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小象的大便
一、說設計思路
設計“小象的大便”這樣一個小班語言活動,基于以下幾方面的考慮:
(一)教材適宜性
平時班級里有很多小朋友會在幼兒園里便便,我聽到有些孩子會說:“你大便了,好惡心呀!”這類語言。而這個故事正是因為欣賞它大膽的素材選擇,完全打破了成人世界中的審美禁區,更欣賞這個故事在展開時所彌漫的一種純凈的、天然的童趣和隱約的匠心。
(二)幼兒適合性
故事中的河馬、鱷魚、老鼠、猴子和刺猬都有著不可更改的生物本相:吃得再多,刺猬的大便永遠是最小的,河馬的大便永遠比小象的要小。但誰也不必為自己的本相羞愧,因為在不同的比賽中,本相不會永遠使你保持第一,也不會永遠使你落在最后。同時,個體的成長在某種意義上是人類種族的復演。相對于我們這些已經進化的大人來說,兒童是小小的野蠻人。所以,請不要對他們身上原始的天性無情地扼殺,盡管這些原始性有時是我們文明的禁忌。這些原始的天性將隨著個體的不斷成長而漸漸消隱,但它們的曾經存在才能夠構成我們人的完整性。
(三)目標適切性
小班幼兒雖然具有初步的閱讀經驗及基礎的閱讀技能,但要完全自主閱讀這個故事仍有相當的難度。所以作為該故事的第一次教學活動實踐,我將活動目標定位在于理解故事中小動物們與小象比大便大小的故事情節,并愿意看看、講講。將感受動物不可更改的生物本相滲透與活動之間,如第一環節看看、猜猜小動物,說說他們的本領等。在活動的最后則利用動物媽媽的旁白告訴孩子們每個小動物都有自己獨特之處。
另外,由于繪本畫面中背景較為繁復不利于幼兒清晰觀察畫面中角色的表情、動作等,所以在不破壞畫面美感及閱讀環境的基礎之下選擇將繪本制作成了動靜結合得多媒體課件,這樣的調整更適合小班幼兒的閱讀特點。
二、教學活動
教案要點
說課要點
一、活動目標
1、觀察故事中動物的表情、動作,理解它們與小象比大便大小的情節。
2、愿意用簡單的語言說說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一、說活動目標
幼兒通過觀察故事中動物的表情、動作,理解小動物與大象比大便大小的故事內容。
孩子能夠大膽的表達,知道大便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種生理現象。
二、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一個故事感知一個道理,收獲一種情感。
難點:理解吃的脹鼓鼓,第二天比賽拉便便的畫面。
三、說重點難點
通過故事內容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因為彼此身材不一樣而拉出的大便也不一樣。
在他們的印象中大象身材龐大就應該是他拉出最大的大便,這與吃多少東西應該是沒有多少關系。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ppt1 猜小動物圖)今天來了許多動物朋友,看看是誰呀?
2、們來到草地上散步,可是突然聞到一股臭臭的味道。究竟是什么東西這么臭呢?(ppt2 出示大便圖)
3、哇,這是什么?大家看到這么大的大便后都怎么樣了?
過渡:哈哈,原來是一坨超大的大便呀。這是哪個家伙留下的?讓我們接著看看吧!
二、閱讀理解
1、(ppt3 小象出現和動物對話)這是誰的大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