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手工活動《五彩石》(通用5篇)
中班美術手工活動《五彩石》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2、啟發幼兒在操作中發現美、創造美。
3、讓幼兒學會裝飾石子。
【活動準備】
1、區角活動中的各種石子
2、彩筆、錄音機、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幼兒,聽故事《五彩石》,導入課題。
二、基本部分:
1、與幼兒交談:“小朋友,故事聽完了,故事中有美麗的五彩石,你們愿不愿意擁有這樣美麗的五彩石,”(愿意),引起幼兒興趣“現在老師給你們畫石子,自己做一個《五彩石》”,好不好?(好)
2、現在先請小朋友們拿起你面前的小石子,看一看,它們長什么樣子?摸一摸有什么感覺?它們像什么?我們應該怎樣來裝飾這些小石子呢?好,請看老師這里。
3、老師教幼兒畫石子的步驟:
(1)選一顆石子,先觀察外形,如:心形的可畫桃子、草莓、胡蘿卜等,橢圓形的可畫小雞頭、小貓頭、小孩頭等,有角有棱的石子可畫,小草、大樹、小房子等。
(2)觀察好之后,可作畫,用左手拿好石子,右手拿彩筆開始作畫,作畫時,必須把石子的全身都畫滿,不要只畫一畫,這樣不美觀。
(3)畫完后,要放在桌上晾干,不要把顏色給抹了。
4、幼兒獨立作畫,老師巡回指導,特別是能力差的幼兒,老師要重復指導。
5、老師設計一個主題,如,現在是夏天就以《美麗的夏天》為主題,分別讓幼兒作畫,分工有序,如,有畫炎熱的太陽的,有畫夏天的水果的,有畫水中的荷花的,有畫大樹、小草、小花的,有畫小動物的等。
6、展示幼兒作品。
三、活動延伸:
把幼兒的獨立作品,放到區角中,用主題畫來裝飾自己的教室。
中班美術手工活動《五彩石》 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2、啟發幼兒在操作中發現美、創造美。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區角活動中的各種石子。
2、彩筆、錄音機、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組織幼兒,聽故事《五彩石》,導入課題。
二、基本部分:
1、與幼兒交談:“小朋友,故事聽完了,故事中有美麗的五彩石,你們愿不愿意擁有這樣美麗的五彩石,”(愿意),引起幼兒興趣“現在老師給你們畫石子,自己做一個《五彩石》”,好不好?(好)
2、現在先請小朋友們拿起你面前的小石子,看一看,它們長什么樣子?摸一摸有什么感覺?它們像什么?我們應該怎樣來裝飾這些小石子呢?好,請看老師這里。
3、老師教幼兒畫石子的步驟:
(1)選一顆石子,先觀察外形,如:心形的可畫桃子、草莓、胡蘿卜等,橢圓形的可畫小雞頭、小貓頭、小孩頭等,有角有棱的石子可畫,小草、大樹、小房子等。
(2)觀察好之后,可作畫,用左手拿好石子,右手拿彩筆開始作畫,作畫時,必須把石子的全身都畫滿,不要只畫一畫,這樣不美觀。
(3)畫完后,要放在桌上晾干,不要把顏色給抹了。
4、幼兒獨立作畫,老師巡回指導,特別是能力差的幼兒,老師要重復指導。
5、老師結合當前季節,設計一個《美麗的夏天》的主題,分別讓幼兒作畫,分工有序,如,有畫炎熱的太陽的,有畫夏天的水果的,有畫水中的荷花的,有畫大樹、小草、小花的,有畫小動物的等。
6、展示幼兒作品。
三、活動延伸:把幼兒的獨立作品,放到區角中,用主題畫來裝飾自己的教室。
反思:
幼兒在活動中大部分能夠參與進來,個別有自主創新意識,還能夠做出別的作品。
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特點,根據他們不同的性格設計出不同的應對方案。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中班美術手工活動《五彩石》 篇3
教案目的:
樂意參與活動,體驗玩石頭的樂趣,學習按石頭的特征有規律的進行排序,發展小朋友的數數和分類、排序的能力。
教案準備:
石頭若干,筐若干。
教案過程:
1、老師以簡短的語句,引出今天的主題活動,既幫助了小朋友復習了有關故事的內容,也激發了小朋友對鋪路活動的興趣。
2、老師出示石頭,讓小朋友根據自己的觀察進一步掌握、了解石頭的特征,并突出了石頭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也培養了小朋友的觀察能力,又使他們的語言得到了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朋友不僅說出了石頭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還有的小朋友說出了石頭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樣,這些都說明了小朋友比較細致的觀察能力。
3、老師讓小朋友根據口令排隊撿相應的石頭,然后讓小朋友自己數數撿來的石頭一共有幾塊,使小朋友能夠數的清楚、正確。在根據石頭的光滑、粗糙的特征進行分類,進一步鞏固加深小朋友對于石頭的特征的了解。
4、老師讓出示筐,讓小朋友把撿來的石頭按照石頭光滑和粗糙這兩個特征分別放在對應的筐中,加深對石頭特征的再次認識。
5、老師讓小朋友把撿來的石頭鋪路,引導小朋友學習按照間隔的方法進行鋪路。
中班美術手工活動《五彩石》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鵝卵石,簡單了解鵝卵石在我們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嘗試體驗紙團印畫、手指點畫的方法裝扮鵝卵石。
3、體驗局部組合成整體的新奇感和合作帶來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小花園場景一個、鵝卵石若干、顏料、小紙團(大小不一)、信封、濕巾若干
活動過程:
1、實物引入,認識鵝卵石
(1)出示鵝卵石,幼兒對比觀察鵝卵石與普通石頭形狀的不同,引導幼兒說出鵝卵石表面滑溜溜的感覺。
提問:小朋友,請你們仔細看一看像什么?摸一摸有什么樣的感覺?教師小結:圓圓的滑滑的石頭叫鵝卵石。
(2)觀看視頻,幼兒了解鵝卵石的形成。鵝卵石是石頭經過河水長時間的沖刷過程中,磨去棱角變成的。
(3)出示圖片,簡單了解鵝卵石的用途。
提問:小朋友,你們見過鵝卵石嗎?在哪里見過?鵝卵石可以來做什么用?
(4)出示小花園場景,幼兒示范作畫交流。
小花園的一位阿姨打電話,請小朋友幫忙給小花園鋪條五彩石頭路。小朋友,我們怎樣能把鵝卵石變成五彩的呀?老師請一位小朋友來試一試,讓他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幼兒用準備好的顏料及小紙團,嘗試作畫。
教師總結:小紙團,蘸一蘸,點一點。小手指,蘸一蘸,點一點。
2、幼兒自由繪畫。
幼兒自主選擇鵝卵石和顏色,用紙團印畫和手指點畫兩種不同方法。在此過程中,對能力較強的幼兒可以嘗試在一塊石頭上涂幾種不同的顏色。
3、欣賞作品。
幼兒將完成的鵝卵石在小花園場景鋪出一條小路,體驗局部組成整體的新奇感。幼兒交流自己的作品。
4、感謝信。
小花園寄給幼兒的一封感謝信,體驗合作成功的成就感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提問:小朋友,收到小花園阿姨的感謝信,你們的心里有什么感覺?教師總結:小朋友,原來合作的力量可真大呀,幫助別人,我們自己也收獲了快樂。
中班美術手工活動《五彩石》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局部組合成整體的新奇感。
2、嘗試體驗紙團印畫、手指點畫的方法畫鵝卵石。
活動準備:
1、鵝卵石若干,紙團印畫、手指點畫的示范畫。
2、小路形狀的繪圖紙6張、小紙團、各種水粉顏料。
活動過程:
導入(1)創設情境:小兔子鋪路請小朋友幫助。
(2)出示鵝卵石,請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它們的樣子、用途。
(3)教師示范紙團印畫、手指點畫等不同作畫方法的要領。
2、分組制作繪畫作品《五彩石頭路》。請幼兒選擇大小不同的紙團和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印畫操作。
(1)出示繪畫材料并介紹,請幼兒自由分成2組,進行繪畫活動。
(2)幼兒自由選擇材料,練習用不同方法繪畫大大小小的石頭,提醒幼兒更換各種不同顏色畫石頭。
(3)指導幼兒作畫。
3、欣賞作品,體驗局部組合成整體的新奇感
將幼兒完成好的作品,鏈接在一起,將小路變長,體驗局部組合成整體的新奇感。
分享交流。
結束:到最后小兔非常高興,對小朋友們說:“謝謝你們幫助我鋪了一條五彩石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