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一些生活中基本的天氣情況,并能學寫有關漢字。
2.激發幼兒關心周圍事物的情感。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有關圖片、水彩筆、剪刀、蠟筆、圖書。
2.多媒體教學用具。
3.頭飾、木偶。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
用木偶引起幼兒興趣,并引出活動主題。
(二)分組活動
1.聽――小動物是怎樣預報天氣的
2.說――小動物天氣預報員
3.讀――圖書《下雨的時候》
4.寫――看圖寫字或看字畫圖
5.美工――制作天氣預報角
6.字詞聯想――有關特殊天氣的`用具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玩的情況,重點指導“聽”。要求幼兒仔細地聽小動物是怎樣預報天氣的。
(三)分享交流
1.激發幼兒表達的愿望:木偶小貓說“喵、喵,小朋友快來和我說說心里話!”
2.重點講評:“你聽到有哪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是怎樣預報天氣預報的?”
(四)提示與建議
教師可根據本班幼兒實際情況選擇重點指導內容或隨機進行調整。
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重在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老師積極的回應。在這次活動中,我盡量的鼓勵幼兒進行發言,但是一些幼兒的回答比較偏離我想要的回應,就造成我不知道用什么適合的言語來進行回應。另外,當幼兒對小動物可以預報天氣沒有概念時,我所講的似乎對他們而言快了一些,大部分幼兒并沒有很好的理解。所以到了兒歌續編這個有難度的環節就一時不能繼續,好在當一位幼兒有了正確的回應之后,加上我的提示,終于其他一些小朋友也想得出來。我想下一次再讓他們進行類似的兒歌創編時,效果會更好一些。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2
計劃思緒:
自從保健大夫將一支溫度計放到運動室里后,孩子們天天都市到那邊看看本日幾度了?于是我們的“稚語心聲”里又多了新使命“氣候預告員”。徐徐地,孩子們從體貼溫度到體貼本日的氣候、想要相識種種情勢的氣候預告等。為了進一步生長我班幼兒在互相來往中的互助意識,勉勵幼兒本身結伴,配合互助摸索氣候預告的機密。
一、運動目的:
1、相識獲取氣候預告的種種措施和門路。
2、感覺氣候預告與生存之間的親密干系。
二、運動預備:
幼兒記載的氣候預告表
圖片多少
三、運動過程:
1、分組先容相識氣候預告的差別門路,分享履歷
這幾天,我們各人都一路存眷氣候預告,本日就來先容一下你們組是從那里知道氣候預告的?
幼兒分組先容
2、幼兒手工制作感知氣候預告與生存親密相干
本來我們可以從許多處所收聽、收看到氣候預告,你們家里平常另有誰聽氣候預告的?
幼兒交換
為什么我們各人都要聽氣候預告?有什么用?
我們看看除了你們說的,另有誰也很體貼氣候預告的
出示暖棚的圖片:農人伯伯為什么這么體貼氣候預告?
一一出示司機圖片、旅客圖片,進一步感知氣候與生存的親密干系。
小結:氣候預告真有效,它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
3、交換氣候預告記載表,提出題目
出示幼兒幾天來的氣候預告記載表,請部門幼兒交換記載表。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天氣變化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2、了解氣象知識,激發幼兒觀測天氣的興趣。
3、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生活現象圖片:曬衣服、打羽毛球、放風箏、漁船出海
2、兒歌《天氣預報》及投影片
3、氣象站投影片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談論本周的天氣(5)
提問:今天是什么樣的天氣?這一周還出現了哪些天氣?(晴天、刮大風、陰天和下雨)
追問:你們以前還遇到過其他什么類型的天氣?(下霧、下雪、下冰雹、臺風、霜凍)
小結: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天氣情況,如:晴天、多云、陰天和雨天等。
二、看圖講述(10’)
(出示反映曬衣服、打羽毛球、放風箏、漁船出海等生活現象的圖片。)
提問1:你從圖片上看到了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情?做這件事情需要什么樣的天氣?什么天氣會影響人們做這些事情?(每張圖片請1—2名幼兒回答)
提問2:怎樣的天氣會給人帶來災難?你還知道哪些災害性天氣?
小結:氣候的變化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萬物生長需要多種多樣的氣候條件,但是天氣過冷或過熱并持續很長時間,雨水過多或過少都會給人類帶來危害。(播放災害天氣的圖片:旱災、澇災、雪災、冰凍災)
三、兒歌續編(10’)
1、興趣激發
提問:除了收聽天氣預報,還可以有哪些方法了解天氣情況?
(看云,如朝霞有雨晚霞晴;觀察小動物)
2、看圖片,講兒歌
(老師播放蜜蜂采蜜、蜘蛛織網、蜻蜓低飛的圖片,讓幼兒辨認與天氣的關系。)
蜜蜂采蜜忙,晴天太陽亮;蜘蛛織網忙,陰雨轉晴朗;蜻蜓四處飛,大雨雷電閃……
3、兒歌續編
提問:你們知道還有什么小動物會預報天氣嗎?
追問:我們能不能也像兒歌里面的,把每種現象用十個字表達出來,前面五個字表現動物的行為,后面五個字表現天氣的變化。把兒歌編長一些?
(螞蟻搬家忙,出門帶雨衣;魚兒出水跳,風雨就來到;田螺浮水面,風雨不久見;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青蛙叫得歡,必有大雨天……)
四、了解氣象站(5’)
播放氣象站的投影片,老師來講解氣象站的設備及氣象衛星。
活動延伸:
世紀公園附近就有氣象站,周末有空時可以讓爸爸媽媽帶著去參觀一下。
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重在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老師積極的回應。在這次活動中,我盡量的鼓勵幼兒進行發言,但是一些幼兒的回答比較偏離我想要的回應,就造成我不知道用什么適合的言語來進行回應。另外,當幼兒對小動物可以預報天氣沒有概念時,我所講的似乎對他們而言快了一些,大部分幼兒并沒有很好的理解。所以到了兒歌續編這個有難度的環節就一時不能繼續,好在當一位幼兒有了正確的回應之后,加上我的提示,終于其他一些小朋友也想得出來。我想下一次再讓他們進行類似的兒歌創編時,效果會更好一些。
另外,幼兒對氣象站的興趣濃厚,以后可以找機會給他們仔細講一講里面的故事。最好是帶他們進行實地參觀,一定有不同的體會。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4
一、以情導入:
1、播放從中央1套錄制的天氣預報全段錄音。
2、詢問學生最關心哪兒的天氣,并說出為什么。
3、導入語設計:“老師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家人,他們天天都看天氣預報,并且在看的時候還會一會兒高興,一會兒心焦。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吧。”(板書課題:《天氣預報》)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兒歌有幾節組成?
2、互相讀一讀課文,糾正讀錯字的讀音。
3、出示詞語卡片檢查認讀情況。
4、指名匯報讀書情況。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1、范讀課文。
2、指名朗讀第一節。問:全家人為什么要天天看天氣預報?
3、小組討論學習:“家里的哪些人在關心爸爸,怎么關心的?”
(用筆畫一畫是哪些人,讀一讀是怎么關心的)
4、匯報學習成果:
課件上紅點標出人物,指名分節讀讀大家是怎么關心爸爸的。
5、指導讀書,問:你喜歡文章中的誰?讀一讀。讀得好,表揚,還問一問為什么這樣讀?
A、指導讀第二節。
(1)、視覺感受哈爾濱的寒冷,為理解句子做鋪墊。
播放寒冷的哈爾濱圖片,問:學生的感受。
(2)、聽覺理解句子:
播放奶奶說話的錄音帶,幫學生體會“念叨”。
(3)、讀出關心之情:
比較句子:A、奶奶直念叨爸爸沒帶棉襖。
B、奶奶念叨爸爸沒帶棉襖。
(4)、延伸:“奶奶會念叨什么?”
(5)、比賽讀句子,評出朗讀之星。
B、指導讀第三節。
(1)、播放海南天晴時的圖片,問:爸爸出差到了這兒,你們感覺這里怎么樣?
(2)、老師渲染:聽到海南這么熱,媽媽又擔心起來了,你們能學學媽媽來關心爸爸嗎?
(3)、小組內互相聽聽對方讀得怎么樣,選一個讀的的,等會讀給全班同學聽。
(4)、老師采訪讀的好的同學,問問他把哪個詞讀重了,為什么這么讀?
(5)、全班再讀此節。
C、學生自讀第四節。
用打擂臺賽的方式充分讀這一節。
突出讀“千萬”、“大”。
6、再次合作學習:“全家人為什么天天隨著天氣預報,一會兒高興,一會兒心焦?”
(實為學生自由再讀兒歌)
四、齊讀兒歌。
五、拓展:
1、學了這首兒歌,知道了什么?
2、畫一畫、說一說,或寫一首小詩,表達家人之間是怎樣互相關心的?
3、同唱一首自編的“幸福”歌。
歌詞:我的家庭真幸福,爸爸、媽媽、奶奶和我,大家相互都關心,每天過得很開心。
板書設計:
天氣預報
爸爸
奶奶 媽媽 我
關心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晴、雨、陰、多云等四種天氣類型的特點,認識天氣預報中幾種常見的天氣圖標,學習按要求進行簡單的天氣預報。
2、能借助自制天氣圖像卡,用一個完整句播報天氣,能對幾種常見的天氣圖標和天氣實景圖進行配對,提高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感知天氣與人們日常活動的關系,能主動關注天氣預報。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幼兒與家長一起搜集兩個方面的資料:“天氣預報的好處是什么?”“從哪里可以知道天氣預報(電視、報紙、手機短信、網絡等)?”
(2)幼兒已有簡單的關于動物習性與天氣變化方面的知識。
2、材料準備:
(1)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氣預報截圖”、“動物氣象員”、“有趣的天氣圖標”。
(2)學具:幼兒人手一套天氣小圖標,配對操作學具(城市天氣實景圖和天氣圖標)。
活動過程:
1、戶外觀察和談話互動,引發幼兒對天氣變化及天氣預報的關注。
(1)教師以手偶“喜羊羊”與幼兒展開談話導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們好!我參加了環游中國的活動,剛剛從北京來到廣州。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到你們這兒,天氣暖和多了,穿著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這里的溫度是多少啊?”“剛才有的小朋友說天氣預報今天是7℃~15℃,我們一起到戶外去感受一下天氣吧?”
(2)幼兒和“喜羊羊”一起到活動室外去觀察、感知天氣特點,并學習用晴天(或陰天、雨天)來描述當天天氣(關注天氣預報的幼兒可能會說出當天的天氣類型和氣溫)。
(3)“喜羊羊”:“過幾天,我要到香港去旅行,不知道那里的天氣怎樣。小朋友幫我出出主意,怎樣才能知道香港的天氣呢?”
適時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回憶和交流自己和家人了解天氣的基本途徑。
2、通過討論,幼兒學習獲取天氣預報的常見方法,感知天氣預報的重要性。
(1)教師出示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截圖,啟發提問:
“圖中有誰?”(天氣預報員和天氣圖標。)“天氣預報員告訴我們什么?”(預報明天的天氣情況。)“除了看電視,我們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到天氣預報?”
(2)幼兒根據經驗回答。
(3)教師逐一出示報紙、手機、網絡等三種天氣預報截圖,讓幼兒了解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天氣情況。
(4)簡單復習已有知識“小動物氣象員”,鞏固幼兒對動物習性的了解。
幼兒回答。師小結:魚兒上浮、蜻蜒低飛、燕子低飛、螞蟻搬家等現象都是動物在“告訴”我們,要下雨了。
(5)討論,進一步了解天氣預報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3、幼兒認識天氣圖標,能準確說出其名稱并操作相關學具。
(1)出示教具中天氣預報圖的天氣圖標,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圖片,結合操作學具,認識晴天、雨天、陰天、多云、晴轉多云等天氣圖標。
(2)出示北京和廣州的城市圖片(教具),其中有過去一周內連續5天的天氣情況。要求幼兒根據圖意,正確找出學具中與教具圖片相對應的天氣圖標,并大聲說出正確的天氣圖標名稱。
(3)引導幼兒了解天氣圖中的氣溫如8℃,在播報時要念成“8攝氏度”;如果圖中的氣溫是“一11℃”,要念成“零下11攝氏度”。
4、幼兒了解天氣預報的播報內容,嘗試按要求用一個完整句播報天氣。
(2)幼兒自主上前,根據生活經驗,嘗試播報天氣。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播報,了解其播報的內容和順序是否符合要求。
(3)幼兒觀看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視頻,然后說一說天氣預報的播報內容。教師適時提出本次活動中天氣預報的播報要求(按“日期一城市一天氣類型一氣溫”的方式進行播報)。
①幼兒獨立嘗試按要求播報天氣(如:“2O13年1月8日,北京,晴,—11℃~O℃”;“20xx年1月8日,廣州,多云轉小雨,7℃~13℃”)。
②幼兒說出天氣類型后,還要提醒同伴在這樣的天氣中應該注意什么,如:如:廣州明天是“雨”,大家出門時要記得帶傘等。啟發幼兒在家時也提醒家人根據不同的天氣安排好生活。
5、幼兒分組操作,制作天氣記錄卡,嘗試當“天氣預報員”,按要求播報天氣。
(1)天氣記錄卡制作要求:仔細看手中天氣預報記錄卡上的一些圖片,想想看圖片中是什么天氣,找出代表這種天氣的圖標,每組制作出兩份天氣記錄卡。
(2)幼兒4人一組,根據學具中已有的圖像,找出相應的天氣標志圖片進行配對后粘貼,制作出天氣記錄卡(記錄卡例舉)。
(3)組員互相觀察和評價自制的天氣記錄卡(活動當天是星期一,幼兒預報的是星期二、三、四的天氣),如有不正確之處,嘗試在組內討論并修正。
(4)學做“天氣預報員”。
①教師再次強調播報要求:“小朋友播報天氣的時候,要講清楚播報的日期、城市、天氣情況和氣溫,比如,今天是1月7日星期一,小朋友可以播報明天的天氣‘2Ol3年1月8日,北京,晴,一11℃~O℃’。”
②幼兒先在小組內按照播報要求和記錄表的內容,向同伴播報天氣,同伴之間相互評價。
③請幼兒推選出小組內的優秀“天氣預報員”,讓他(她)拿著本組制作的天氣記錄卡到“小小氣象臺”上預報未來3天的天氣情況,其他幼兒認真傾聽。
④優秀“天氣預報員”輪流上臺播報天氣。
⑤教師點評幼兒的播報情況,重點指導幼兒學習播報“晴轉多云”等有變化的天氣情況。
指導語1:“如果1月8日當天,廣州上午是多云,而下午是小雨,那我們應該怎么播報呢?”
教師按順序出示廣州的晴天和多云兩幅圖,并通過手勢暗示幼兒。
指導語2:“如果遇到當天天氣發生了轉變的情況,我們可以先說前一種天氣情況,再說后一種變化了的天氣情況,我們可以用一個‘轉’字來表達天氣的變化,如‘20xx年1月8日,廣州,多云轉小雨,7℃~13℃’。”
6、結束環節:集體到戶外去觀察并嘗試推測明天天氣情況,相互用完整句式預報。
結束語:“剛才我們都試著進行天氣預報,請小朋友今晚回家和家里人一起看看天氣預報,對自己剛才的預測進行驗證。明天回園時看誰能又快又準確地為大家播報天氣。”
活動延伸:
1、在班級主題墻上設置“天氣預報圖”,引導幼兒輪流記錄每天的天氣情況。
2、在語言區新設“小小氣象臺”,供幼兒自主播報天氣。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在樂中學,在玩中做,增強了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了與天氣相關的科學現象和常識;在播報天氣中,幼兒進一步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信心。
活動前,我自制了與天氣知識有關的課件和學具(天氣圖像卡),發動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豐富的操作材料,精心設計提問語并在活動中適時投放材料,有效增強了幼兒對天氣預報的興趣。他們表現得積極活躍,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更加關注天氣情況對自己學習、生活的影響,還能嘗試把所學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尤其是活動過程中“分組合作操作學具”的環節,促使幼兒通過分工與合作,學會搜集天氣信息,看圖中的氣溫表,用天氣標志進行記錄。同伴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機會更多了,融洽的探索氛圍也促進了幼兒謙讓、堅持等良好品質的形成。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天氣符號,了解簡單的氣象知識。
2.知道天氣變化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活動重點:了解天氣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天氣預報視屏、天氣預報中常見的天氣符號。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課題:
1.猜一猜你聽到的是什么電視節目音樂?
2.說說自己對天氣預報的了解。
①你平時看天氣預報嗎?
②你從天氣預報中知道了一些什么?
(為什么要收看天氣預報,天氣預報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幫助?)
二、了解天氣預報內容:
1.出示代表不同天氣情況的圖標,認認說說各種常見的天氣符號。
小結各種天氣情況:晴、多云、陰、雨、雪等。
2.欣賞視頻天氣預報,說說天氣預報中說了些什么?
3.氣象預報員是怎么預報天氣的,他先說了什么再說了些什么?
4.模仿氣象預報員,學報城市天氣預報
三、了解天氣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天氣配對(出示圖片,有曬衣服、穿雨衣出行、堆雪人)“從圖片上看到些什么?他們需要什么樣的天氣?”
四、延伸活動: “怎樣的天氣會給人們帶來不利?你知道有哪些災害性天氣?”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天氣預報》是大象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四課。
天氣是與人類的日常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的現象,其對我們的影響日益增加并越來越受到重視,兒童從小就對氣象產生濃厚的興趣,對于他們來說有很多知識需要探索。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有:知道天氣變化的自然現象;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搜集天氣預報的有關知識;學會制作科技小報等知識。
讓學生利用科技小報進行表達與交流,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宣傳科技知識;鞏固學到的知識同時鍛煉學生收集資料,設計制作等能力。
2、學習目標
(1)知道天氣預報的流程。
(2)了解預報天氣的常用簡單方法,能堅持開展長期的天氣預報活動。
(3)能制作氣象小報。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天氣預報的常識。
難點:制作科普小報。
二、說學情
農村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對天氣現象并不是很陌生,尤其是對下雨前的自然現象有很多的了解,課文中這一內容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討論交流就可以完成的,但對天氣預報的制作流程不是很了解,教師在這個內容上就要利用有關的圖片視頻資料幫助學生去了解。制作科技小報其目的是讓學生去收集資料,農村學生受條件的限制,可能在收集資料上有局限性,這就要求學生的小報內容不限,形式多樣。
三、說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結合學生的情況我采取的方法是;“交流----探究-----討論------交流”的方法,通過讓學生通過對天氣變化前的自然現象進行交流了解一些天氣變化前的自然現象,然后通過教師的講解和查閱資料看圖片、視頻去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流程,同時還要了解一些天氣預報新的內容——氣象指數,教師要指導學生怎樣進行長期的氣象觀測,培養學生長期觀察的習慣。在制作科技小報的時候可以要求同學們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當地的一些氣象諺語和農民長期總結的一些氣象知識來制作。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分三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閱讀與交流:首先讓學生閱讀“下雨了”連環畫了解動物與天氣變化的關系,然后讓學生交流討論你們還知道那些與天氣變化有關系的自然現象(這個內容對農村孩子并不困難,可以讓學生歸納在一起互相交流,讓大家了解更多)
第二部分探究討論:教師首先準備了有關天氣預報制作流程的圖片和視頻(制作成演示文稿)。教師可以借助圖片和視頻讓學生更深的了解現代科技與天氣預報的關系,了解有很多很多的科技工作者為天氣預報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長期天氣觀察,測量,搜集氣象諺語,收聽天氣預報的習慣的培養(收聽天氣預報方法有:查詢電話12121或96121;看電視、報紙、和互聯網)。此外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我還利用幻燈片讓學生了解天氣預報增添的一項新的內容——氣象指數預報。這樣學生不僅了解了天氣預報的制作流程同時也了解了更多的新知識,這樣更加激發他們去長期觀察天氣。
第三部分:制作科技小報{討論交流},通過交流探討同學們已經了解了很多有關天氣預報的知識,這時可以讓同學們把你們知道的有關天氣預報知識分內容寫出來,在全班上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學生已經掌握了很多知識性的東西就可以開始辦科技小報了,這時候老師可以出示老師自己辦的一份小報作示范,同學們可以仿照我的格式或方法,當然要要求學生不能千篇一律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板式新穎漂亮。學生可能一時不能完成就布置在下一節課進行展出。
五、說練習設計
這一課的練習分為長期練習和當堂練習。
長期練習是:堅持長期的氣象觀測并做好觀測記錄,每月進行整理分析數據一次。
當堂練習是:編輯科技小報
1、用氣象符號記錄一周的天氣情況。
2、搜集有關天氣的諺語。
3、搜集動物、植物預報天氣的資料。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天氣預報中的晴雨雪標志,了解這三種天氣的特征。
2、嘗試用動作表現這三種天氣。
3、培養觀察天氣的能力。
4、大膽說出自己對天氣預報的理解。
重難點:
重點:了解天氣預報中的晴雨雪標志。
難點:掌握這三種天氣的特征。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晴、雨、雪、風,天氣標志,特征圖
經驗準備:幼兒看過天氣預報。
活動流程:
引題——認識晴雨雪——游戲環節——結束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熊寶寶知道咱們班的小朋友很聰明,所以今天想讓你們來幫個忙。你們想幫助他嗎?那就仔細聽哦!前幾天小熊準備去公園里玩,但是鄰居小兔子卻告訴他:“不要去,不要去,明天要下雨的!第二天,果然下起了雨。小熊就想讓你們來幫他想一想,小兔子是怎么知道第二天的天氣的呢?(是看了天氣預報、聽了天氣預報)。你們真聰明。那我們也來認識一下天氣預報的標志吧!
二、認識晴雨雪:
(出示晴天標志)你們看,這是什么?那你們知道這個標志表示天氣嗎?我們給它一個好聽又好記的名字,叫晴天。晴天的時候有很好的太陽。那你們知道晴天可以干什么?晴天我們能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在別的天氣可不能做哦!那就是曬衣服!(出示雨天標志)那這又是什么天氣呢?嘩啦啦下雨啦!我們叫它雨天,雨天出門我們要注意什么呢?對了,要撐雨傘。(出示雪天標志)你們來告訴我這是什么天氣?是雪天,真棒!雪天我們可以打雪仗、堆雪人。(在天氣標志下貼上相應的特征圖)。
三、游戲環節:
除了看圖片,我們還可以用動作來表示這三種天氣。你們來想一想,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呢?(幼兒發揮想象力進行表現)。好,那現在我們來做個游戲,我來出示圖片,你們用動作來表示,好不好?(進行游戲)。
四、結束:
今天我們認識了晴天、雨天和雪天的標志,回家去之后你們也可以教給你的爸爸媽媽,以后看天氣預報的時候,你也可以告訴爸爸媽媽我們今天學的東西。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是建立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幼兒有時會看天氣預報,從天氣預報形象而又明確的標記中,認識了天氣。但是幼兒只知道標志上面的圖案,而了解天氣種類,所以經常有老師問幼兒今天是什么天氣,幼兒回答“熱天”或者是“夏天”這樣的回答。因此我想到要讓幼兒了解天氣的種類。首先就從三種特征明顯的天氣入手,讓幼兒先從明顯的圖案中感受了解天氣的特點,再將特征圖與天氣標志進行相對應,讓幼兒加深印象。整個活動下來,幼兒的積極性比較高,但是作為科學活動,還可以增添操作的環節,以讓幼兒更好的接收活動的內容。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9
設計意圖
最近,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孩子們說:“又下雨了,什么時候出太陽啊?我們可想到草地上去玩游戲了。”小杰說:“我回去問問爸爸,他的手機上有天氣短信,他知道什么時候太陽會出來。”小瑩說:“我也回去問問爺爺,他每天看報紙的時候,都會把天氣預報讀給我聽,只要問問他,就知道什么時候不下雨了。”接著,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都說自己要想想辦法了解一下明天的天氣。從關心天氣到想要了解各種形式的天氣預報,孩子們探究的興趣越來越濃。以此為契機,我設計了科學活動“認識天氣預報”,一方面自制PPT課件,另一方面嘗試發掘生活中相關的教育資源,將兩者優勢互補,使幼兒在邊看邊玩的氛圍下獲得科學知識,提高他們探索天氣奧秘的興趣和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晴、雨、陰、多云等四種天氣類型的特點,認識天氣預報中幾種常見的天氣圖標,學習按要求進行簡單的天氣預報。
2、能借助自制天氣圖像卡,用一個完整句播報天氣,能對幾種常見的天氣圖標和天氣實景圖進行配對,提高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感知天氣與人們日常活動的關系,能主動關注天氣預報。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幼兒與家長一起搜集兩個方面的資料:“天氣預報的好處是什么?”“從哪里可以知道天氣預報(電視、報紙、手機短信、網絡等)?”
(2)幼兒已有簡單的關于動物習性與天氣變化方面的知識。
2、材料準備:
(1)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氣預報截圖”、“動物氣象員”、“有趣的天氣圖標”。
(2)學具:幼兒人手一套天氣小圖標,配對操作學具(城市天氣實景圖和天氣圖標)。
活動過程
1、戶外觀察和談話互動,引發幼兒對天氣變化及天氣預報的關注。
(1)教師以手偶“喜羊羊”與幼兒展開談話導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們好!我參加了環游中國的活動,剛剛從北京來到廣州。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到你們這兒,天氣暖和多了,穿著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這里的溫度是多少啊?”“剛才有的小朋友說天氣預報今天是7℃~15℃,我們一起到戶外去感受一下天氣吧?”
(2)幼兒和“喜羊羊”一起到活動室外去觀察、感知天氣特點,并學習用晴天(或陰天、雨天)來描述當天天氣(關注天氣預報的幼兒可能會說出當天的.天氣類型和氣溫)。
(3)“喜羊羊”:“過幾天,我要到香港去旅行,不知道那里的天氣怎樣。小朋友幫我出出主意,怎樣才能知道香港的天氣呢?”
適時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回憶和交流自己和家人了解天氣的基本途徑。
2、通過討論,幼兒學習獲取天氣預報的常見方法,感知天氣預報的重要性。
(1)教師出示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截圖,啟發提問:
“圖中有誰?”(天氣預報員和天氣圖標。)“天氣預報員告訴我們什么?”(預報明天的天氣情況。)“除了看電視,我們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到天氣預報?”
(2)幼兒根據經驗回答。
(3)教師逐一出示報紙、手機、網絡等三種天氣預報截圖,讓幼兒了解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天氣情況。
(4)簡單復習已有知識“小動物氣象員”,鞏固幼兒對動物習性的了解。
幼兒回答。師小結:魚兒上浮、蜻蜒低飛、燕子低飛、螞蟻搬家等現象都是動物在“告訴”我們,要下雨了。
(5)討論,進一步了解天氣預報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3、幼兒認識天氣圖標,能準確說出其名稱并操作相關學具。
(1)出示教具中天氣預報圖的天氣圖標,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圖片,結合操作學具,認識晴天、雨天、陰天、多云、晴轉多云等天氣圖標。
(2)出示北京和廣州的城市圖片(教具),其中有過去一周內連續5天的天氣情況。要求幼兒根據圖意,正確找出學具中與教具圖片相對應的天氣圖標,并大聲說出正確的天氣圖標名稱。
(3)引導幼兒了解天氣圖中的氣溫如8℃,在播報時要念成“8攝氏度”;如果圖中的氣溫是“一11℃”,要念成“零下11攝氏度”。
4、幼兒了解天氣預報的播報內容,嘗試按要求用一個完整句播報天氣。
1、應讓在配合說天氣與星期后,增加幼兒完整的用語言說明天氣和星期,讓幼兒學會完整表達
2、引出各種天氣時,可以用聲音引出,如錄音等
3、如何讓主題引出時應該更新穎
4、能帶幼兒在各種天氣模擬里去體會理解更好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的
1、了解天氣預報及其意義,了解衛星云圖和簡易天氣圖的組成,掌握識讀衛星云圖和簡易天氣圖的基本方法。
2、通過學生識讀衛星云圖和天氣圖、培養學生利用現代技術了解和預知天氣現象的能力。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地理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增強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明確學習地理的目的。在學習衛星云圖時,還可以通過介紹我國制造的風云一號氣象衛星以及它技術先進的事實,使學生為我國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取得的偉大成就而自豪。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識讀衛星云圖和簡易天氣圖的基本方法。
教學方法指導自學法和練習法。
教具某日中央電視臺播放天氣預報的錄相片或當地人民廣播電臺天氣預報的錄音;投影片(天氣符號表和城市天氣預報圖)。
講授提綱
一、天氣預報的用途和內容
二、怎樣看衛星云圖
1、什么是衛星云圖
2、衛星云圖的識讀
三、簡易天氣圖
1、天氣圖中常用的符號
2、簡易天氣圖的識讀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讓學生看天氣預報的錄相(或聽錄音)。
大家經常看(或聽)天氣預報嗎?你為什要看(或聽)天氣預報呢?(從天氣預報中可以知道未來天氣的變化,我們就可以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帶雨具等等。)
除了同學所說的以外,由于天氣變化,我響著生產、交通等很多部門的活動,所以天氣預報對于幾乎所有的人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有關天氣預報的知識,并且掌握正確收看(或收聽)天氣預報的方法。
學習新教材
第一節收聽天氣預報
一、天氣預報的用途和內容
天氣預報有利于人們安排生活、工作和生產活動。
通常在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中都看到有哪幾類氣象圖?(衛星云圖、天氣形勢圖、城市天氣預報圖等等)
通常氣象臺就是通過對衛星云圖的分析,做出天氣形勢的預測,才能準確地預報出我國各主要城市的天氣狀況。由于時間的關系,下面我們就只重點學習觀看衛星云圖和簡易天氣預報圖的方法。
二、怎樣看衛星云圖
1、什么是衛星云圖
教師指定學生朗讀課文27頁“衛星云圖”一節課文的第一段,并觀察“氣象衛星和地面接收”示意圖。
現在中央電視臺播的衛星云圖,是我國自行制造的風云一號氣象衛星發射回來的圖象。這是一項非常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在世界上只有為數很少的幾個國家才能做到。
指導學生觀察課本封底“衛星云圖照片”,讓學生讀出照片中都有哪些內容。(日期和時間、地球、經緯網、我國的國界和海岸線、長江和黃河、城市、云層及其運動方向標、陸地和海洋)
衛星云圖和上述內容都各有什么作用?(云層表示各地區上空云量的分布,其他內容表示地區的位置。)
衛星云圖的主要內容就是云。在看云圖時首先要根據經緯網、海陸界線等等內容弄清方位,再看云層的分布和范圍大小、云層的厚薄以及它的運動方向。根據對云層情況的了解,就可以全面地知道,在衛星發射圖象的時候我國各地的天氣狀況。
看“衛星云圖”回答下列問題:
(1)衛星云圖表示的是什么時間的天氣狀況?(1990年5月31日14點30分)
(2)圖中的主要云區在哪里?大致呈怎樣的方向延伸?向哪個方向移動?(在我國長江以南的地區,大致為西南—東北方向延伸,向東移動。)
(3)北京是什么樣的天氣?西安是什么樣的天氣?(北京是陰天,西安是晴天。)
由此可見,從衛星云圖上,我們能夠看出天氣晴朗和云雨的分布狀況。不僅如此,如果再配合我們今后要學習的很多天氣和氣候方面的知識,還能從它那里知道諸如臺風、寒潮、氣旋等等更多的天氣情況。大家說衛星云圖重要不重要呀!
三、簡易天氣圖
看“城市天氣預報圖”。
這是一張簡單的天氣圖,從圖中大家可以看到,氣象臺對各地未來天氣情況的預測。請問學說說他們是用什么方法在圖上表現預測的天氣情況呢?(用符號和數字)所以為了學會識讀天氣圖就必須先掌握天氣圖中常用的符號。
1、天氣圖中常用的符號
看“天氣符號表”教師講解天氣符號的構成。
教師指導學生按課本28頁“讀圖”練習中的項目,識讀“天氣符號表”,并且幫助學生掌握記憶天氣符號的正確方法。
2、簡易天氣圖的識讀
看“城市天氣預報圖”。
請大家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一個城市的天氣預報圖都由哪些符號組成?(城市符號、表示未來天氣變化的符號、表示氣溫的數字符號)
(2)為什么有的城市天氣預報中有兩個天氣符號?(表示未來24小時內天氣的變化)
(3)電視臺預報每個城市天氣時,是按照怎樣順序?(先說天氣變化,再說氣溫)
(4)上海、南京、合肥、桂林、廣州和廈門等城市未來的天氣如何?(請按照一般天氣預報時的順序回答)
復習鞏固
想一想什么是天氣和氣候?它們有什么區別?(提示學生可以復習小學自然課中學到的有關知識)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 了解有關氣象的基本知識:天氣、氣象、氣候的含義與區別。
2、了解動物對天氣變化的特殊反應。
3、知道天氣預報的出臺流程。
4、能夠識別預報天氣的常用圖標,會看天氣預報。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談話導入,確定主題。
同學們,今天的天氣怎么樣啊?(……)那明天的天氣會什么樣呢?誰知道?你知道嗎?我們如何才會知道呢?誰來替大家想想?我們每天回家都看電視,聽廣播,有沒有什么節目告訴我們明天的天氣呢?(看/聽天氣預報)看來大家都收看過天氣預報,現在我先把它給寫下來。(板書:天氣預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些跟天氣預報有關的科學知識。
2、 討論交流:天氣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關心天氣預報的意義。
同學們,我們知道電視里,廣播里,每天都定時的為人們播放天氣預報,由此可見,天氣預報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定很重要。現在,我們先來分組討論一下:為什么我們要了解每天或一段時間的天氣情況,了解天氣情況對我們有什么好處?還有哪些人比我們更加關心天氣,為什么?(如漁民、旅客、農民、戰士、建筑工人等。) 一會我們再來交流。好,開始。(增減衣服,帶雨具,選擇時間出門,耕作,出海……)
同學們說的都很對,由于天氣變化影響著生產、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活動,所以天氣預報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因此,我們要學會如何正確收看或收聽天氣預報。
在學習如何正確收看天氣預報之前,我們先來分清兩個跟天氣預報有關的科學概念。
3、科學概念: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天氣預報是由氣象臺發布出來的。那么,天氣和氣象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下面請看這兩個概念:
氣象:大氣中的冷熱、干濕、風、云、雨、雪、霜、霧、雷電等各種現象。比如,我們說:“下雨了”、“刮風了”等等,指的是一種氣象。
天氣:是指短時間內各種氣象的綜合狀況。例如,我們可以說:“今天天氣很好,風和日麗,晴空萬里;昨天天氣很差,風雨交加”等等。
對于這兩個概念,我們可以說,天氣其實就是各種氣象的綜合。
4、動物的一些行為可以幫助人們預知天氣變化。
下面我們來調節一下,看一幅連環畫,名字叫《下雨了》,請大家把書翻到21頁。(請同學來分段朗讀。)
從這個連環畫里面,你獲取到哪些下雨前的特殊現象呢?(空氣悶、龜殼上結水、燕子低飛、烏云)。很好,那么除了這些之外,你還知道哪些事物和現象也可以用來預報天氣呢? (……)大家說的都很好,看來你們平常很注意觀察,真是很有科學家的潛質。下面我們來看看書上還給我們列舉了哪些例子。P21
5、氣象臺利用現代科技制作天氣預報的過程。
同學們,雖然很多動物和事物的現象可以為我們預報天氣變化,但都很粗略,不夠詳細和具體,而專業的氣象臺卻可以利用現代化高科技為人們精、準、快的預報天氣。下面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氣象臺是如何制作出天氣預報的。請大家看書上22頁的圖片,小組成員共同觀察每一個小圖片與它們之間的箭頭方向,分析一下天氣預報的制作流程是怎樣的。(3分鐘左右之后學生表達匯報)。
這幾位同學分析的很到位,這幅圖基本說明了天氣預報的出臺過程,我們大致可以把這些過程劃分成三個環節:首先是“搜集信息”,通過氣象衛星、談空氣球、氣象飛機、氣象雷達、氣象站來搜集大量的氣象信息。然后通過氣象臺的專業人員分析數據,“處理信息”。最后,通過電視臺、收音機、手機等通訊設備來“傳遞信息”。
6、識別預報天氣的常用圖標。
現在,我們來學習一些天氣預報中,常用的氣象圖標含義,請大家來看老師手中的圖標卡片,你來猜猜它代表什么含義:
晴,多云,陰,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雷陣雨,小雪,中雪,大雪,霜,霧,霜凍,冰雹,沙塵暴。
下面我們來看幾個城市的天氣預報(出示卡片,請學生來為大家講述圖片上預告的是什么天氣)。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2個字,會寫6個字,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讀出自己的語感。
3.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親人的惦念。教育孩子從小懂得關心、熱愛家人。
二、教學重點
1.會寫6個會寫字,特別是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分析字的結構,辨析字形,培養獨立寫字的能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感悟課文中飽含的親情。
三、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讀中感悟,激發閱讀愿望,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2.創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把對課文的感悟轉化為對自己家人的關愛。
四、教學準備
1.識字、詞語卡片
2.布置學生收看天氣預報
3.重點語句投影片
五、教學時數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激趣引情。
1.同學們,你們收看過天氣預報嗎?誰能說說今天的天氣情況?
2.你收看天氣預報時,最關心哪里的情況?心情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3.有這樣一家人,天天隨著天氣預報的情況,一會兒擔心,一會兒高興,一會兒又心焦,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快來讀讀課文吧!
(二)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1.借助拼音朋友,認真讀準每一個字音,并把生字畫出來。
2.同桌抽讀識字新詞卡,互相幫助讀好每個詞的字音。
3.把會認字朋友放回課文中,學生再次練讀,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4.指名讀書,師生評議,教師重點指導學生讀不好的語句。
(范讀或引讀。)
(三)整體感悟,重點質疑。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想一想課文每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全文又寫了什么?然后練習說一說,注意把話說完整。
2.再次讀文,把自己不懂的詞語畫出來,先在小組內討論解決,再拿到班里討論。
3.分小節指名讀,同學們會有什么感受?
(四)創設情境,體驗真情。
1.導入:這個故事,會發生在每一個同學的家中,爸爸出差了,咱全家人怎樣時時刻刻惦記著他呢?
2.從二、三、四小節中自選一小節,反復練讀,把你的真情讀出來。
3.評讀引導:你從哪聽出了關愛和擔心?
例:第二小節,“奶奶直念叨爸爸沒帶棉襖。”如果你是奶奶,你會念叨些什么?把你這種心情讀出來。
4.自讀第五小節,你能讀懂什么?是從那些詞句讀出來的?——引導學生感受一家人對爸爸的關心。
(五)自主表達,抒發真情。
1.生活在這樣溫暖的家里,你有什么感受?
2.你能像小作者一樣,也說說你溫馨的家嗎?先自己練,再和同桌互相說,幫助對方把語句說生動。
第二課時
(一)積累詞語,品讀欣賞。
1.生生交流,指導積累:
學完這篇課文,你最喜歡的詞語有哪些?
2.把這些詞語,反復誦讀,然后抄在積累卡上。
3.你能用上幾個詞語,說一個完整的句子嗎?
(二)自主識字,掌握生字。
1.觀察本課的生字,按結構把字分成兩類:
(1)獨體字:南、萬。其中“萬”的筆順是:
(2)上下結構的字:關、方。
2.獨立識字:觀察字形、描紅體驗,哪些字、哪一筆容易寫錯?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3組詞識記。
4.抄寫字頭,完成生字作業。
(三)課外延伸:開設氣象預報小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