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教學設計(通用3篇)
《秋》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設計
課題:走進京劇——《甘灑熱血寫春秋》
學科:音樂 年級:四年級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正確學唱現(xiàn)代京劇《甘灑熱血寫春秋》。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驗各項音樂活動,了解京劇的發(fā)展歷史、表現(xiàn)手段及行當分類等相關知識。
3、通過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京劇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熱愛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通過欣賞、學唱使學生感受體驗京劇藝術的深厚文化底蘊。
教學難點:學唱《甘灑熱血寫春秋》體驗京劇與唱歌的不同之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電子琴 錄音機 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創(chuàng)設情境 激趣導入
1、播放課件《穆桂英掛帥》選段
師問:這是什么劇種?是哪出戲?你對京劇還有哪些了解?
2、師導言:京劇是我國流傳最廣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戲曲劇種,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今天就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走進京劇、學唱京劇。
3、課件展示:介紹京劇的起源、特點、表現(xiàn)手段以及行當分類
三、感受體驗
1、視頻欣賞現(xiàn)代京劇《甘灑熱血寫春秋》 問:是什么行當?哪部戲?
2、課件介紹:《智取威虎山》劇情梗概
3、復聽《甘灑熱血寫春秋》 問:京劇表演有何特點?(聲情并茂、動作手勢表現(xiàn)力強)
4、隨之模唱并加入動作表演 問:速度?(稍快)情緒?(豪爽)
四、學唱京劇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唱詞
2、完整地隨范唱進行模唱 問:哪處不好唱?
3、分句指導視唱旋律再填詞
4、指導演唱:
咬字歸韻:“灑”“顯身手”“寫”“春秋”
唱腔中托腔:“日”“志”“熱血寫春秋”
力度變化:mf-----f(甘灑熱血)-----mp-mf(秋)
5、體驗與感受:你覺得唱京劇與唱歌有什么不同?(京劇更注重板眼、更講究字正腔圓)
6、完整表演唱并加入動作手勢
五、拓展表現(xiàn)
1、課件欣賞《智取威虎山》片段
3、指導學生加入楊子榮與座山雕的精彩對白并投入地表現(xiàn)京劇《甘灑熱血寫春秋》
2、師問:你還想了解京劇的哪方面知識?請課后收集資料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六、教學小結 師生再見
《秋》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唱準切分音和附點。
2.用好聽的聲音歌唱,能適當?shù)目刂埔袅康膹娙?/p>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熟悉歌詞。
1.提問: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從哪里看出來的?
2.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結合幼兒回答邊出示圖譜邊朗誦歌詞:草兒黃,樹葉飄,飄在地上睡個覺。菊花開了,紅的黃的。秋天來到了,秋天來到了。
4.練習歌詞。
二、學唱歌曲。
1.教師清聲范唱。
2.鼓勵幼兒看著圖譜跟唱。
3.提問:哪里跟不太上?
4.重點練習切分音和附點。
三、練唱并分組表演。
1.集體練唱。
2.分組表演并請幼兒相互評價。
活動反思:
本周歌曲里面有很多的附點和切分,是本首歌曲的難點。由于我鋼琴彈奏不是十分的擅長,加上對歌曲也不是十分的熟悉,導致我范唱演奏不是十分的流利。教師都不熟,所以幼兒掌握的也不理想。活動后我反思歌曲的難度,其實如果范唱引導和伴奏到位的話應該也是可以掌握的,所以在特色活動中教師的準備也是十分重要的。
《秋》教學設計 篇3
山東鄒平實驗三小 馬玲玲
教學目標:
★學生能大膽、自信地演唱歌曲《秋》,從中表現(xiàn)勞動豐收的愉快、唱出勞動的美。
★啟發(fā)學生利用自己的手、腳、嘴等身體部位為歌曲伴奏,即興編創(chuàng)動作進行歌唱表演等
。
教學重、難點:
★能大膽、自信地參與創(chuàng)編、表演。
★能用優(yōu)美的聲音 演唱歌曲《秋》。
★讓學生在各種音樂活動中,領悟到勞動的快樂、勞動的美。
教與學的準備:
課件、電子琴、道具
教學的安排:
1課時
一、激趣活動:(猜一猜)
1、教師模仿勞動的動作讓學生猜。
2、指名學生,說說自己會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
3、請個別同學上來表演一遍,其他同學猜一猜他在干什么(隨電子琴播放出的節(jié)奏)
4、教師帶著大家一起做動作(播放《秋》的歌曲音樂旋律)。
二、感受并學習歌曲主要節(jié)奏
導言:同學們剛才可愛的樣子吸引來了兩位小客人,你們想認識他們嗎?它們想考考大家
,它們敲一段節(jié)奏后,你們能模仿出來嗎?試一試!
用口技模仿節(jié)奏。(這一練習為之后的為歌曲伴奏,奠定了基礎,分散了難點)。
三、學習歌曲:
導言:同學們這么聰明肯定能聽出他們在干嘛!你們聽!
1、觀看課件,使學生理解歌詞大意。
2、學生學習歌詞。
3、欣賞《秋》歌曲mtv。
4、教師范唱。
5學生張口默唱。
6、輕聲唱。
7、啟發(fā)學生帶著高興的情緒演唱《秋》。教師與學生合作演唱《秋》。
四、創(chuàng)編、表演
導言:同學們不僅是愛勞動的好孩子,而且今天很好地演唱了《秋》這首歌曲。可惜今天
這兒沒有打擊伴奏樂器為歌曲伴奏。大家能想個法子來為歌曲伴奏嗎?
1、啟發(fā)學生利用自己的手、腿、口技為歌曲編創(chuàng)伴奏。
2、隨《秋》歌曲為歌曲音樂拍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3教師頭戴喜鵲頭飾扮演媽媽邀請愛勞動的小喜鵲寶寶們在教室飛行,欣賞秋色,收獲秋
天。
4、啟發(fā)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動物頭飾表演,體現(xiàn)人們“秋收勞動”的主題。
a、分小組討論編創(chuàng)。
b、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
c、評價(生生互評、師評、學生自評)
五、今天大家忙著收獲秋天,玩得高興嗎?
那今天讓我們帶著秋天的收獲回家后繼續(xù)努力吧!看誰是勞動的能手,看誰眼中的秋天最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