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內數量的認識》教案(精選2篇)
《5以內數量的認識》教案 篇1
一、說教材:
《5以內數量的認識》是幼兒園中班數學內容,本節課要求幼兒對5以內的數量能手口如一的點數,一般來說,5,6歲的兒童對數的概念已有一定的認識,讓幼兒學習手口一致點數,可為幼兒在今后學習數學打下基礎。因此,我把本節課的目標定為:
1.認知目標:通過游戲,觀察、操作使幼兒初步感知5以內的數量。
2、思維拓展目標:(1)通過活動感知5以內的數量。
(2)學習手口一至地點數并說出總數。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難點:手口如一的點數出5以內的數量。
二、說準備:
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我為本次教學活動準備了,掛圖,花朵,小鳥,小兔,禮品盒幼兒操作材料等。
三、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中班幼兒。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設計了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聽一聽,數一數、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四、說程序設計:
課堂教學是幼兒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
1、講述故事,引起興趣,在這個環節中,我利用故事《小兔子過生日》,來引發幼兒愛聽的,愛看的目的。
2、指導觀察,感知數量,在這個環節中我利用掛圖,讓幼兒說出圖中有什么,它們分別有幾只,讓幼兒進一步,感知5以內的數量,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3、運用游戲,加深對數量的認識,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幼兒進行操作游戲活動,從而進一步讓幼兒鞏固幼兒對5以內數的感知。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這節課,我通過三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又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指導幼兒觀察、游戲,操作,獲取新知;同時注重培養幼兒的思維和各項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在這節課中我整合了計算,常識,語言等領域的知識
《5以內數量的認識》教案 篇2
我執教的是中班數學活動《5以內數量的認識》。作為執教者的我心情是復雜的,因為來到幼兒園第一次有領導聽課,所以有壓力;又因為有領導聽課,而高興,機會難得,有問題也不怕,只有接受大家的建議才能成長。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采用了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為兔子過生日——給小動物打電話——觀察小動物的家——送食物給小兔子這四個環節,主要是讓幼兒感知理解5以內的數量。此活動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的情境中,不知不覺中主動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讓幼兒在自然、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獲得數學經驗。
在實際教學中,發現情景式、游戲式的教學給小班孩子帶來了學習的快樂,在教學的一開始,手指操游戲,拉近了師幼間的距離,接著自然的引到小兔子過生日朋友們去做客,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熱情。接著讓幼兒給動物們打電話,并學學小動物的叫聲或走路的樣子,他們個個學得有模有樣。這時,老師引導幼兒觀察小兔子的花園,根據幼兒的回答連上相應的數字,引導幼兒選一選、認一認、說一說。在這個環節中,讓他們感知了數量和數字之間的關系。在送食物給小兔子這個環節中,主要是引導幼兒正確感知比5以內的數量。我采用每個孩子手拿標記盤去取食物,這樣避免了教師指導不過來的麻煩,又便于每位幼兒自己認讀小圓點及檢查,還可以交換操作。可是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孩子不按標記盤上的點數去取食物,難道這個環節有點難?操作前交代的太快了?還是需要改變操作的方法?也許讓他們直接去取卡片式的食物更簡單有效而送食物給小動物們的環節就是教師檢驗孩子們操作情況的環節。說到幼兒學習數學源于操作,尤其是小班的孩子需要很多的操作,才能夠真正的理解和感知。可見,我們日常的數學教學都要重視孩子們的操作。
活動結束了,留下了很多思考。聽了大家的建議后,有些地方也豁然開朗了,在執教數學活動方面又有了更新的觀念。
很慶幸參與了這樣的研討課,在這樣的嘗試和反思中,我覺得首先要學會對自己的課進行異構,學會對自己行為的跟進。我將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繼續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