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小樹葉找朋友
[教材簡解]
《小樹葉找朋友》這個活動是主題活動《秋天的畫報》的一個生成活動。秋天來了,孩子們被秋天的美景深深吸引著,小朋友們在這個美麗的季節渴望交到更多的朋友。這首詩歌充滿兒童情趣.短小精悍,以優美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美景,同時讓幼兒學會了交朋友的技巧。詩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將秋天的情境作了巧妙的契合的聯想,顯得具體而又形象,與幼兒的想象緊緊相扣,豐富了幼兒的情感。
[目標預設]
1.喜歡朗誦詩歌,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和句式結構。
2.嘗試仿編詩歌,體驗朋友間友好交往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詩歌,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和句式結構。
難點:能夠根據詩歌的結構特點,仿編詩歌,體驗朋友間友好交往的樂趣。
[設計理念]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小樹葉找朋友》這首詩歌有著鮮明的結構特點,擬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語言風格給幼兒清楚明了的記憶和想象線索,便于幼兒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可以很好地為幼兒所接受。
[設計思路]
《綱要》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要為幼兒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我們在貫徹、實施新綱要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幼兒探索學習、創造學習,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使幼兒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于是,我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設計了這節語言活動,把幼兒當作活動的主人,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啟發幼兒創造,拓展幼兒想象,從而達到促進語言表達和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的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一內容的依據有以下幾方面:(一)適合幼兒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二)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雖然《小樹葉找朋友》只是一個詩歌,但是可以讓孩子學習詩歌的同時,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和句式結構,從而體驗朋友間友好交往的樂趣。(三)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
[教學過程]
1.導入,播放課件,帶領幼兒分別參觀秋天的菜園、果園、花園,了解秋天的植物,感受秋天的美麗。
“孩子們,這里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2.鼓勵幼兒探討友好交往的方法,為幼兒仿編詩歌埋下伏筆。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看到了在菜園里看到了青菜寶寶;在果園里看到了蘋果寶寶;在花園里看到了菊花寶寶,你們想和他們做好朋友嗎?你想到哪里去找誰做好朋友呢?你見到他怎樣表示友好呢?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幼:相互交流探討。(幼:我想到菜園里和青菜交朋友,和他握握手;我想到果園里和蘋果交朋友,和他抱一抱,說你好你好;我想到花園里和菊花交朋友,和他親一親……)
3.播放課件,幼兒學習詩歌。
(1)看課件,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么?小樹葉飄到哪里?找誰做朋友了呢?小樹葉和好朋友是怎么表示友好的?對它說了什么?(設置問題,使幼兒不斷的思考,掌握詩歌的結構特點,學會念詩歌。可以讓幼兒做一做動作:如抱一抱、握握手、親一親、拉拉手,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