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小動物過橋(精選2篇)
小班語言:小動物過橋 篇1
活動目標:
1、 學習兒歌,熟記兒歌句子。
2、認識一些常見的動物,了解它們的明顯特征,并能模仿這些動物。
3、體驗模仿、表演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場景布置:小熊的家,獨木橋一座。
2、兒歌圖譜一張,小鴨子、小花貓、小螃蟹小白兔等動物掛飾每人一個,相關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教師以游戲的形式切入兒歌相關內容進行提問,啟發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回答。
師:今天是小熊的生日,我們大家一起去參加小熊的生日聚會吧。
二、以故事貫穿,結合兒歌圖譜學習兒歌,流程:
教師講述故事——適時逐一出示兒歌圖譜相關圖貼——完整呈現兒歌圖譜大范樣——最終引出兒歌全文——多種形式學念兒歌——集體兒歌表演。
三、小熊家的生日聚會。
1、小動物們一起過橋前往小熊家。
2、共同表演兒歌,為小熊送上生日祝福。
附兒歌:
《小動物過橋》
小鴨子過橋呷呷呷,
小花貓過橋喵喵喵;
小螃蟹過橋爬爬爬,
小白兔過橋蹦蹦跳。
小班語言:小動物過橋 篇2
一、教材分析
1、近期我們小班進行的主題是“動物的花花衣”,孩子們對各種小動物的特征和他們的生活習性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這個主題中,孩子們已經了解了一些常見動物的常識,能分辨一些漂亮的動物花花衣,在此基礎上孩子們對動物的了解有了新的提高。在本活動的兒歌中,結合了幾種常見動物和它們的特征,編成了一首兒歌,符合當前我班幼兒的興趣點和已有的經驗,同時結合活動中教師的導語,能促進幼兒禮貌用語的運用和語言的發展。
2、本活動側重幼兒語言方面的發展,指向的核心經驗是讓幼兒進行連貫的語言表述和大膽的兒歌表達,啟發幼兒創編出其他小動物和它們的特征編進兒歌也是難點。
二、學情分析
我班幼兒最近對小動物的話題很感興趣,在自由活動的時候往往會學者動物走路或者動物的叫聲,孩子們對常見動物的叫聲和它們的走姿也比較熟悉了。在本活動中結合課件和教具,小班孩子應該能很好的掌握兒歌內容。在兒歌的延伸環節中希望幼兒能創編出其他小動物到兒歌中進行兒歌的朗誦,也許有的幼兒會有些膽怯和不動腦筋。
三、教學目標
1、嘗試模仿不同動物的聲音和動作。
2、樂意用完整的雨具表達小動物過橋
四、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流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引入
教師播放課件【引入】:森林里住著一只可愛的小熊。今天他非常高興,因為有許多朋友要來給他過生日呢。可是有一個問題,到小熊的家需要經過一座橋,想一想,小熊的朋友會怎樣過橋呢?
提問:今天是誰的生日?
到小熊家怎么走?
(教師出示立體教具---一座橋)
觀看視頻。
以動畫形式引出話題,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二、學習兒歌
1、理解兒歌“小鴨子過橋呷呷呷”
(1)、出示兩只小鴨的腳,猜猜是誰來了?(幼兒回答:小鴨子)
(2)、你怎么知道是小鴨子呢?從哪里看出來的呀?(幼兒回答:小鴨的腳是扁扁的)
教師演示立體小鴨過小橋的情境,邊操作邊說“小鴨過橋嘎嘎嘎”
(3)、小鴨子來到了小熊家以后要對小熊打聲招呼,要說“小熊你好!祝你生日快樂!”
小熊會說什么?
(1)、請幾名幼兒學學小鴨走路的樣子。再一起學學小鴨的叫聲。
(2)、(幼兒回答:小鴨你好,歡迎來到我家)
(1)、讓幼兒在學學小動物的過程中感受小鴨走路的樣子,增加對兒歌的理解。
(2)、通過回答下鴨的腳是怎樣的,加深幼兒對小鴨特征的理解。
(3)、加強幼兒的禮貌用語。
2、理解兒歌“小花貓過橋喵喵喵“
(1)(播放小貓的叫聲)聽聽是誰的聲音?
2)、讓我們一起學學小貓的叫聲。
(3)、小貓是怎樣走路的?(輕輕地)
(4)、教師展示立體小貓,演示小貓從橋上過去的動作。引出一句兒歌“小貓過橋喵喵喵”
(5)、猜猜小貓到小熊家會對小熊怎么打招呼?小熊又會怎么說?
(1)、(幼兒回答:小花貓)
(2)、請幾個幼兒學學小貓走路。
(3)、請一名幼兒演示立體教具,一起學說兒歌“小花貓過橋喵喵喵”
(4)、請一名幼兒演示立體教具,一起學說兒歌“小花貓過橋喵喵喵”
(1)、通過跳動幼兒的聽覺讓幼兒猜小動物,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
(2)、在學學小動物動作中理解兒歌、
3、理解兒歌“小螃蟹過橋爬爬爬”,
(1)、展示一半的螃蟹腳,讓幼兒猜猜是誰來了?
(1)、一起學學小螃蟹是怎樣走路的?(橫著爬爬)
(2)、請一名幼兒演示立體教具小螃蟹過橋,引導幼兒說出兒歌“小螃蟹過橋爬爬爬”
(3)、一起學念兒歌“小螃蟹過橋爬爬爬”
(1)、學小動物走路,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兒歌內容。
(2)、通過立體教具的操作,讓幼兒更形象地理解兒歌。
4、理解兒歌:小白兔過橋蹦蹦跳;
(1)教師說謎語“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愛吃蘿卜愛吃菜”藏在好聽的話里的小動物是誰?
(2)、你們猜猜小白兔是怎樣過橋的?
(3)、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說兒歌:“小白兔過橋蹦蹦跳”
(4)、一起說兒歌“小白兔過橋蹦蹦跳”
(5)、打招呼同上。
(1)、幼兒猜謎
(2)、請幼兒學學小白兔走路的樣子。
(1)、用不同的形式引出小動物,增加幼兒的學習興趣。
(2)、通過扮演小動物走路,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3)、鞏固幼兒的禮貌用語。
5、理解兒歌“小青蛙過橋呱呱呱”
(1)、展示青蛙的兩只眼睛,猜猜是誰來過橋了?
(2)、小青蛙的叫聲是怎樣的?它會怎樣過橋?請幾名幼兒學學小青蛙過橋。
(3)、請一名幼兒演示立體教具小青蛙過橋,引導幼兒說出兒歌“小青蛙過橋呱呱呱”
(4)、一起說兒歌“小青蛙過橋呱呱呱”
(5)、“小青蛙也來祝賀小熊的生日了,對小熊說了祝福的話”。(請幾名幼兒說說祝福小熊的話)
(1)、讓幼兒猜猜小動物,學學小動物的叫聲。
(1)、增加兒歌的趣味性。
6、理解兒歌“小山羊過橋咩咩咩”。
(1)、播放小羊的聲音。提問:這是誰?
(2)、它是怎樣過橋的?請一位幼兒學學小羊過橋。
(3)、一起學“小羊過橋咩咩咩”(教師同時操作立體教具)
(4)、小動物們打招呼,同上。
(1)、請幼兒聽聽是誰的聲音,學學小羊過橋。
(2)、向小熊問好,祝小熊生日快樂。
(1)、調動幼兒的聽覺感官,增加幼兒的學習興趣。
(2)、繼續鞏固幼兒的禮貌用語,鼓勵幼兒相處其他祝福小熊的話。
7、播放課件中的【兒歌欣賞】,請幼兒完整欣賞
師:剛才那么多小動物都過橋來到小熊家,小熊真高興。現在老師把小洞過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兒歌的名字就叫《小動物過橋》。讓我們完整的欣賞一邊,小朋友要仔細聽,都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樣過橋的。
幼兒欣賞視頻
完整欣賞兒歌,使幼兒對兒歌有完整的印象。
8、跟著課件學念兒歌《小動物過橋》兩遍。
幼兒完整學念兒歌
三、游戲:幼兒自由選擇角色,戴上動物頭飾,在老師帶領下模仿不同動物過橋時的動作和聲音。
(1)、“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很多小動物的頭飾,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頭飾,戴上它,并說說你是誰,是怎樣過橋的?
2、過橋的時候小動物們不推也不擠,有秩序地過橋。
師:小動物們,我們一起去小熊家啦。記住了,過橋的時候你不推我不擠,還要記住自己是誰,是怎樣過橋的?
3、教師提問個別幼兒:你是誰?是怎樣過橋的?(幼兒回答:我是小貓,小貓過橋喵喵喵)
4、要記住自己扮演的是誰,要學這個小動物的樣子過橋。
(1)、和旁邊的伙伴交流你扮演什么小動物,它是怎樣過橋的。
(2)、請一個小朋友示范,如:我是小羊,小羊過橋咩咩咩。
讓幼兒在游戲中鞏固兒歌內容。
四、結束
小熊家到了,一起唱生日快樂歌,祝小熊生日快樂,身體健康!(播放動畫蛋糕和生日樂曲)
幼兒圍著蛋糕為小熊唱生日歌。
一起感受過生日的快樂。
五、教學反思
本活動中,我充分運用了立體教具和課件,使幼兒的參與興趣很高。在每個小動物出現的時候能采用不同的方式,使活動不顯得枯燥。活動中的不足之處:首先孩子們在運用那個禮貌用語是教師能讓小熊的形象出現在孩子們的面前,會使孩子的語言更有針對性也更生動形象具體。其次在孩子們學念每句兒歌時教師最好能讓每個幼兒自己操作小動物的立體教具過橋,是幼兒的學習興趣更高。再次在活動中幼兒間的生生互動顯得比較貧乏,孩子之間的交流不多,孩子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也不是很多,而老師的話顯得太多,教師的站位過于前了。還有幼兒在過橋的時候教師可以讓他們自己說出自己所扮演的動物的話,教師太著急幫幼兒說了,使幼兒自己說話的機會也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