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教案:小老鼠吃西瓜
五.延伸活動
學習歌表演《種西瓜》,感受體驗老鼠勞動收獲的樂趣。
六.活動反思
一 通過活動的實施,感到制定目標還有不足。
在老師指導操作時·個別幼兒講述故事時,有些幼兒沒有仔細傾聽,老師雖隨機教育幼兒有禮貌的聽他人講述,但還是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如果將“培養幼兒有禮貌的傾聽他人講話的習慣!绷腥肽繕,老師在活動環節前就會提出要求,效果會更好。
二 課件利用率較低。
課件制作的時間較長,但在活動中僅僅只用于作品欣賞這一環
節,使得課件的利用率較底。如果在課件中預設幾種故事結尾于幼兒編述結尾后,讓幼兒在課件中找到自己理想的故事結尾,完整欣賞新故事。這樣使得課件的利用率提高,增加了課件與幼兒的交互作用,又使得幼兒對自己編述的故事有一個完整的概念。
三 分組活動、操作活動重視個別差異、重視 <br><p></p>活動過程。
操作過程中考慮幼兒的不同差異,制定了不同的操作目標,每一位幼兒都能獲取操作的經驗,對后面編述故事的結尾提供了素材。
四 活動中教師與幼兒的關系比較適度。
這里所說的關系主要是指在語言活動的系列活動中,幼兒主活動與教師參與活動的比例關系。教師與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與主導關系,根據具體的活動內容、活動要求發生變化:
1幼兒活動前準備狀態很興奮,加上活動前半部分利用動畫幫助幼兒欣賞作品,所以活動的開始教師參與組織成分較少。
2活動中出現的一些新的技能,對幼兒而言,主要有作品的新的語言要求,美工操作等新的技能要求,其中應以語言要求更為重要,難度較大,所以老師對幼兒理解作品、想象講述中參與組織較多,美工操作組織較少。
3對于天真爛漫的 <br><p></p>幼兒,最成功的教育方式莫過于在他們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從而感受到安全,愉悅的情況下,他們的自主探索動機得到激發,并在積極主動的交流和探索中,身心兩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所以設計教學活動強調要立足于幼兒已有的發展水平,以幼兒的興趣和內在發展需要為基礎,營造寬松,愉悅的教育氛圍,使幼兒在自主情緒主導下積極參加活動,從中得到全面發展。
我們究竟如何設計教案?如何在“教育活動要以兒童發展為本”“要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些理念真貫穿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
(1)尊重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前提。
幼兒的生活經驗及年齡特征,發展水平,是我們開展一切教育活動的重要依據!缎±鲜蟪晕鞴稀坊顒拥脑O計中,充分關注到中班孩子的興趣特點和生活經驗,在生活中孩子們喜歡拿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當玩具或當材料做玩具,如用泥,沙建長城,房子。用吃完的口香糖當橡皮泥,用飯碗做帽子等等,老師在生活中注意留意了這些細節,由此,一個幼兒十分感興趣的主題活動------小老鼠用西瓜皮可以做什么,在老師的引導下誕生了。
(2)準確的目標定位。
教案設計都是集體教學活動計劃。多是教師預設的,反映目標性模式的活動。因此,目標的定位尤顯重要。《小老鼠吃西瓜》教案中,盡管是語言故事教學活動,但是我沒有把目標僅僅著眼于相關知識的傳授上,而是定位在幼兒的創新意識,經驗講述方法的培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