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活動《這就是我》
教學內容 美術活動《這就是我》 教學目標 1、學習照著鏡子大膽地畫出自己臉上細微的部分。2、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和別人有不同之處。 教學準備 1、《幼兒畫冊》、水彩筆,每人一份
2、每人一面小鏡子 教學重點與難點 能夠畫出自己臉上細微的部分。 教學方法與手段 講解演示法、談話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 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比較自己與別人在外貌上的不同。
1、請兩個小朋友上來,提問:
你們叫什么名字?你們的名字一樣嗎?小朋友們看一看他們長得像嗎?
2、師:請找一個好朋友,看一看兩個人什么地方不一樣? 回答問題,仔細觀察與同伴進行比較。 從談話,比較和同伴的不同引起幼兒對的活動興趣。、 二、談談自己和同伴興趣、愛好等方面不一樣的地方。
1、師:你們除了長的不一樣,還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樣的?
你喜歡做什么?
(比如:愛好、興趣等方面。)
2、小結:他們除了長相不一樣,喜歡做的事情也不相同。 分組進行討論自己的愛好、興趣。 根據教師不同方式的提問,幼兒可以暢所欲言,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在鏡子面前畫自己。
1、教師出示鏡子,提問:這是什么?可以用來做什么?
引導幼兒通過鏡子仔細觀看鏡子里的自己。
2、教師講解繪畫時的要求,注意細節,如:頭發、眉毛、眼睛等。
3、教師示范邊照鏡子邊畫自己。 1、傾聽要求,觀察老師操作。
2、自己操作。 教師的示范,讓幼兒對活動的要求有所了解,為幼兒操作作鋪墊。 四、觀察圖畫
1、請幼兒把畫好的自己都貼在前面的紙上。
2、師:“哇,有這么多的小朋友,我都搞不清楚是誰?請你們猜一猜這些畫得都是誰?”
3、教師進行講解指導。 貼好畫并猜一猜畫的是誰,傾聽教師指導。 根據幼兒的展示,了解幼兒的不足,方便以后指導。 教學反思 《這就是我》是綜合教材主題活動《我長大了》中的一節美術活動,也是本學期的第一節美術活動。我想,在活動的過程中,為了讓孩子認識“我”,進而通過美術的形式表現我。因為是本學期的首次美術課,我十分重視,擁有一個好的開端,逐步培養孩子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活動開始后,我們就一起對著鏡子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一大部分小朋友都畫得非常好,我把能力弱的安排在畫的比較好的小朋友身邊,這樣畫得好的小朋友帶著畫的一般的小朋友,互相模仿,進步得也比較快,。此次活動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鼓勵幼兒大膽的表現,游戲情境中培養興趣,使幼兒在愉快、輕松地氛圍中進行美術活動。要讓孩子們的體驗到:美術活動并不難,我們可以輕輕松松、快快樂樂的去完成。培養孩子繪畫的自信心,就要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樂趣。而關鍵是引導他們在觀察的基礎上學會認真思考,使孩子對事物的認識能夠逐漸的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為順利進行繪畫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