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花兒開了(精選7篇)
紙花兒開了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對不同質地紙的觀察和比較,使幼兒感知紙的特征及吸水性的強弱。
2.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和實驗能力。
[活動準備]
面巾紙、圖畫紙、包裝紙、手工紙、白紙、報紙、宣紙、糖紙、錫紙、盆、水、沙土。
[活動過程]
探究活動一
探究的問題:用紙做的紙花能開嗎?
幼兒討論。
(1)不能開,紙花是假花,它不可能開花。
(2)能開,因為我們給花澆水,花就能開了
試一試:紙花在哪里能開花?
幼兒分別把紙花放在土里、水里進行觀察。
(1)把紙花放在土里。
(2)把紙花放在水里。
說一說我的發現。
(1)紙花在水里開了。
(2)小紙花太干了就不開花;真花在土里能開,假花在土里開不了。 探究活動二
探究的問題:將不同質地的紙花(包裝紙、手工紙、圖畫紙、報紙、面巾紙、宣紙、糖紙、錫紙)放入水中,哪朵開得快?
幼兒討論。
(1)厚的紙花開得快。
(2)報紙、面巾紙、宣紙做的紙花開得快。
試一試:放進去的紙花哪朵開得快?哪朵開得慢?
幼兒把各種材料的紙花同時放入水中并認真觀察。
說一說我的發現。
(1)包裝紙、手工紙、圖畫紙做的花開得慢。
(2)報紙、面巾紙、宣紙做的花開得快。
(3)開得最快的花是用面巾紙做的,包裝紙做的花開得最慢。
(4)糖紙、錫紙做的花沒有開。
(5)面巾紙吸水最快,包裝紙吸水最慢。
玩一玩,我做的花兒開了。
將不同顏色的紙花放到花叢中,帶領小朋友用噴壺澆花,紙花逐漸開放,體驗花開的快樂。 注意事項
1.教師在實驗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2.如幼兒園的條件較好,幼兒可分組進行活動,讓幼兒在充分玩的過程中感知體驗并得出結論,同時它還能便于教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指導。
3.活動中最好讓孩子卷好袖子,帶上圍裙,以免弄濕衣服。
拓展思路
1.彩色水會不會順著小棒爬上來?
在兩個燒杯中分別放入顏色水(約2厘米高即可),將卷好的紙棒和塑料棒(或玻璃棒)的一端分別放在兩個燒杯的顏色水里,觀察結果。
2.雨衣、雨傘、窗戶、皮鞋、杯子、毛巾、衣服、抹布等物品中,哪些吸水哪些不吸水,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紙花兒開了 篇2
活動內容:
彩色的紙花
活動目標:
1、對排序活動有興趣。
2、學習用語言講述排序結果。
3、初步學習按自定的規律給一組物體排序。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三種顏色紙花若干,排序板一份。
活動過程:
1、觀察操作,發現規律。
(1)教師出示各色紙花。
提問:這些紙花有什么不同?(顏色、形狀、數量)如果給它們排隊,可以怎么排?
(2)幼兒自由發言,討論排列方法。
(3)演示操作,幼兒觀察并發現規律。
2、幼兒獨立進行排序活動。
(1)教師:你們想把紙花排成什么樣子呢?想好了大家就可以試試看。
(2)幼兒操作,教師幫助指導。
3、請幼兒互相介紹、欣賞排序作品,了解更多的排列規律。
(1)幼兒講述自己的排序結果,教師同步演示幼兒的.操作。
(2)教師小結。
4、引導幼兒利用更多的元素變化,去設定規律。
(1)提問:剛才每個小朋友都想出了好辦法,你還能排出不一樣的嗎?
(2)幼兒表達操作結果,教師同步演示。
(3)教師再次小結。
紙花兒開了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嘗試運用卷、捏、折、貼等不同方法,卷出不同造型的線條卷紙花。
2、鼓勵幼兒在掌握多種卷紙技能的基礎上大膽想象并造型,通過搭配組合的方式,表現出美麗的圖案。
3、發展幼兒手部肌肉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幼兒:硬紙板、自粘紙、彩紙條、膠水、抹布師:各種形狀的紙卷、紙條、膠水、硬紙板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嘗試運用卷、捏、折、貼等不同方法,卷出不同造型的卷紙。
1、師出示紙條"這是什么?"(紙條)師出示圓形的卷紙貼在黑板上"現在我要變一個魔術,請你們想一想變出來的這個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幼兒個別回答"通過卷紙條,結尾的地方用膠水固定住,可以變出圓圓的卷紙,但是為了卷的不那么小,卷完了以后可以稍微抖一抖,讓它變得松一點。"
3、"我把一張紙條用卷的方法變成了一個圓形的'紙卷,你有其他的辦法把這個紙條再變出其他圖形?還可以把我們這個圓形的紙卷變出不同造型?請你們去試一試。"幼兒分散嘗試。
4、師請幼兒介紹,并做補充:"我這里還有這些圖形,請你們來看一看,你覺得哪個圖形有點難?"一頭尖形:用手捏住一頭的最外面一層紙,使這一頭變成尖尖的樣子。
兩頭尖形:在剛才卷好的一頭尖的圖形上,找到尖尖頭對面的地方,再捏住外面一層紙,變出一個尖尖頭出來就成功了。
長條形:卷的時候,最先開始卷的一段要卷的長一些。
螺旋形:卷的時候只要卷一半就可以了。
正反折形:正反正反折紙。
正反螺旋形:先卷起一頭,把紙翻過去,再從另外一頭開始卷。
二、鼓勵幼兒在掌握卷紙技能的基礎上大膽想象并造型,通過搭配組合的方式,表現出美麗的圖案。
1、"我們已經變出了這么多圖形了,那我們可以把這些圖形組合在一起,變成一個美麗的圖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其他小朋友們的作品吧!"師出示成品。"這些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花瓣和花心)花瓣和花心都是卷好了豎著貼在硬紙板上的自粘紙上的。"
2、"這些美麗的作品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卷紙花。
3、"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朵美麗的卷紙花?"
三、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要求:
先卷再貼,當你想要貼的時候,把硬紙板上的自粘紙撕下來,花心我們上次已經卷過了,放在在你們的盤子里了,直接貼上就可以了。
2、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能力強的孩子鼓勵幼兒運用多種卷紙技能就行造型。
能力弱的小朋友幫助他們簡單的造型。
四、評價
1、請幾個孩子舉著作品走到前面來給大家欣賞他的作品,請孩子們互相說一說,你最喜歡那一朵花?為什么?
2、師表揚,并提出一些建議讓孩子們的技能更上一層樓。
3、"請你把你的小花放到旁邊的桌子上,晚上回家獻給爸爸媽媽吧。"
紙花兒開了 篇4
設計意圖:各種各樣的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的的物品,孩子們時常會用的它們,但是對于紙的特性就知之甚少,本次活動我運用小試驗的方法,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了解紙的吸水性,通過對比實驗,引導幼兒感知不同材質的紙吸水性的不同。
活動目標:
一、通過觀察及探索,了解紙有吸水性,感知不同材質的紙吸水性不同。
二、初步學習用記錄單記錄試驗的結果。
三、愿意動手操作,對實驗感興趣。
活動重點:
了解紙有吸水性,感知不同材質的紙吸水性不同。
活動難點:
初步學習用記錄單記錄試驗的結果。
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睡蓮圖片、紙折睡蓮(牛皮紙、卡紙、手工紙、報紙)、各種材料的紙(牛皮紙、卡紙、報紙、餐巾紙、皺紋紙、海綿紙、瓦楞紙、圖畫紙、包裝紙等)記錄表格、裝有水的`水盆若干、毛巾二、經驗準備:幼兒能認識各種材質的紙、幼兒能認識睡蓮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你見過睡蓮嗎?睡蓮是生活在哪里的一種植物?
二、教師出示“睡蓮”,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一)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朵“睡蓮”請你來說說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二)我有一個問題,要考考你們,這朵紙制作的睡蓮放到水里后會發生什么變化?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操作活動:睡蓮花兒開
請幼兒將睡蓮放到水中,觀察睡蓮的變化。(教師在幼兒操作前要提出操作要求)
(一)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二)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水中的睡蓮,引導幼兒說說紙有什么變化,幫助幼兒發現它們的不同。
(三)小結:原來水跑到紙睡蓮的身體里,花瓣就會慢慢地撐開,這就是紙的吸水性。
四、教師出示不同材質的紙引發幼兒大膽猜想。
(一)我這里有一些紙你們來看看他們都是哪種紙?(牛皮紙、卡紙、報紙)
(二)出示做好的睡蓮。
這些睡蓮,今天要進行一個比賽,就是要看看它們誰在水里開放的最快。(三)我們先來猜一猜誰會是第一名開放的。(幼兒進行猜測教師在大的記錄單上進行記錄)
五、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對比實驗,感知不同材質的紙吸水性的不同。
(一)出示幼兒記錄表格引導幼兒討論怎樣進行記錄。
(二)既然是要進行比賽為了公平起見我們要怎樣將睡蓮放到水里,是一個一個放嗎?
(引導幼兒說出要同時將睡蓮放到水里)
(三)幼兒 3 人一組每人一種材質的睡蓮,進行實驗觀察,老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嘗試記錄實驗的結果。
(四)展示并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實驗結果。
提問:為什么不同的紙開花的速度不一樣?(引導幼兒了解紙質越薄、越軟開花速度就會越快。)
小結:紙的材質不同吸水性也不同。
六、活動延伸:
教師出示不同材質的紙,引發幼兒對進一步實驗的興趣,教師可將水、各種材質的睡蓮放置在科學區,供幼兒繼續對比實驗。
課后反思:
本節教育活動中我能遵循幼兒的發展特點,我遵循科學活動的范式,在環節上我層層遞進,不斷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并且逐句逐字進行斟酌,將活動逐步推向高潮。
在活動的組織上我能將“游戲”貫穿始終,在引導幼兒認識睡蓮后和幼兒探討制作的睡蓮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來充分引起幼兒的學習和探究的興趣。以在第一次的小實驗后,通過比較水中的睡蓮和沒有放入水中的睡蓮的不同,我引導幼兒在直觀的操作和觀察比較中發現紙有吸水性這一特征。在進行第二次的實驗時我引導幼兒合作進行實驗,初步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在每次實驗進行前我都引導幼兒大膽猜想實驗的結果、討論實驗的規則、明確實驗的步驟;在實驗結束后,引導幼兒交流實驗的情況、幫助幼兒提升、梳理有益的經驗。
本節活動中我在教學語言上缺乏簡練,這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使語言聽上去不夠精簡;孩子的合作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紙花兒開了 篇5
手工活動:
制作龍
活動目標:
運用連接、粘貼、裝飾的功能合作制作龍活動準備:紙盒、廢布、紙管、易拉罐、剪刀、膠帶、線繩等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舞龍時的歡快音樂,讓孩子感受舞龍時的歡快氣氛。
二、基本部分:
1、提出問題:孩子們想一想,你在哪里見過舞龍表演?你見過的龍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小朋友想看看舞龍表演嗎?讓幼兒觀看有關舞龍的錄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物品,告訴幼兒這些物品都可以制成龍。
3、 教師出示用布、紙片、易拉罐等各種材料制成的龍,讓幼兒欣賞。
4、 帶領幼兒學習制作龍的方法:
(1)用紙盒做成龍頭,將長布做成桶形,在表面進行裝飾后固定在龍頭后面,然后固定上用紙板剪成的龍尾,最后在下面固定上木棍,布龍就做好了。
(2)用紙板剪成直徑約為30厘米的圓盤5~6個,用4條較粗的繩將所有的圓盤穿起來,兩個圓盤之間相隔一定的距離,穿好后將一端固定在用紙盒做好的龍頭上,另一端固定在龍尾上,下面固定上木棍,紙板龍就做好了。
(3)將空易拉罐用細鐵絲穿起來,前面固定在龍頭上,后面沾上龍尾,下面固定上木棍即可。
5、引導幼兒互相制作龍,教師輔導,在制作過程中重點指導幼兒想辦法固定龍頭,使其牢固。
6、作品展評。
紙花兒開了 篇6
目標
1、對紙花是否開花感興趣,體驗試驗的快樂。
2、觀察比較各種紙花開花的速度,學習做試驗記錄。
3、認識幾種不同質地的紙,感知不同紙質的吸水性。1、一定要試驗紙的吸水性,因為現在的紙張的吸水性與我們以往的經驗不相同,但是結果應尊重試驗。
2、水寶寶爬高的試驗用彩色水,實驗速度比較慢。重點
難點重點:感知不同材質的`紙的吸水性
難點:吸水性強的紙花開得快活動
準備水槽
報紙、繪畫紙、臘光紙花各一朵
報紙、繪畫紙、臘光紙條各一
記錄表活動
過程
1、幼兒觀察紙花,看看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看看這些花是用什么材料的紙做的。
2、幼兒猜一猜、試一試,紙花是否會開花。
(1)猜測:紙花放在水里會開嗎,為什么?
(2)實驗:任選一朵紙花放入水中,觀察紙花是否能開,并說出自己的發現。
3、實驗,哪朵花先開。
(1)幼兒猜想哪朵花先開。
(2)實驗:同時將三朵不同紙質的花放到水里,觀察誰先開。
(3)幼兒根據結果做好觀察記錄,用數字表示花開的順序。
4、交流試驗結果,并請幼兒說說為什么?
5、游戲:水寶寶爬高。
(1)幼兒觀察紙吸水的過程,發現吸水性好的紙,水寶寶爬得更快。
(2)吸水性強的紙做成的花開得快些,相反則慢些。
6、生活經驗拓展,如果桌上有水我們怎樣將桌上的水弄干。
紙花兒開了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不同紙質的花在水里開花的不同現象和紙張的吸水性有關。
2.通過猜測、嘗試、分析、表達的方法,發現紙花在水里開花的原因。
3.積極投入探究活動,對紙質花在水里開花的現象產生濃厚的興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知道樹上、草上長出的花朵都會開。
物質準備:面巾紙、手工紙、白紙、報紙、錫箔紙做成的小花;每桌上備有大水盆。
【活動重點】了解不同紙質花在水里開花的不同現象和紙張的吸水性有關。
【活動難點】能從紙質的不同猜測、分析、推斷影響紙花在水里開花的原因。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設置懸念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
二、感知不同紙花在水里開花的現象
(一)觀察白紙花在水里開花的現象
1.提問:這是一張普通的白紙,用它做成的花,能開嗎?
2.教師演示紙花開花,幼兒觀察。
3.請個別幼兒嘗試操作。
(二)探索不同紙質的花在水里的開花現象。
1.介紹各種材料。
提問:除了白紙,小朋友們還只知道哪些不同的紙呢?
2.教師隨幼兒講述出示不同的紙并把各種紙貼到記錄表上。
3.幼兒猜測不同紙質的花在水中能否開花。
4.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幼兒第一次操作。
5.師幼討論:你發現哪些花開了?哪些沒有開?為什么?
教師小結:有的紙花在水里能開,有的不能開。這和紙能不能吸水有關,吸水太快了會爛掉,不吸水就開不了。
(三)感知紙花開的快慢和紙的吸水快慢有關。
1.提問:這些紙花是同時開放的嗎?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示范規范操作動作。
3.幼兒第二次操作,教師一旁觀察指導。
4.交流:哪種紙花開的最快?哪種紙花開的最慢?為什么?
教師小結:不同紙的吸水快慢是不一樣的。吸水快開得就快,吸水慢開得也慢。
三、結束延伸
我們的花開的真漂亮呀!生活中還有一些些紙,比如牛皮紙、玻璃紙等等,小朋友可以仔細找一找還有那些紙,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一做,看一看它們做的小花能不能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