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愛吃水果的毛毛蟲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水果營養豐富,多吃水果身體好。
2、認識紅、黃、紫、綠四種顏色。
3、學會說“*色的,我愛吃”。
活動準備:
教學圖片、四種顏色的卡片、不同顏色的水果圖片(香蕉、蘋果、葡萄、梨、西瓜、菠蘿等)
二、活動過程:
1、課前活動:
唱學過的兒歌,用小律動《我把小手藏起來》吸引幼兒注意,回到課堂。
2、導入故事:
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出來活動了,毛毛蟲也出來找吃的了。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毛毛蟲都找到了什么好吃的。
3、教師利用教學圖片講故事。
講第一部分,提問:毛毛蟲愛吃什么?
講第二部分,提問:毛毛蟲爬到了哪個果園?蘋果樹什么顏色?它是怎么說的?
講第三、四、五部分,同上。
第六部分,毛毛蟲睡醒以后變成了什么?
教師提問:毛毛蟲吃了幾種水果?是什么?
4、認識顏色,會說“*色的,我愛吃”。
a.出示紅色、黃色、綠色、紫色的卡片,逐一提問顏色。
b.出示不同的水果圖片,提問:這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顏色?和上面拿個卡片顏色一樣?請幼兒貼在同色卡片的下方。
c.練習“*色的,我愛吃”。
師:現在啊,老師要學習毛毛蟲說話了,指著某種水果說“*色的,我愛吃”。你們會說嗎?(說的時候可以加動作)
對個別幼兒進行提問,評價,其他幼兒一起重復。
d.游戲:我會說
出示裝有不同水果的箱子,幼兒在箱子里隨便拿一張卡片,看過之后藏起來,然后教師逐一提問,幼兒出示自己的卡片,并且說“*色的,我愛吃”。
三、活動反思:
本節課較成功之處:1、幼兒參與率較高,活動目標都達到。2、課件準備較充足,圖片也很符合幼兒的特點,色彩亮麗,吸引幼兒。3、活動設計各個環節較為連貫,設計符合本班幼兒特點。
不足之處:1、應該加入表演成分,讓故事更富有感染力,更吸引幼兒。2、班里比較好動的一個孩子,本節課表現不是很好,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大概只有五分鐘,剩下時間,把注意力轉移在教師獎勵的小貼畫上。
如果本節課加入表演成分,請其他教師配合表演,可能會更吸引幼兒注意,頁使課堂更加精彩,可能就不會出現個別幼兒走神嚴重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