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小象的大便
(1)小動物們好奇地問了小象一個什么問題?是呀,小象怎么能拉出這么大的大便?(小象畫外音:因為我吃的多呀!)小象怎么說的?
過渡:河馬、老鼠、刺猬、老鼠一聽激動地說,真的嗎?那我們也得努力吃呀!明天早上我們再來地比一比誰的大便大。
2、(ppt4 動物吃東西的圖)這下可熱鬧啦!瞧,他們回家后在干什么呀?他們吃啊吃啊,每個人的肚子都吃得脹鼓鼓的。
過渡:第二天大家一起來到草坪上,“一、二、三”都用盡九牛二虎之力。猜猜這回誰能在比賽中拉出最大的大便呢?
3、(ppt5 拉完大便的圖)最后還是小象的大便最大,這時候小動物的心情如何?
4、(ppt6 媽媽安慰動物們)媽媽們跑了過來抱起他們笑著說:“傻孩子,你們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便的大小當然也是不同的,這樣不是更有意思嘛!”哈哈,這回小象、河馬、獅子、老鼠、鱷魚笑得可開心啦!
三、完整欣賞
三、說教學過程
孩子們對大多數的動物出現時都認識,而通過看動物身上的某些特征來猜猜是哪個小動物更能夠激起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能夠對故事引入時通過用嗅覺發現臭臭的味道,又一次激發了孩子孩子的好奇心,一坨臭臭的東西是什么呢?
第二個環節是理解故事內容
讓幼兒猜猜小動物們的想法,說說這可能是誰的大便,發揮幼兒豐富的想象力。
然后發現大便是大象的,以小動物的身份提出幼兒所不理解的問題:“為什么大象的大便會那么大呢?”
以小象的畫外音使得故事更生動,讓幼兒覺得真的是小象說的那樣?吃的越多拉的就越多。
于是,小動物們回家瘋狂的吃東西,孩子們也可以動動模仿模仿動物吃東西的動作、表情等。使孩子們不僅僅只是坐在椅子上聽故事那么乏味。
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第二天比大便的時候發現最后還是大象的大便最大,知道原來不是東西吃的越多大便就會越大,而且吃的越多反而會適得其反,讓肚子更不舒服的道理。
其次,是對故事的提升,便便的大小與吃多少東西并無多大關系,而是每個人每個小動物的特性不同,所以拉出的大便才不同。
第三個環節是完整欣賞故事內容,幼兒通過完整欣賞對故事內容有更深刻的印象。知道吃完東西消化后會拉便便的道理。便便的大小與不同動物的特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