡泡吹好了,再吹、再吹……(讓幼兒觀察泡泡的方向,不是單一的,而是有變化的)四、交代要求,幼兒操作小魚弟弟、小魚妹妹們,魚姐姐的泡泡吹好了,你們想不想給小魚們吹泡泡呢?(想)那好,請你們給小魚吹泡泡的時候,輕輕地蘸一種顏色,吹一個泡泡,吹完后,也可以換其他的顏色,吹泡泡。可以一個人吹,也可以和好朋友合作吹哦!五、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寶寶六、繼續游玩,體驗活動的樂趣泡泡吹好了的魚弟弟、魚妹妹就可以做游戲了哦!(鉆進盒子里快樂的游戲)七、結束小魚弟弟、小魚妹妹們,玩累了吧,那我們就回家休息休息吧!
《小魚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4
小班教案《小魚吹泡泡》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初步學習欣賞作品,用簡單句描述,感受畫面的美,嘗試用瓶蓋蘸顏料在小魚的周圍印泡泡,體驗合作印畫的樂趣,在作畫時注意衛生,不把顏料弄在衣服上,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魚吹泡泡》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瓶蓋蘸顏料在小魚的周圍印泡泡,體驗合作印畫的樂趣。
2.初步學習欣賞作品,用簡單句描述,感受畫面的美。
3.在作畫時注意衛生,不把顏料弄在衣服上。
4.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5.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重難點:
愿意嘗試運用瓶蓋合作印泡泡,初步學習用簡單句描述作品。
活動準備:
1.海底世界的背景圖。
2.紅、藍水粉顏料各兩盆;大小不一的瓶蓋每人一個;抹布4塊。
3.背景音樂《魚兒魚兒水中游》。
活動過程:
1.出示小魚圖,激發幼兒印泡泡的興趣
看誰來了?小魚寶寶們,你們真可愛!看一看它們在干什么?(幼兒自由講述)
它們一邊游泳一邊還會吐泡泡! 圖上的小魚它們也會吐泡泡。咦?它們的泡泡在哪兒呢?
2.出示印畫的材料,講解瓶蓋印泡泡的方法。
看,老師帶來了什么材料?有很多大大小小不一樣的瓶蓋,還有一個彩色的小浴缸(水粉顏料)
(運用兒歌示范作畫)小瓶蓋,真可愛。小浴缸里跳一跳,大海里來壓一壓。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