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認識橢圓形
設計意圖:多媒體教學活動是個較為新型的教學方式,能較好的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運用動態、聲音、動畫等效果能增強幼兒學習的記憶力,特別在數學內容的選題上,利用多媒體進行幾何圖形與數字的認識教學都能起到不錯的效果,在對這教學內容《認識橢圓形》的使用上,運用多媒體進行適當的相互整合,互補之間的不足之處,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課件,使整個活動更加的豐富,對橢圓形有更深的認識。 活動目標:1. 能說出橢圓形的名稱,并通過與圓形的比較,感知橢圓形的基本特征。2. 培養良好的操作習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活動準備:1.ppt課件、大的圓形、橢圓形,一張紙條(卡紙裁成)。2.幼兒人手一份圓形、橢圓形、一張紙條(卡紙裁成)、水彩筆。活動過程:一、創設“果園”,以“摘果子”,引出課題。 師帶幼兒到“果園”摘 “果子”,引導幼兒發現果子形狀的不同——圓形和橢圓形,并讓幼兒知道橢圓形的名稱。【我以游戲的形式引入,幼兒從樹上發現了果子,這時我引導他們發現果子的不同形狀,激發幼兒的興趣。這一環節中,孩子們都很快地說出了橢圓形的名稱。】二、結合課件,通過操作比較,找出橢圓形的特征(一)看一看,摸一摸,了解圓形和橢圓形的相同點。小結:原來,橢圓形和圓形一樣都沒有角,它們的邊是圓滑的,這就是它們相同的地方。【這一環節中,我讓幼兒自己看一看,摸一摸,找出兩種圖形相同的地方。孩子們說出的大部分是顏色一樣,邊是圓圓滑滑的,說不出“沒有角”這個相同點。后來,我提出了“圓形有沒有角?”這個問題,幼兒才發現了這個相同點。】(二)探索圓形與橢圓形的不同點。1.擺一擺,比一比。(1)幼兒以自己的方法比較兩種圖形的不同,并交流。(1)引導幼兒通過把圓形和橢圓形重疊比較,發現第一個不同點:橢圓形的兩頭比圓形長。【以課件方法,將圓形與橢圓形重疊在一起,展現在大屏幕上,由個別幼兒來講述自己的發現。這樣也可以讓所有幼兒能清晰地看出圓形和橢圓形的第一個不同:橢圓形的兩頭比圓形長。】2.折一折,量一量。引導幼兒將圓形和橢圓形分別上下、左右對折,然后用小紙條量一量兩種圖形的中心折痕,發現第二個不同點:圓形的兩條中心折痕一樣長,橢圓形的兩條中心折痕一條長一條短。【這一環節是這個活動的難點,需要幼兒將圓形、橢圓形對折,然后用紙條量折痕,在紙條上做上記號,從而比較出折痕的長短。我先請幼兒將圓形、橢圓形對折,發現折痕,然后出示課件,讓幼兒清楚圓形和橢圓形的折痕,然后提出“量一量”,讓幼兒測量。因為課前我們教幼兒測量的方法,在測量過程中,幼兒都能正確使用紙條進行測量,但還是有部分幼兒不懂得操作。】3.師驗證幼兒操作結果,并對橢圓形的特征進行總結。(1)師結合課件驗證幼兒操作結果。【這一環節,我通過課件,點擊圓形和橢圓形,將圓形和橢圓形的折痕分別移動到同一水平線上,讓幼兒更加清楚的比較出折痕長短不同。】(2)小結:原來,橢圓形的邊是圓滑的,沒有角,它的兩頭比圓形更長,上下對折和左右對折出來的兩條折線不一樣長。三、結合課件,尋找橢圓形。(一)尋找橢圓形。引導幼兒從圖形組合中尋找出橢圓形。(二)生活中的橢圓形引導幼兒尋找課件中哪些東西是橢圓形的,并說一說在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是橢圓形的。【這一大環節,利用網上資料以及各種圖片素材,收集各種較常見的橢圓形物體,讓幼兒邊說邊顯示出現該圖片,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又再次被調動起來了。】 活動反思: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全面推動了當前的素質教育。面對21世紀人才素質的培養與發展這一戰略任務,充分發揮了電教媒體優勢,在活動中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發揮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如果在多媒體數學活動中很好地利用高科技的現代視聽工具作用于人的器官,如:聽、看、操作動畫等,加強感官刺激,以增強表現對象的形象性,使幼兒在邊學習邊游戲時更有興趣地接受新的知識。其中,教師以“摘果子”做游戲的形式吸引了幼兒的興趣,課件里以圓形和橢圓形兩種不同的比較效果:重疊與對折,吸引著幼兒的注意力,圍繞著感知橢圓形這一重點開展著感知、觀察、對比、操作等方式教學,設計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課件,使之更加的富有趣味性。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求知欲也是相當強烈,對于橢圓形的基本特征也都有了明顯的了解,在認識圓形的基礎上認識橢圓形,幼兒能對它們進行比較,采用看一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說一說的方法,使幼兒橢圓形有了初步的認識。再通過找一找周圍類似橢圓形的物體,鞏固對橢圓形的認識。在操作過程中,特別是測量折痕的長短,是活動中的難點。對于本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大部分幼兒能正確區分圓形和橢圓形,知道圓形和橢圓形的區別。在幼兒用小紙條比較橢圓形中心折痕時,對于短的折痕能很快量出來,并作標志,但橢圓形的長折痕因為過長,小紙條比折痕還短,幼兒一時反應不過來。但在老師的提醒與引導下,也能說出橢圓形的兩條中心折痕不一樣長,一條長,一條短。課題組評議:整個活動能夠環環相扣,幼兒有不同難度的探索操作。課件制作較好。由于“探索圓形與橢圓形的不同點”這個環節是屬于活動重點,主要是通過圓形與橢圓形的兩次比較,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易到難的原則。而測量圓形和橢圓形的兩條中心折痕的長短,屬于活動的難點,幼兒對操作方法不夠熟悉,所以整個操作過程太長。建議要讓幼兒熟悉測量方法,再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