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活動大青蟲說課稿
——藝術組跟進式研討活動一、設計意圖:
班里的孩子對于昆蟲之類的小動物很感興趣,對于大青蟲的外型特征、運動方式有一定生活經驗,本周正在進行的是運動身體這一主題,其中有一節紙工活動大青蟲,我想到了可以讓孩子們運用多種操作材料表現大青蟲的各種動態這樣一個形式的美術活動,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美術活動的興趣,通過創設“找大青蟲的朋友們”的情境勾起幼兒強烈的好奇,激發幼兒探索及創作的欲望。同時讓幼兒掌握這一技能的時候,對大青蟲的生活習性、外型特征能有更深的了解,并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教學目標定位:
基于以上這些設計意圖,我將這個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定為三點:
1、嘗試用各種材料制作大青蟲,表現各種動態的大青蟲。
2、培養和發展幼兒細致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3、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三、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運用各種材料制作大青蟲,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主要通過幼兒動手操作的過程,實現幼兒在“興趣”和“體驗”方面的發展。難點主要是引導幼兒觀察并發現大青蟲的各種動態,表現出大青蟲各種動態。
四、活動準備: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這節課的活動準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1、幼兒生活經驗和知識的準備。在課前引導幼兒收集大青蟲的圖片視頻資料,了解大青蟲的運動方式。在日常活動中,進行過游戲“可愛的大青蟲”,表現出大青蟲的不同動態。
2、教具及材料準備:教師教具有大青蟲玩具, 幼兒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組三盤的顏料、抹布、棉花球、手工材料大青蟲圓片、漿糊。油畫棒。
五、活動流程:
1、引出課題。出示大客人大青蟲玩具談談大青蟲的特征身體長長的一節一節的,討論大青蟲的運動的方式,它爬行的時候是什么樣的,身體怎么動。引導孩子說出背部拱起來,頭仰起來,還有屁股翹起等幾種動態。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用磁鐵擺出不同的動態。
在活動開始出示大青蟲玩具有集中注意力的作用,通過教師的不斷引導,特別是根據幼兒講述擺出幾種不同的形態,這樣繪畫就能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能力強者可選擇多個動態表現,能力弱的幼兒選其一種。運用直觀的方法,幫助幼兒掌握美術創造的技能,為后面的操作做了鋪墊。
2、幼兒與教師共同嘗試
此環節是活動的重點,教師用游戲的口吻引發孩子作畫的欲望,咦,大青蟲的好朋友怎么不見呀,原來它們是要和我們捉迷藏呢,我們一起去把它們找出來。請食指來幫忙進行印畫,教師示范。接著通過說說看看讓幼兒討論其他幾種材料的用法。
3、提出明確操作的要求,每桌上都有一塊黃色的草地,每五個小朋友一起合作,小朋友可以自己選擇幫忙的工具可以是食指、或者棉球、圓片每種方法都試試看,把躲在草地上的大青蟲都給找出來,找到的大青蟲的動作都不一樣。還要記住大青蟲的身體要連起來,小腳短一點。
4、幼兒操作。老師巡回觀察,適時的加以指導:(1)蘸顏料壓印后,需要在抹布上擦干凈手指后再拿水彩筆添畫。(2)要求幼兒保持畫面和桌面及周圍環境的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