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8-14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2個字,會寫6個字,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讀出自己的語感。

  3.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親人的惦念。教育孩子從小懂得關心、熱愛家人。

  二、教學重點

  1.會寫6個會寫字,特別是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分析字的結構,辨析字形,培養獨立寫字的能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感悟課文中飽含的親情。

  三、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讀中感悟,激發閱讀愿望,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2.創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把對課文的感悟轉化為對自己家人的關愛。

  四、教學準備

  1.識字、詞語卡片

  2.布置學生收看天氣預報

  3.重點語句投影片

  五、教學時數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激趣引情。

  1.同學們,你們收看過天氣預報嗎?誰能說說今天的天氣情況?

  2.你收看天氣預報時,最關心哪里的情況?心情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3.有這樣一家人,天天隨著天氣預報的情況,一會兒擔心,一會兒高興,一會兒又心焦,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快來讀讀課文吧!

  (二)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1.借助拼音朋友,認真讀準每一個字音,并把生字畫出來。

  2.同桌抽讀識字新詞卡,互相幫助讀好每個詞的字音。

  3.把會認字朋友放回課文中,學生再次練讀,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4.指名讀書,師生評議,教師重點指導學生讀不好的語句。

  (范讀或引讀。)

  (三)整體感悟,重點質疑。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想一想課文每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全文又寫了什么?然后練習說一說,注意把話說完整。

  2.再次讀文,把自己不懂的詞語畫出來,先在小組內討論解決,再拿到班里討論。

  3.分小節指名讀,同學們會有什么感受?

  (四)創設情境,體驗真情。

  1.導入:這個故事,會發生在每一個同學的家中,爸爸出差了,咱全家人怎樣時時刻刻惦記著他呢?

  2.從二、三、四小節中自選一小節,反復練讀,把你的真情讀出來。

  3.評讀引導:你從哪聽出了關愛和擔心?

  例:第二小節,“奶奶直念叨爸爸沒帶棉襖。”如果你是奶奶,你會念叨些什么?把你這種心情讀出來。

  4.自讀第五小節,你能讀懂什么?是從那些詞句讀出來的?——引導學生感受一家人對爸爸的關心。

  (五)自主表達,抒發真情。

  1.生活在這樣溫暖的家里,你有什么感受?

  2.你能像小作者一樣,也說說你溫馨的家嗎?先自己練,再和同桌互相說,幫助對方把語句說生動。

  第二課時

  (一)積累詞語,品讀欣賞。

  1.生生交流,指導積累:

  學完這篇課文,你最喜歡的詞語有哪些?

  2.把這些詞語,反復誦讀,然后抄在積累卡上。

  3.你能用上幾個詞語,說一個完整的句子嗎?

  (二)自主識字,掌握生字。

  1.觀察本課的生字,按結構把字分成兩類:

  (1)獨體字:南、萬。其中“萬”的筆順是:

  (2)上下結構的字:關、方。

  2.獨立識字:觀察字形、描紅體驗,哪些字、哪一筆容易寫錯?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3組詞識記。

  4.抄寫字頭,完成生字作業。

  (三)課外延伸:開設氣象預報小專欄。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天氣變化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2、了解氣象知識,激發幼兒觀測天氣的興趣。

  3、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生活現象圖片:曬衣服、打羽毛球、放風箏、漁船出海

  2、兒歌《天氣預報》及投影片

  3、氣象站投影片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談論本周的天氣(5)

  提問:今天是什么樣的天氣?這一周還出現了哪些天氣?(晴天、刮大風、陰天和下雨)

  追問:你們以前還遇到過其他什么類型的天氣?(下霧、下雪、下冰雹、臺風、霜凍)

  小結: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天氣情況,如:晴天、多云、陰天和雨天等。

  二、看圖講述(10’)

  (出示反映曬衣服、打羽毛球、放風箏、漁船出海等生活現象的圖片。)

  提問1:你從圖片上看到了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情?做這件事情需要什么樣的天氣?什么天氣會影響人們做這些事情?(每張圖片請1—2名幼兒回答)

  提問2:怎樣的天氣會給人帶來災難?你還知道哪些災害性天氣?

  小結:氣候的變化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萬物生長需要多種多樣的氣候條件,但是天氣過冷或過熱并持續很長時間,雨水過多或過少都會給人類帶來危害。(播放災害天氣的圖片:旱災、澇災、雪災、冰凍災)

  三、兒歌續編(10’)

  1、興趣激發

  提問:除了收聽天氣預報,還可以有哪些方法了解天氣情況?

  (看云,如朝霞有雨晚霞晴;觀察小動物)

  2、看圖片,講兒歌

  (老師播放蜜蜂采蜜、蜘蛛織網、蜻蜓低飛的圖片,讓幼兒辨認與天氣的關系。)

  蜜蜂采蜜忙,晴天太陽亮;蜘蛛織網忙,陰雨轉晴朗;蜻蜓四處飛,大雨雷電閃……

  3、兒歌續編

  提問:你們知道還有什么小動物會預報天氣嗎?

  追問:我們能不能也像兒歌里面的,把每種現象用十個字表達出來,前面五個字表現動物的行為,后面五個字表現天氣的變化。把兒歌編長一些?

  (螞蟻搬家忙,出門帶雨衣;魚兒出水跳,風雨就來到;田螺浮水面,風雨不久見;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青蛙叫得歡,必有大雨天……)

  四、了解氣象站(5’)

  播放氣象站的投影片,老師來講解氣象站的設備及氣象衛星。

  活動延伸:

  世紀公園附近就有氣象站,周末有空時可以讓爸爸媽媽帶著去參觀一下。

  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重在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老師積極的回應。在這次活動中,我盡量的鼓勵幼兒進行發言,但是一些幼兒的回答比較偏離我想要的回應,就造成我不知道用什么適合的言語來進行回應。另外,當幼兒對小動物可以預報天氣沒有概念時,我所講的似乎對他們而言快了一些,大部分幼兒并沒有很好的理解。所以到了兒歌續編這個有難度的環節就一時不能繼續,好在當一位幼兒有了正確的回應之后,加上我的提示,終于其他一些小朋友也想得出來。我想下一次再讓他們進行類似的兒歌創編時,效果會更好一些。

  另外,幼兒對氣象站的興趣濃厚,以后可以找機會給他們仔細講一講里面的故事。最好是帶他們進行實地參觀,一定有不同的體會。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天氣的種類,關注天氣變化。

  2.能用天氣牌對應相應的天氣。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初步了解天氣的種類,關注天氣變化。

  難點:能用天氣牌對應相應的天氣。

  活動準備:

  1.天氣牌卡片1組。

  2.在教師一角設置天氣預報欄,標出“今天”、“明天”。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情景交談,引起幼兒的興趣。

  (出示雨傘)指導語:“今天出門老師帶了一把雨傘,穿的雨靴,小朋友們,猜猜今天是什么天氣?”

  二、展開

  1.教師介紹天氣預報欄,引導幼兒認識幾種天氣牌。

  指導語:“幼兒說說各種天氣的不同特征,認識天氣的標志。”

  2.幼兒根據今天的天氣選擇相應的天氣牌放到天氣預報欄“今天”的下方。

  指導語:“晴天的時候有太陽,我們可以干什么?雨天我們要注意什么?刮風的時候,我們又該怎么做?并請幼兒說說你喜歡的天氣,為什么喜歡。”

  3.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方式(聽廣播或請成人幫助查詢等)了解明天的天氣,并將相應的天氣牌放到“明天”的下方。

  指導語:“明天天氣有雷陣雨,出行的朋友請注意出行安全。請小朋友根據明天的天氣選擇相應的天氣牌放到天氣預報欄“明天”的下方。”

  4.提醒幼兒每天根據天氣情況及時更換。

  教師小結:“引導幼兒說說天氣除了可以用圖畫出來外,還可以用動作表示,說說用什么動作表示。手臂向上圍一個圓當作太陽,表示晴天;張開五指,從頭頂向下搖動手腕,表示下雨;高舉雙手,在頭頂左右擺動,表示刮風;緊握拳頭,輕敲大腿,表示下雪。”(幼兒自由表演)

  三、結束

  幼兒在玩游戲中結束活動。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天氣預報》是大象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四課。

  天氣是與人類的日常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的現象,其對我們的影響日益增加并越來越受到重視,兒童從小就對氣象產生濃厚的興趣,對于他們來說有很多知識需要探索。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有:知道天氣變化的自然現象;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搜集天氣預報的有關知識;學會制作科技小報等知識。

  讓學生利用科技小報進行表達與交流,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宣傳科技知識;鞏固學到的知識同時鍛煉學生收集資料,設計制作等能力。

  2、學習目標

  (1)知道天氣預報的流程。

  (2)了解預報天氣的常用簡單方法,能堅持開展長期的天氣預報活動。

  (3)能制作氣象小報。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天氣預報的常識。

  難點:制作科普小報。

  二、說學情

  農村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對天氣現象并不是很陌生,尤其是對下雨前的自然現象有很多的了解,課文中這一內容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討論交流就可以完成的,但對天氣預報的制作流程不是很了解,教師在這個內容上就要利用有關的圖片視頻資料幫助學生去了解。制作科技小報其目的是讓學生去收集資料,農村學生受條件的限制,可能在收集資料上有局限性,這就要求學生的小報內容不限,形式多樣。

  三、說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結合學生的情況我采取的方法是;“交流----探究-----討論------交流”的方法,通過讓學生通過對天氣變化前的自然現象進行交流了解一些天氣變化前的自然現象,然后通過教師的講解和查閱資料看圖片、視頻去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流程,同時還要了解一些天氣預報新的內容——氣象指數,教師要指導學生怎樣進行長期的氣象觀測,培養學生長期觀察的習慣。在制作科技小報的時候可以要求同學們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當地的一些氣象諺語和農民長期總結的一些氣象知識來制作。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分三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閱讀與交流:首先讓學生閱讀“下雨了”連環畫了解動物與天氣變化的關系,然后讓學生交流討論你們還知道那些與天氣變化有關系的自然現象(這個內容對農村孩子并不困難,可以讓學生歸納在一起互相交流,讓大家了解更多)

  第二部分探究討論:教師首先準備了有關天氣預報制作流程的圖片和視頻(制作成演示文稿)。教師可以借助圖片和視頻讓學生更深的了解現代科技與天氣預報的關系,了解有很多很多的科技工作者為天氣預報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長期天氣觀察,測量,搜集氣象諺語,收聽天氣預報的習慣的培養(收聽天氣預報方法有:查詢電話12121或96121;看電視、報紙、和互聯網)。此外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我還利用幻燈片讓學生了解天氣預報增添的一項新的內容——氣象指數預報。這樣學生不僅了解了天氣預報的制作流程同時也了解了更多的新知識,這樣更加激發他們去長期觀察天氣。

  第三部分:制作科技小報{討論交流},通過交流探討同學們已經了解了很多有關天氣預報的知識,這時可以讓同學們把你們知道的有關天氣預報知識分內容寫出來,在全班上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學生已經掌握了很多知識性的東西就可以開始辦科技小報了,這時候老師可以出示老師自己辦的一份小報作示范,同學們可以仿照我的格式或方法,當然要要求學生不能千篇一律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板式新穎漂亮。學生可能一時不能完成就布置在下一節課進行展出。

  五、說練習設計

  這一課的練習分為長期練習和當堂練習。

  長期練習是:堅持長期的氣象觀測并做好觀測記錄,每月進行整理分析數據一次。

  當堂練習是:編輯科技小報

  1、用氣象符號記錄一周的天氣情況。

  2、搜集有關天氣的諺語。

  3、搜集動物、植物預報天氣的資料。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晴、雨、陰、多云等四種天氣類型的特點,認識天氣預報中幾種常見的天氣圖標,學習按要求進行簡單的天氣預報。

  2、能借助自制天氣圖像卡,用一個完整句播報天氣,能對幾種常見的天氣圖標和天氣實景圖進行配對,提高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感知天氣與人們日常活動的關系,能主動關注天氣預報。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幼兒與家長一起搜集兩個方面的資料:“天氣預報的好處是什么?”“從哪里可以知道天氣預報(電視、報紙、手機短信、網絡等)?”

  (2)幼兒已有簡單的關于動物習性與天氣變化方面的知識。

  2、材料準備:

  (1)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氣預報截圖”、“動物氣象員”、“有趣的天氣圖標”。

  (2)學具:幼兒人手一套天氣小圖標,配對操作學具(城市天氣實景圖和天氣圖標)。

  活動過程:

  1、戶外觀察和談話互動,引發幼兒對天氣變化及天氣預報的關注。

  (1)教師以手偶“喜羊羊”與幼兒展開談話導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們好!我參加了環游中國的活動,剛剛從北京來到廣州。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到你們這兒,天氣暖和多了,穿著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這里的溫度是多少啊?”“剛才有的小朋友說天氣預報今天是7℃~15℃,我們一起到戶外去感受一下天氣吧?”

  (2)幼兒和“喜羊羊”一起到活動室外去觀察、感知天氣特點,并學習用晴天(或陰天、雨天)來描述當天天氣(關注天氣預報的幼兒可能會說出當天的天氣類型和氣溫)。

  (3)“喜羊羊”:“過幾天,我要到香港去旅行,不知道那里的天氣怎樣。小朋友幫我出出主意,怎樣才能知道香港的天氣呢?”

  適時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回憶和交流自己和家人了解天氣的基本途徑。

  2、通過討論,幼兒學習獲取天氣預報的常見方法,感知天氣預報的重要性。

  (1)教師出示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截圖,啟發提問:

  “圖中有誰?”(天氣預報員和天氣圖標。)“天氣預報員告訴我們什么?”(預報明天的天氣情況。)“除了看電視,我們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到天氣預報?”

  (2)幼兒根據經驗回答。

  (3)教師逐一出示報紙、手機、網絡等三種天氣預報截圖,讓幼兒了解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天氣情況。

  (4)簡單復習已有知識“小動物氣象員”,鞏固幼兒對動物習性的了解。

  幼兒回答。師小結:魚兒上浮、蜻蜒低飛、燕子低飛、螞蟻搬家等現象都是動物在“告訴”我們,要下雨了。

  (5)討論,進一步了解天氣預報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3、幼兒認識天氣圖標,能準確說出其名稱并操作相關學具。

  (1)出示教具中天氣預報圖的天氣圖標,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圖片,結合操作學具,認識晴天、雨天、陰天、多云、晴轉多云等天氣圖標。

  (2)出示北京和廣州的城市圖片(教具),其中有過去一周內連續5天的天氣情況。要求幼兒根據圖意,正確找出學具中與教具圖片相對應的天氣圖標,并大聲說出正確的天氣圖標名稱。

  (3)引導幼兒了解天氣圖中的氣溫如8℃,在播報時要念成“8攝氏度”;如果圖中的氣溫是“一11℃”,要念成“零下11攝氏度”。

  4、幼兒了解天氣預報的播報內容,嘗試按要求用一個完整句播報天氣。

  (2)幼兒自主上前,根據生活經驗,嘗試播報天氣。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播報,了解其播報的內容和順序是否符合要求。

  (3)幼兒觀看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視頻,然后說一說天氣預報的播報內容。教師適時提出本次活動中天氣預報的播報要求(按“日期一城市一天氣類型一氣溫”的方式進行播報)。

  ①幼兒獨立嘗試按要求播報天氣(如:“2O13年1月8日,北京,晴,—11℃~O℃”;“20xx年1月8日,廣州,多云轉小雨,7℃~13℃”)。

  ②幼兒說出天氣類型后,還要提醒同伴在這樣的天氣中應該注意什么,如:如:廣州明天是“雨”,大家出門時要記得帶傘等。啟發幼兒在家時也提醒家人根據不同的天氣安排好生活。

  5、幼兒分組操作,制作天氣記錄卡,嘗試當“天氣預報員”,按要求播報天氣。

  (1)天氣記錄卡制作要求:仔細看手中天氣預報記錄卡上的一些圖片,想想看圖片中是什么天氣,找出代表這種天氣的圖標,每組制作出兩份天氣記錄卡。

  (2)幼兒4人一組,根據學具中已有的圖像,找出相應的天氣標志圖片進行配對后粘貼,制作出天氣記錄卡(記錄卡例舉)。

  (3)組員互相觀察和評價自制的天氣記錄卡(活動當天是星期一,幼兒預報的是星期二、三、四的天氣),如有不正確之處,嘗試在組內討論并修正。

  (4)學做“天氣預報員”。

  ①教師再次強調播報要求:“小朋友播報天氣的時候,要講清楚播報的日期、城市、天氣情況和氣溫,比如,今天是1月7日星期一,小朋友可以播報明天的天氣‘2Ol3年1月8日,北京,晴,一11℃~O℃’。”

  ②幼兒先在小組內按照播報要求和記錄表的內容,向同伴播報天氣,同伴之間相互評價。

  ③請幼兒推選出小組內的優秀“天氣預報員”,讓他(她)拿著本組制作的天氣記錄卡到“小小氣象臺”上預報未來3天的天氣情況,其他幼兒認真傾聽。

  ④優秀“天氣預報員”輪流上臺播報天氣。

  ⑤教師點評幼兒的播報情況,重點指導幼兒學習播報“晴轉多云”等有變化的天氣情況。

  指導語1:“如果1月8日當天,廣州上午是多云,而下午是小雨,那我們應該怎么播報呢?”

  教師按順序出示廣州的晴天和多云兩幅圖,并通過手勢暗示幼兒。

  指導語2:“如果遇到當天天氣發生了轉變的情況,我們可以先說前一種天氣情況,再說后一種變化了的天氣情況,我們可以用一個‘轉’字來表達天氣的變化,如‘20xx年1月8日,廣州,多云轉小雨,7℃~13℃’。”

  6、結束環節:集體到戶外去觀察并嘗試推測明天天氣情況,相互用完整句式預報。

  結束語:“剛才我們都試著進行天氣預報,請小朋友今晚回家和家里人一起看看天氣預報,對自己剛才的預測進行驗證。明天回園時看誰能又快又準確地為大家播報天氣。”

  活動延伸:

  1、在班級主題墻上設置“天氣預報圖”,引導幼兒輪流記錄每天的天氣情況。

  2、在語言區新設“小小氣象臺”,供幼兒自主播報天氣。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在樂中學,在玩中做,增強了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了與天氣相關的科學現象和常識;在播報天氣中,幼兒進一步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信心。

  活動前,我自制了與天氣知識有關的課件和學具(天氣圖像卡),發動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豐富的操作材料,精心設計提問語并在活動中適時投放材料,有效增強了幼兒對天氣預報的興趣。他們表現得積極活躍,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更加關注天氣情況對自己學習、生活的影響,還能嘗試把所學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尤其是活動過程中“分組合作操作學具”的環節,促使幼兒通過分工與合作,學會搜集天氣信息,看圖中的氣溫表,用天氣標志進行記錄。同伴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機會更多了,融洽的探索氛圍也促進了幼兒謙讓、堅持等良好品質的形成。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6

  設計意圖:

  在布置自然角時,我曾經做了張晴雨表,告訴孩子們照顧植物也需要根據天氣的情況。晴雨表做得比較簡單,只有晴天和雨天兩個標志。在進行了一系列有關標志符號的活動后,孩子們對天氣符號也產生了興趣。大自然是孩子們探索科學知識的最好場所,自然界里的刮風下雨、電閃雷鳴等天氣變化、各種氣象標志都是孩子們樂于探索的主題。《綱要》中指出:“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所以,一個有關天氣符號的生成活動在我頭腦里應運而生。

  活動目標:

  1.認識天氣符號,了解簡單的氣象知識。

  2.關注天氣預報,能體會天氣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3.激發幼兒對周圍常見標志符號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1.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視頻、背景音樂。

  2.天氣預報中常見的天氣符號PPT、自制天氣預報PPT。

  3.天氣符號記錄表若干、大幅的符號記錄表一張、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播放央視天氣預報片頭音樂:“猜一猜,這是什么電視節目開始了?”

  2.再播放天氣預報片頭視頻。(原來是天氣預報)

  二、了解天氣預報內容,認識氣象標識

  1.播放天氣預報視頻。

  “看完了視頻,小朋友們有什么想說的,可以和大家分享,或者有什么不懂的?我們來一起討論。”

  幼:我看到了上海。

  幼:我看到了很多這個東西。(手指著天氣符號)

  幼:我看到南京、上海、北京,好多地方。

  幼:為什么沒有我們姜堰的?(問得好,這是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播報的都是大城市,想知道姜堰的天氣,得看泰州電視臺或者姜堰電視臺的天氣預報了)

  “我們從天氣預報中可以知道些什么?”(讓我們提早知道明天的天氣情況)

  “為什么要收看天氣預報,天氣預報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幫助?”(天氣預報為我們的出行帶來方便,我們能夠提早進行準備)

  2.“今天我們先來認識天氣符號,哪些是天氣符號?哪里會出現天氣符號呢?”

  “我們來記錄一下,這段視頻里,出現了哪些天氣符號。”

  再次播放視頻,每個孩子一張表格,“你看到哪個圖案出現過,就在后面的'空格中打勾,老師和你們一起記。”

  “記錄好了嗎?我們跟旁邊的小朋友對一對,都一樣嗎?”

  教師出示一張貼在黑板上的記錄表,和幼兒一同進行打鉤,對答案。(我們的祖國真大,在同一天里有各種不同的天氣)

  3.播放天氣符號PPT,師生一同認識各種常見的氣象符號。

  “請問,這些天氣圖案,有不認識的嗎?第幾號不認識?小雨中雨大雨,小雪中雪大雪。你們發現了一個什么規律嗎?原來,雨點雪點越多,它的級別就越大。”

  一號是什么天?五號是什么天?哇,這些天氣符號你們都認識了,真棒!那現在我要請你們來做氣象預報員。

  4.播放自制天氣預報PPT,幼兒模仿氣象預報員播報天氣預報。

  “認識了這么多天氣符號,現在我們也可以像天氣預報員一樣來播報天氣了,來試試吧。”播放天氣預報背景音樂,幼兒看自制天氣預報PPT,播報天氣。

  活動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有個提問:“看完了視頻,小朋友們有什么想說的,可以和大家分享,或者有什么不懂的?我們來一起討論。”不再是老師掌握發言權,而是鼓勵幼兒去發現,去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幼兒的提問表現出他們的興趣、需要,“接過孩子拋過來的球,并拋還給孩子。”隨時注意觀察孩子,及時捕捉孩子有價值的問題,然后再把問題還給孩子,讓他們“接過球”投入新一輪的思考和探索,從而讓孩子更加自主的學習。當時小宇就指著電視問:“為什么沒有姜堰的天氣預報?”是啊,我準備的視頻和PPT上都是上海、北京、南京,甚至還有外國的某些城市,本來是想借此讓幼兒認識更多新的地方,反而忽略了孩子們最熟悉的家鄉——姜堰。而且我園有不少幼兒是來自于周邊的鄉鎮,如溱潼、張沐、白米等。于是,第二天我又組織了一次生成活動,我重新制作了PPT,讓孩子們來當小小預報員,播報自己家鄉的天氣。當孩子們看到PPT中那熟悉的北大街、溱湖風景區時,都搶著來播報:“老師,我家就住在溱潼。”“老師,這是我家。”那積極性別提多高了,正是因為捕捉到了幼兒有價值的問題,我才能從中獲悉幼兒的興趣、需求是什么,從而將課程“以幼兒為主體,師幼共同建構”的這句話得以實現。

  我還設計了開放性的提問,為幼兒提供了想象的空間,引發幼兒的思考。如:“為什么要收看天氣預報?”幼兒可以根據自己已有的認識和生活經驗,來進一步了解天氣預報的作用,有效地引導幼兒的思考并挖掘其深度。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7

  計劃思緒:

  自從保健大夫將一支溫度計放到運動室里后,孩子們天天都市到那邊看看本日幾度了?于是我們的“稚語心聲”里又多了新使命“氣候預告員”。徐徐地,孩子們從體貼溫度到體貼本日的氣候、想要相識種種情勢的氣候預告等。為了進一步生長我班幼兒在互相來往中的互助意識,勉勵幼兒本身結伴,配合互助摸索氣候預告的機密。

  一、運動目的:

  1、相識獲取氣候預告的種種措施和門路。

  2、感覺氣候預告與生存之間的親密干系。

  二、運動預備:

  幼兒記載的氣候預告表

  圖片多少

  三、運動過程:

  1、分組先容相識氣候預告的差別門路,分享履歷

  這幾天,我們各人都一路存眷氣候預告,本日就來先容一下你們組是從那里知道氣候預告的?

  幼兒分組先容

  2、幼兒手工制作感知氣候預告與生存親密相干

  本來我們可以從許多處所收聽、收看到氣候預告,你們家里平常另有誰聽氣候預告的?

  幼兒交換

  為什么我們各人都要聽氣候預告?有什么用?

  我們看看除了你們說的,另有誰也很體貼氣候預告的

  出示暖棚的圖片:農人伯伯為什么這么體貼氣候預告?

  一一出示司機圖片、旅客圖片,進一步感知氣候與生存的親密干系。

  小結:氣候預告真有效,它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

  3、交換氣候預告記載表,提出題目

  出示幼兒幾天來的氣候預告記載表,請部門幼兒交換記載表。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標志的設計要求,嘗試用簡單的圖案來設計天氣標志。

  2.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經驗設計標志,體驗創作的樂趣。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感受到繪畫的魅力,喜歡繪畫。

  活動準備:

  常見的天氣符號、不同天氣圖片、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師:什么是標志?標志是一種什么樣的`圖案?說說你知道的標志。

  (2)教師出示常見的標志讓幼兒觀賞。

  (3)請幼兒說說這些標志的特征。

  小結:標志是生活中人們用來表明某一事物特征的記號。它簡單、色彩單一、讓人一看就能明白。

  2.設計天氣標志

  (1)今天我接到一個任務,氣象站的叔叔阿姨要請我們小朋友幫她們設計天氣標志,你們有沒有信心設計?(2)今天設計的天氣標志有暴雨、臺風、高溫、大雪的天氣標志,請你們分組設計。

  (2)幼兒自由選擇任務,分成若干組設計一種天氣標志圖。

  3.標志展示,幼兒互相評價和欣賞。

  活動延伸

  1.幼兒在合適的地方張貼天氣標志。

  2.設置天氣播報欄,值日生每天輪流記錄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一些生活中基本的天氣情況,并能學寫有關漢字。

  2.激發幼兒關心周圍事物的情感。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有關圖片、水彩筆、剪刀、蠟筆、圖書。

  2.多媒體教學用具。

  3.頭飾、木偶。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

  用木偶引起幼兒興趣,并引出活動主題。

  (二)分組活動

  1.聽――小動物是怎樣預報天氣的

  2.說――小動物天氣預報員

  3.讀――圖書《下雨的時候》

  4.寫――看圖寫字或看字畫圖

  5.美工――制作天氣預報角

  6.字詞聯想――有關特殊天氣的`用具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玩的情況,重點指導“聽”。要求幼兒仔細地聽小動物是怎樣預報天氣的。

  (三)分享交流

  1.激發幼兒表達的愿望:木偶小貓說“喵、喵,小朋友快來和我說說心里話!”

  2.重點講評:“你聽到有哪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是怎樣預報天氣預報的?”

  (四)提示與建議

  教師可根據本班幼兒實際情況選擇重點指導內容或隨機進行調整。

  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重在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老師積極的回應。在這次活動中,我盡量的鼓勵幼兒進行發言,但是一些幼兒的回答比較偏離我想要的回應,就造成我不知道用什么適合的言語來進行回應。另外,當幼兒對小動物可以預報天氣沒有概念時,我所講的似乎對他們而言快了一些,大部分幼兒并沒有很好的理解。所以到了兒歌續編這個有難度的環節就一時不能繼續,好在當一位幼兒有了正確的回應之后,加上我的提示,終于其他一些小朋友也想得出來。我想下一次再讓他們進行類似的兒歌創編時,效果會更好一些。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10

  活動目標:

  1.根據線索,編出合乎情理的故事情節。

  2.用完整連貫的語言學習故事里的對話。

  3.知道大自然非常奇妙,有探索自然的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收集會預報天氣的動物圖。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師:我們可以通過天氣預報知道天氣的變化。

  (2)師:在大自然,有許多動物也能預報天氣的變化。

  2.講故事:天氣預報專家

  1.教師講故事

  (1)師:故事里哪些動物會預報天氣?它們為什么會預報天氣?

  (2)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4.續編故事

  (1)還有哪些動物會預報天氣?

  (2)教師出示會預報天氣的動物

  (3)幼兒續編故事

  活動延伸

  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搜集關于動物預報天象的資料。

  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重在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老師積極的回應。在這次活動中,我盡量的鼓勵幼兒進行發言,但是一些幼兒的回答比較偏離我想要的回應,就造成我不知道用什么適合的言語來進行回應。另外,當幼兒對小動物可以預報天氣沒有概念時,我所講的似乎對他們而言快了一些,大部分幼兒并沒有很好的理解。所以到了兒歌續編這個有難度的環節就一時不能繼續,好在當一位幼兒有了正確的回應之后,加上我的提示,終于其他一些小朋友也想得出來。我想下一次再讓他們進行類似的兒歌創編時,效果會更好一些。

  另外,幼兒對氣象站的興趣濃厚,以后可以找機會給他們仔細講一講里面的故事。最好是帶他們進行實地參觀,一定有不同的體會。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11

  一、以情導入:

  1、播放從中央1套錄制的天氣預報全段錄音。

  2、詢問學生最關心哪兒的天氣,并說出為什么。

  3、導入語設計:“老師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家人,他們天天都看天氣預報,并且在看的時候還會一會兒高興,一會兒心焦。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吧。”(板書課題:《天氣預報》)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兒歌有幾節組成?

  2、互相讀一讀課文,糾正讀錯字的讀音。

  3、出示詞語卡片檢查認讀情況。

  4、指名匯報讀書情況。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1、范讀課文。

  2、指名朗讀第一節。問:全家人為什么要天天看天氣預報?

  3、小組討論學習:“家里的哪些人在關心爸爸,怎么關心的?”

  (用筆畫一畫是哪些人,讀一讀是怎么關心的)

  4、匯報學習成果:

  課件上紅點標出人物,指名分節讀讀大家是怎么關心爸爸的。

  5、指導讀書,問:你喜歡文章中的誰?讀一讀。讀得好,表揚,還問一問為什么這樣讀?

  A、指導讀第二節。

  (1)、視覺感受哈爾濱的寒冷,為理解句子做鋪墊。

  播放寒冷的哈爾濱圖片,問:學生的感受。

  (2)、聽覺理解句子:

  播放奶奶說話的錄音帶,幫學生體會“念叨”。

  (3)、讀出關心之情:

  比較句子:A、奶奶直念叨爸爸沒帶棉襖。

  B、奶奶念叨爸爸沒帶棉襖。

  (4)、延伸:“奶奶會念叨什么?”

  (5)、比賽讀句子,評出朗讀之星。

  B、指導讀第三節。

  (1)、播放海南天晴時的圖片,問:爸爸出差到了這兒,你們感覺這里怎么樣?

  (2)、老師渲染:聽到海南這么熱,媽媽又擔心起來了,你們能學學媽媽來關心爸爸嗎?

  (3)、小組內互相聽聽對方讀得怎么樣,選一個讀的的,等會讀給全班同學聽。

  (4)、老師采訪讀的好的同學,問問他把哪個詞讀重了,為什么這么讀?

  (5)、全班再讀此節。

  C、學生自讀第四節。

  用打擂臺賽的方式充分讀這一節。

  突出讀“千萬”、“大”。

  6、再次合作學習:“全家人為什么天天隨著天氣預報,一會兒高興,一會兒心焦?”

  (實為學生自由再讀兒歌)

  四、齊讀兒歌。

  五、拓展:

  1、學了這首兒歌,知道了什么?

  2、畫一畫、說一說,或寫一首小詩,表達家人之間是怎樣互相關心的?

  3、同唱一首自編的“幸福”歌。

  歌詞:我的家庭真幸福,爸爸、媽媽、奶奶和我,大家相互都關心,每天過得很開心。

  板書設計:

  天氣預報

  爸爸

  奶奶 媽媽 我

  關心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 篇12

  設計意圖

  最近,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孩子們說:“又下雨了,什么時候出太陽啊?我們可想到草地上去玩游戲了。”小杰說:“我回去問問爸爸,他的手機上有天氣短信,他知道什么時候太陽會出來。”小瑩說:“我也回去問問爺爺,他每天看報紙的時候,都會把天氣預報讀給我聽,只要問問他,就知道什么時候不下雨了。”接著,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都說自己要想想辦法了解一下明天的天氣。從關心天氣到想要了解各種形式的天氣預報,孩子們探究的興趣越來越濃。以此為契機,我設計了科學活動“認識天氣預報”,一方面自制PPT課件,另一方面嘗試發掘生活中相關的教育資源,將兩者優勢互補,使幼兒在邊看邊玩的氛圍下獲得科學知識,提高他們探索天氣奧秘的興趣和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晴、雨、陰、多云等四種天氣類型的特點,認識天氣預報中幾種常見的天氣圖標,學習按要求進行簡單的天氣預報。

  2、能借助自制天氣圖像卡,用一個完整句播報天氣,能對幾種常見的天氣圖標和天氣實景圖進行配對,提高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感知天氣與人們日常活動的關系,能主動關注天氣預報。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幼兒與家長一起搜集兩個方面的資料:“天氣預報的好處是什么?”“從哪里可以知道天氣預報(電視、報紙、手機短信、網絡等)?”

  (2)幼兒已有簡單的關于動物習性與天氣變化方面的知識。

  2、材料準備:

  (1)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氣預報截圖”、“動物氣象員”、“有趣的天氣圖標”。

  (2)學具:幼兒人手一套天氣小圖標,配對操作學具(城市天氣實景圖和天氣圖標)。

  活動過程

  1、戶外觀察和談話互動,引發幼兒對天氣變化及天氣預報的關注。

  (1)教師以手偶“喜羊羊”與幼兒展開談話導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們好!我參加了環游中國的活動,剛剛從北京來到廣州。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到你們這兒,天氣暖和多了,穿著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這里的溫度是多少啊?”“剛才有的小朋友說天氣預報今天是7℃~15℃,我們一起到戶外去感受一下天氣吧?”

  (2)幼兒和“喜羊羊”一起到活動室外去觀察、感知天氣特點,并學習用晴天(或陰天、雨天)來描述當天天氣(關注天氣預報的幼兒可能會說出當天的.天氣類型和氣溫)。

  (3)“喜羊羊”:“過幾天,我要到香港去旅行,不知道那里的天氣怎樣。小朋友幫我出出主意,怎樣才能知道香港的天氣呢?”

  適時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回憶和交流自己和家人了解天氣的基本途徑。

  2、通過討論,幼兒學習獲取天氣預報的常見方法,感知天氣預報的重要性。

  (1)教師出示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截圖,啟發提問:

  “圖中有誰?”(天氣預報員和天氣圖標。)“天氣預報員告訴我們什么?”(預報明天的天氣情況。)“除了看電視,我們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到天氣預報?”

  (2)幼兒根據經驗回答。

  (3)教師逐一出示報紙、手機、網絡等三種天氣預報截圖,讓幼兒了解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天氣情況。

  (4)簡單復習已有知識“小動物氣象員”,鞏固幼兒對動物習性的了解。

  幼兒回答。師小結:魚兒上浮、蜻蜒低飛、燕子低飛、螞蟻搬家等現象都是動物在“告訴”我們,要下雨了。

  (5)討論,進一步了解天氣預報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3、幼兒認識天氣圖標,能準確說出其名稱并操作相關學具。

  (1)出示教具中天氣預報圖的天氣圖標,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圖片,結合操作學具,認識晴天、雨天、陰天、多云、晴轉多云等天氣圖標。

  (2)出示北京和廣州的城市圖片(教具),其中有過去一周內連續5天的天氣情況。要求幼兒根據圖意,正確找出學具中與教具圖片相對應的天氣圖標,并大聲說出正確的天氣圖標名稱。

  (3)引導幼兒了解天氣圖中的氣溫如8℃,在播報時要念成“8攝氏度”;如果圖中的氣溫是“一11℃”,要念成“零下11攝氏度”。

  4、幼兒了解天氣預報的播報內容,嘗試按要求用一個完整句播報天氣。

  教學反思

  1、應讓在配合說天氣與星期后,增加幼兒完整的用語言說明天氣和星期,讓幼兒學會完整表達

  2、引出各種天氣時,可以用聲音引出,如錄音等

  3、如何讓主題引出時應該更新穎

  4、能帶幼兒在各種天氣模擬里去體會理解更好

《天氣預報》教學設計(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天氣預報》教案(精選15篇)

    活動目標:1、了解天氣預報中的晴雨雪標志,了解這三種天氣的特征。2、嘗試用動作表現這三種天氣。3、培養觀察天氣的能力。4、大膽說出自己對天氣預報的理解。重難點:重點:了解天氣預報中的晴雨雪標志。難點:掌握這三種天氣的特征。...

  • 《顏色變變變》教案(精選16篇)

    活動目標:1.能正確進行三原色分類并大膽嘗試兩種色彩的混合,感受色彩的變化;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積極參與交流;3.體驗玩變色游戲的樂趣,感受科學活動的樂趣;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5.通過實驗培養...

  • 《學習等分》教案(精選2篇)

    活動目標:1、學習將不同形狀的物等分的方法,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系。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萌發對等分的興趣。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 《彈力球》教案(精選4篇)

    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摸弄,引起幼兒對球在斜面上滾動的現象感興趣。2、學習用語言和圖表表達自己的操作和體驗。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 《神奇的紙》教案(精選13篇)

    一、活動目標1.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在紙筒上作畫、利用紙筒做手工。2.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4.引導幼兒用語言對自己或同伴的`作品,作出評價。二、活動準備紙筒若干、蠟筆、彩筆、剪刀等。...

  • 《一分鐘有多長》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活動目標】1、通過各種實踐活動體驗一分鐘時間的長短。2、知道時間是寶貴的,懂得珍惜時間,明白要做一個守時的'人。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 各種各樣的葉子(精選2篇)

    創新綜合活動《各種各樣的葉子》執教:王益瑗活動目標:1, 引導幼兒探索葉子的多種特征,并初步了解葉子的作用。2, 知道幼兒學習按物體特征進行分類的方法。3, 激發幼兒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 昆蟲運動會(通用12篇)

    昆蟲運動會 目標 通過捕捉、觀察各種昆蟲,使幼兒了解昆蟲的外形特征與活動方式,并發現它們之間的聯系。 準備 小容器、塑料袋等若干個。 過程 活動(一) 捕捉昆蟲 幼兒到草地上捕捉昆蟲。...

  • 氣象預報(精選12篇)

    自從班內開展觀察天氣,畫氣象、預報天氣一系列活動后,孩子們的興趣與日俱增。那么如何保持孩子們的興趣并深化這一活動?我想到了孩子們最喜歡的動物。因為有些動物在天氣變化前有著特殊的表現,并有一定的規律,能起到預報天氣的作用。...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av网址在线 | 超碰97人人人人人蜜桃 |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 | chinese45丰满成熟hd | 在线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 | 97自拍网| YY111111少妇影院免费观看 | 97人妻人人澡人人爽国产 |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乱 | 和邻居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 好爽好紧好大的免费视频国产 | 成人a毛片视频免费看 | 国产欧美日韩三级 | 92自拍视频| 爽到憋不住潮喷大喷水视频 | 91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超碰人人91| 人人擦人人干 | 日韩欧美卡一卡二卡新区 | 韩国毛片 | 国产亲妺妺乱的性视频播放 | 青柠高清在线观看免费完整BD | 男人插女人的免费视频 | 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区 | 夜夜爽浪潮av99 | 国产女同2互磨高潮在线观看 | 老熟女高潮喷了一地 | 久久之精品 | 欧美XXXX做受欧美Gay | 91久久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天堂 | 天天插日日操 |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六月 |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播放 | 久久这里精品国产99丫e6 | gogogo免费视频观看 |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德国一级毛片 | 91av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