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大西瓜(通用2篇)
小班語言:大西瓜 篇1
一、活動目標:
1、在細致觀察畫面的基礎(chǔ)上,合理推測故事情節(jié)。
2、樂意表達自己的觀點,體驗故事情節(jié)的有趣。
二、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觀察ppt一)
1、提問:你們瞧!誰來了?猜猜小老鼠要到哪里去呢?
2、追問:你怎么知道的?
小結(jié):是呀,真是一只孝順的小老鼠。它得知奶奶病了,帶了禮物趕緊去看望奶奶。
(二)分段欣賞、觀察體驗
一路上會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1、觀察ppt二:
(1)你們看到些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結(jié):夏天的太陽火辣辣地照著,小老鼠熱得滿頭大汗。
2、觀察ppt三:(1)它走呀走,走到了一片西瓜地里,它做了什么?為什么在大樹下吃西瓜?(2)它為什么大口大口地吃?3、觀察ppt四:還有半個西瓜,小老鼠會把它吃掉嗎?
小結(jié):是啊,原來小老鼠心里一直想著奶奶,它可懂事啦!
4、觀察ppt五:小老鼠吃完了半個西瓜,做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小老鼠戴上西瓜帽很有趣是嗎?那它為什么要戴上西瓜帽呢?(防曬、涼快)(2)遷移:夏天出門時你們都用過什么防曬的好辦法呀? 小結(jié):小老鼠跟你們一樣聰明。也想到了既涼快又防曬的好辦法,它吃完了半個西瓜,戴上西瓜帽,又繼續(xù)往前走了。用你的小耳朵仔細聽聽,是什么聲音,小老鼠可能來到哪里了?5、觀察ppt六:原來它來到了一條河邊,小老鼠該怎么過河呢?(請幼兒為小老鼠想辦法……)6、觀察ppt七:
我們來看看小老鼠究竟用了什么好辦法?
小結(jié):小老鼠把西瓜皮做成了一只西瓜船,他劃著西瓜船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剡^了河。這個辦法又方便有安全。
7、觀察ppt八:小老鼠過了河,高高興興地朝奶奶家走去,這時卻發(fā)生了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1)呀,你看到了什么?(2)狐貍要干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3)你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助小老鼠?8、觀察ppt九:小老鼠到底用了什么好辦法呢?誰來說一說?
小結(jié):小老鼠真勇敢, 它用西瓜皮打敗了狐貍,這真是個又快又好的辦法。
9、觀察ppt十:
小老鼠最后怎么啦?
小結(jié):小老鼠打敗了狡猾的狐貍,心里開心極了,它抱著半個西瓜又高高信心地朝奶奶家走去。
三、完整欣賞
1、這個故事有趣嗎?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大西瓜》,現(xiàn)在我們再來仔細聽聽這個有趣的故事!
提問:你喜歡故事里的小老鼠嗎?為什么?
小結(jié):這真是一只惹人喜愛的小老鼠,又孝順又懂事,又聰明又勇敢。小老鼠到了奶奶家后,它把西瓜切成一片一片給奶奶吃,還給我們小3班的朋友們留下了一份放在教室里,請你們一起去品嘗。
小班語言:大西瓜 篇2
一、活動背景
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guān)鍵是創(chuàng)設(shè)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yīng)答的環(huán)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師應(yīng)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大西瓜》講述的是一個孩子感興趣的小故事,在看看講講中,孩子會大膽參與其中,積極思維,努力表達。
我國素稱“禮儀之幫”講究文明禮貌是我國人民的傳統(tǒng)美德。隨著社會的迅猛發(fā)展,世界一體化的現(xiàn)代社會對人的素質(zhì)與社會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幼兒,將是明天活躍在各線,各領(lǐng)域的主力軍,為此,必須從小注重和深化這方面的教育,讓我們的孩子帶著現(xiàn)代化文明禮貌素養(yǎng)進入21世紀。我園市級立項課題《農(nóng)村幼兒文明交往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實踐與研究》正是基于這一點在研究之中。在《大西瓜》中,浸透了濃濃的親情,這也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二、過程實錄
目標:
1、觀察小老鼠在看望奶奶途中所發(fā)生的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內(nèi)容。
2、產(chǎn)生關(guān)愛老人的情感。
準備:
大書一本,西瓜切成塊放在盤中。
過程:
1、導入。
出示圖一:
師:你們瞧,誰來了?
幼:小老鼠。
幼:小老鼠來了!
師:猜猜小老鼠出門要去干什么?
幼:小老鼠去玩。
幼:小老鼠去買東西。
幼:小老鼠去旅游。
(活動一開始,我馬上切入主題,讓孩子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展開了想象。孩子們很是投入,想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因為對小老鼠沒有任何的約束,因此孩子們盡可以天馬行空。這不僅拓展了孩子的思維,也為以下將要進行的活動作一鋪墊。)
師:怎么樣才能知道小老鼠到底是要做什么呢?
幼:我們?nèi)栃±鲜笱剑?/p>
師:我們一起問問小老鼠好嗎?“小老鼠,你干什么去呀?”
(基于生活常識,怎么樣才能知道朋友要去干什么呢?簡單,問問他不就知道了嘛!怎么問呢?)
師:原來小老鼠聽說奶奶生病了,心里很著急,它急急忙忙要去看望奶奶。那么一路上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通過提問、回答,無意識地讓孩子學說了句子。這種形式的學習,他們會記得很牢。同時,暖暖的親情如一陣微風吹進了孩子的心田。一下解開了孩子心中的疑問:原來,小老鼠是去看望奶奶呀!)
(一個人單身上路,一定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或困難,但小老鼠不怕困難,不怕危險,給孩子們樹立了勇敢的榜樣。)
2、觀察體驗。
出示圖二: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幼:西瓜。
幼:大西瓜。
師:夏天的太陽火辣辣地照著,小老鼠怎么樣了?
幼:小老鼠想吃西瓜。
幼:小老鼠渴了。
幼:小老鼠累了。
(在炎炎的暑日里,甜甜的西瓜是多么好的一個解暑的佳品呀!)
師:太陽火辣辣地照著,小老鼠口渴了。路過西瓜地,小老鼠買了一個大西瓜,大口大口吃起來。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老鼠是怎樣吃西瓜的?啊唔啊唔大口大口地吃。
出示圖三:
師:小老鼠有沒有把西瓜都吃完?
幼:沒有。
幼:還有半個西瓜。
師:還有半個西瓜,小老鼠怎么不吃了?
幼:它吃不下了。
幼:它想起了奶奶。
幼:它想留給奶奶吃。
(溫馨的親情再次被提起。如果剛才只是在孩子心里留下了一個小印象的話,那么現(xiàn)在,這個印象一定加深了好多。)
師:真棒!剩下半個西瓜,小老鼠想留給奶奶吃。
出示圖四:
師:天真熱呀,小老鼠想了個什么辦法?
幼:小老鼠把西瓜皮戴在頭上。
師:戴上西瓜皮帽,小老鼠涼快多了。
(戴上西瓜皮帽子的小老鼠是多么地俏皮有趣,孩子們一下子樂開了。)
出示圖五:
師:小老鼠繼續(xù)往前走,咦,它怎么停下了腳步?
幼:有河。
幼:有一條大河。
師:小老鼠不會游泳,這可怎么辦呀?
幼:把西瓜當船。
(這一部分的想象由于有了以前《半個蛋殼》的鋪墊,楊煒屹小朋友一下子想出了把西瓜皮變成一艘西瓜船。這是對以往經(jīng)驗的一個遷移。)
出示圖六:
師:我們來看看小老鼠想了個什么辦法?
幼:把西瓜皮當小船了。
師:那還有半個西瓜怎么辦呀?
幼:繩子綁在后面。
幼:放在后面。
出示圖七:
師:發(fā)生什么事了?
幼:一只狐貍。
幼:狐貍來了。
師:狐貍來了,小老鼠該怎么辦呀?你有什么辦法幫助它?
幼:用棒打它。
幼:用大樹壓死它。
幼:用剪刀剪它。
幼:用石頭扔它。
……
(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我曾跟其他老師展開了討論:狐貍的出現(xiàn)到底是為了什么呢?狐貍是要吃小老鼠呢還是要吃西瓜?大家一時也說不清楚。因此,我只是在這里運用要語言和表情來告訴孩子們:狐貍來了也就是危險來了,趕快逃吧!)
(棒打、大樹壓死它、剪刀剪它、石頭扔它……孩子們被我弄得一下子緊張起來,紛紛開動腦筋為小老鼠想辦法。后來我一再提醒他們,旁邊沒有木棒,沒有剪刀,沒有石頭,要想一想它身邊的東西,它身邊有什么東西是可以幫助它逃脫的呢?后來,終于有孩子想到了西瓜皮。)
師:我們來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做的?
幼:用西瓜皮打它。
師:小朋友真聰明。最后狐貍怎么樣了?
幼:狐貍死了。
幼:狐貍暈過去了。
師:狐貍的頭上被西瓜皮砸了一個大包,它眼冒金星,昏過去了。小老鼠趁機向前面不遠處的奶奶家走去。
3、完整講述故事。
下面我們一起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講一遍好不好?
(這一部分是幫助孩子把零碎的片段拼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由于前面的印象比較深刻,我要求孩子們跟我一起講述,應(yīng)該可以。)
4、吃西瓜。
師:為了謝謝小朋友的幫助,小老鼠還留了一些西瓜給小朋友吃呢。我們來品嘗吧。
(由小老鼠出面,為了感謝孩子們的幫助而請他們吃西瓜,讓孩子充分體驗了助人為樂的喜悅。這一部分孩子們一個個興高采烈。他們吃著,說著,笑著,開心啊!)
三、反思
第一,活動目標的制定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對孩子語言方面的要求,一是情感方面的要求。兩條目標都能符合孩子身心發(fā)展的現(xiàn)狀,從實施的效果來看,應(yīng)該說是達到了預訂的目標。第二,內(nèi)容是個豐富有趣的小故事,而且畫面簡單清晰,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能充分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第三,本次活動能為幼兒提供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并符合其發(fā)展需要。第四,教師的指導能幫助幼兒更快更好地融入故事,使其如身臨其境,也很好地調(diào)動了他們的思維。第五,本次活動讓幼兒充分體驗了幫助別人的快樂,也讓每個人都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存在的問題:第一,老師對內(nèi)容的把握還不夠,還有模糊的地方。第二,活動中未能照顧到幼兒的個體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