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教案:氣球吃什么
設計意圖:
《氣球吃什么》是中班的一個科學活動,此活動來源于一個生活情節,一天早上許雅億帶著一個氣球來幼兒園,張雨恒走過去想借她的氣球玩,剛伸手突然“碰”的一聲,氣球爆炸了,許雅億傷心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哭起來。平時幼兒都非常喜歡氣球,但孩子們只知道玩沖好氣的氣球,如遇到氣球爆炸則會非常害怕和難過。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就是要培養幼兒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探究,因此,我設計了這節課。
活動目標:
1、知道氣球與充氣玩具變鼓是因為充入了空氣;
2、探索沖氣的多種方法;
3、體會與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氣球嘴”的必要性。
活動準備:
1、沒充氣的氣球若干份,氣球頭飾一個,餅干、糖果、饅頭實物。
2、腳踩打氣筒,各種充氣玩具若干,細線一卷。
活動過程:
一、氣球吃什么?
1、情景表演,一個頭戴沒充氣的氣球頭飾的幼兒在角落里哭,老師問大家:“是誰在哭?”引起幼兒注意,沿著哭聲找到哭泣的幼兒。作驚訝狀:“哦原來是氣球寶寶!
師、幼齊問:“氣球寶寶,你為什么哭呢?”
氣球寶寶回答:“我餓了”。
師:“原來是餓了呢,好,別哭了,我們拿東西給你吃!
師問大家:“我們給氣球寶寶吃什么呢?”
一幼兒拿著糖給氣球寶寶,氣球寶寶搖搖頭又哭了。
一幼兒拿著餅干給氣球寶寶,氣球寶寶搖搖頭繼續哭。
一幼兒拿著饅頭給氣球寶寶,氣球寶寶搖搖頭,還是哭。
師:“我們還是問問氣球寶寶自己吧!”
師幼齊問:“氣球寶寶,你到底要吃什么呢?”
氣球寶寶說:“空氣”。
二、我幫氣球吃空氣。
師:“哦,原來氣球寶寶要吃空氣,誰知道氣球寶寶是怎樣吃空氣的嗎?(引導幼兒討論,說出用嘴吹、用打氣筒)
師:誰愿來幫這個氣球寶寶吃空氣呢?(幼兒爭相舉手,請一幼兒吹氣球),吹好后,老師接過來,”小朋友真厲害,一下子就把氣球喂得胖胖的。”突然松手,做個抓球的動作,邊尋找邊說:“氣球哪去了.”找出來,吃驚的說:“氣球寶寶怎么又餓了?”引導幼兒說出:“沒把嘴綁起來。”
師:“原來空氣還有這么個怪脾氣,沒綁嘴就從氣球肚子里逃出來,那怎么辦呀,一會兒氣球寶寶有要哭了,小朋友能不能想個方法,讓氣球吃得飽,又不讓空氣溜掉?”
幼兒討論:結論——用線綁個結。
老師把剛才的氣球吹起來,并請一幼兒幫忙綁線。
4、讓幼兒體驗吹氣球
師:“剛才氣球寶寶告訴我,它今天帶來了很多氣球弟弟、氣球妹妹,它們也餓了,想請中五班的小朋友喂它們吃空氣,行嗎?”
幼兒每人一只氣球,用嘴吹氣,并請同伴或老師幫忙扎住氣球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