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誰愛誰?
5、閱讀第四頁“媽媽愛我”,幼兒觀察。
教師:這是誰?媽媽愛什么?
(分析:其實整個繪本的高潮就在這里,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才是這本書的宗旨。)
請一兩名幼兒打開看看媽媽到底愛什么?幼兒在鏡子里看到自己,教師問他“媽媽愛誰”?幼兒回答:“媽媽愛我。”
之后請每個幼兒都看一下媽媽愛的到底是什么?孩子一邊看教師一邊提問“媽媽愛誰”?每個孩子都看完后問大家:“媽媽愛誰?”幼兒集體道:“媽媽愛我”。
(分析:讓每個孩子都照鏡子,激發孩子的興趣,體會書籍帶來的樂趣。)
6、完整閱讀。
教師借助問答游戲,進行每一頁的問答。
(分析:在問答游戲中鞏固孩子對“愛”語句的掌握,加深愛的理解。)
二、知識拓展,加深印象。
教師出示其他動物圖片,讓孩子自由說說。如小狗,幼兒可以說“小狗愛骨頭”,也可以是“小狗愛肉肉”等,如灰太狼,幼兒可以說是“灰太狼愛小肥羊”“灰太狼愛紅太狼”等多個答案。
(分析:此環節主要是彌補第一環節的局限性,第一環節有固定的答案主要是讓孩子學說“愛”語句。所謂的正確答案局限了很多精彩的內容,所以這一環節的加入得到孩子的喜歡。可以充分的激發幼兒的想象力,也給孩子更多的說的空間。讓孩子理解更全面的理解“愛”的同時,主動學說“愛”,促進幼兒主動運用語言,發展、表現自我的機會。)
三、情感遷移,體驗親情。
教師:每個動物都有自己愛的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愛的人。媽媽愛我,那請你說說看你家里還有誰愛誰呢?引導幼兒說出:我愛媽媽、我愛爸爸、爸爸愛媽媽等家人之間的愛。
(分析:主要是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親人之間的愛。給孩子更多的感受。)
四、結束環節“愛要大聲說”。
教師:我們的媽媽、爸爸愛我們,我們也愛我們的爸爸、媽媽。那這樣,我們一起大聲的對爸爸、媽媽說一聲“我愛你,爸爸媽媽。”
延伸:讓孩子對自己愛的人說一句“我愛你”。
(分析:教師要求幼兒大聲的說出對家人的愛,一句簡單的“我愛你”可以拉近人與人的心靈距離,共同感受愛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