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教案(精選15篇)
《顏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藍三色,并能根據紅黃藍顏色進行簡單的分類。
2、在活動的體驗中,感受變色帶來的樂趣。
3、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1、礦泉水裝有水,瓶蓋里面粘一點紅(黃、藍)顏料。
2、3個大塑料筐(紅黃藍)。
3、紅、黃、藍、綠等顏色的小旗若干面。
4、有顏色的飲料2——3瓶。
活動過程:
一、變色游戲,認識紅、黃、藍。
1、通過貪吃的小恐龍,教師出示有顏色的飲料,還有礦泉水一瓶。
“小恐龍吐出了什么?”(飲料)
“這飲料是什么顏色?”(紅色)
“又吐出了什么顏色的飲料?”(黃色)
“還吐出一瓶礦泉水!
“礦泉水,有顏色嗎?”
“礦泉水是無色的!
(此環節設計是為了使幼兒區分有色和無色,也為下一環節變出有顏色的飲料做鋪墊。)
2、變色游戲。
“今天我們聽音樂給礦泉水跳舞。”
——幼兒人手一瓶水。
——集體聽著音樂,搖擺瓶子變顏色。
“哇,跳完舞之后,你發現瓶子里的水有什么變化啊?”
“你們都是魔術師把無色的礦泉水變出了有顏色的飲料。”
——說說自己手中變出的顏色。
“請說說你變出了什么顏色的飲料!
——針對孩子的回答,教師出示顏色字牌,并請顏色相同的孩子舉起瓶子跟顏色字牌打招呼。
“變出紅顏色飲料的請舉出你的飲料跟紅色寶寶說你好!
(此環節設計,第一層聽音樂變顏色是為了完成目標2:感受變色帶來的樂趣。第二層說出自己所變出的顏色是為了更近一步區分紅、黃、藍三色,也為第二環節飲料找朋友和玩顏色蹲的游戲作充分的準備。)
二、幼兒進行按顏色分類,玩顏色蹲的游戲。
1、幼兒找與飲料顏色一樣的小旗,然后進行按顏色分類。
“飲料們今天還請了它的好朋友小旗一起玩游戲。”
“你是紅顏色的請你拿一面紅顏色的小旗,然后站在紅顏色隊里,我們一起做游戲!
2、顏色蹲游戲。
——幼兒按紅黃藍分組站在相應的顏色隊里,聽教師的口令,做蹲的動作。
“紅色蹲紅色蹲,紅色蹲了黃色蹲,黃色蹲黃色蹲;黃色蹲了……。”
(此環節設計,在筐中放入紫、綠等顏色的小旗是為了使能力好的孩子在現有的水平里,有挑戰性些,體現了活動的層次性,但本環節最終的目的是使幼兒在游戲中又加強了區分紅、黃、藍三色,并在游戲中融入按顏色進行分類,有效的完成了目標1:認識紅黃藍三色,并能根據紅黃藍顏色進行簡單的分類。)
三、幼兒根據顏色進行分類,飲料和小旗回家。
1、“飲料寶寶和小旗玩累了,它們準備回家休息一下。”
——幼兒將飲料和小旗放入教師事先準備好紅、黃、藍的塑料筐中。
“請你把它們放在跟它們一樣的顏色寶寶家里!
——幼兒進行分類操作。
2、分類后,教師根據幼兒的情況進行點評。
。ù谁h節設計通送飲料和小旗回家,使幼兒又進行一次在游戲中按顏色進行分類。)
活動延伸:
區角活動:
區角中投放一盤有顏色的糖果,請幼兒將糖果按顏色要求進行分盤放。
材料:
1、用蠟光紙包好的玩具糖果(金黃、綠色、玫紅)一盤。
2、3個貼有紅、黃、綠三色的盒子。
《顏色》教案 篇2
游戲目標:
1、幼兒能協調、靈活地跳圈。
2、幼兒能很好地分辨顏色。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游戲準備:
小呼啦圈若干個(也可以畫圈)、大紙箱一個、各種玩具若干、籃子兩個。
游戲玩法:
1、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分別站在各自的起跑線上。將玩具放入大紙箱,紙箱放在離起跑線十米的終點處。將呼啦圈分成兩部分,不規則的擺在兩隊起點到終點之間(間距不要過大)。
2、老師說“開始!紅色!”兩組的第一名幼兒手里拿著籃子開始跳圈跳向終點(可以單腿跳也可以雙腿跳),然后在紙箱里選擇帶有老師指定顏色的玩具放到籃子里(玩具上只有有一種顏色符合就可以),帶著籃子跑回起跑線。最先回來并且帶回指定玩具多的小組獲勝。
2、第一名小朋友把籃子交給第二名小朋友,然后老師喊“開始!綠色!”第二名小朋友跳向終點后,把籃子里的玩具先倒進大紙箱,然后選擇帶有老師指定顏色的玩具放進籃子,重復上述過程。
游戲注意:
1、老師要注意幼兒可能會搶同一件玩具。
2、幼兒必須每一圈都要跳到。
《顏色》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知道春天是五顏六色的,萌發熱愛春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剪貼繪制成一副有桃花、梨花、迎春花、小草的春景圖,為幼兒理解詩歌提供直觀材料。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談話:春天是什么樣的?春天里有些什么?
2、小結談話:春天來了,小草發芽了,各種花開了,非常美。
3、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提問;桃花說春天是什么顏色的?梨花說春天是什么顏色的?迎春花說春天是什么顏色的?小草說春天是什么顏色的?你看見的春天還有那些顏色?為什么說春天是五顏六色的?
5、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畫面,找一找詩歌中說到的景色,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6、多種形式讓幼兒朗誦詩歌。(如:分組,集體,個別等形式)
7、讓幼兒欣賞詩歌錄音。
活動結束:
讓幼兒裝扮教室,讓教室像春天一樣五顏六色。
《顏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2、培養學生喜愛春天的情感,有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及思想感情,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1課《春雨的顏色》(生齊讀課題)
請同學們美美的讀一讀課題。
2、同學們,春雨本身是無色的,課題卻是“春雨的顏色”這是為什么?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尋找答案吧!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數一數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誰來為我們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想想這一段寫了春雨的什么?(寫了春雨的聲音)自己找出來讀一讀。(春雨沙沙地落到地上。)
2、感知內容,相互交流:
你聽到春雨的聲音了嗎?(沙沙沙)那沙沙沙的春雨落在地上是——輕輕地,那就應該用又輕又柔的聲音來讀。讓我們把這一段讀得輕一點兒柔一點兒,我們一起來讀。
3、雨中,這群小鳥在爭論一個有趣的問題,請同學們看屏幕,誰來讀讀這句話:(屏幕出示:雨中,一群小鳥在爭論一個有趣的問題:“雨是什么顏色的?
誰來讀一讀這句話
師范讀。
生再讀。
4、誰來也說一個這樣的句子?(學生進行語言訓練說問句。)
5、小鳥們認為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生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三只小鳥認為雨都分別是什么顏色的?
生交流:燕子說雨是綠色的。(板書:綠色)麻雀說雨是紅色的。(板書:紅色)黃鶯說雨是黃色的。(板書:黃色)
三、細讀感悟,指導朗讀
1、學習燕子的話
(1)指生讀小燕子的話。
。2)在春雨的滋潤下,樹是新的,新得綠芽滿枝;草是新的,新得嬌嫩纖弱。想不想看雨后的柳樹和草地?(出示草地和柳樹的圖片)
(3)為什么雨后的草地和柳樹會變綠呢?
因為春雨的滋潤,到處是綠草如茵柳如碧玉。
。4)看到這美麗的景色,老師也不禁想讀一讀這段話,讀的時候我們要突出綠色的美麗和燕子與其他小鳥爭論的語氣。
(5)生自由練習讀后指名讀,進行針對性的朗讀指導。
過渡句:誰還想讀一讀哪只小鳥的話
2、學習麻雀的話
春雨給樹木穿上了綠衣,春雨又澆開了花朵。想不想看粉紅的桃花和杏花?(出示桃花和杏花的圖片)
為什么雨后的桃樹、杏樹會開出美麗的花朵?
因為春雨的滋潤,樹木才會開花。
誰想讀一讀麻雀的話,在讀之前,想一想讀這句話時主要要突出什么語氣呢?(突出花的美和小鳥爭論的語氣)
指名讀,相機進行指導
我仿佛已經看到了小鳥們爭論的場面和美麗的桃花和杏花了。
想讀小麻雀的話的同學請站起來齊讀這句話。
3、學習黃鶯的話
誰想讀讀黃鶯的話
想不想看看金黃色的油菜花和蒲公英花?(出示油菜花和蒲公英花的圖片)
為什么雨后的油菜、蒲公英會開出美麗的花朵?
想一想讀這句話時,也要突出什么語氣呢?
指名讀課文。
4、分角色讀課文
春雨就像一位神奇的畫家,把奏的大地描繪地五彩繽紛,生機盎然,下面讓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再次感受春雨帶給大自然的巨大變化。
指三名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展開想象,升華情感
1、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春雨還會落在哪些地方呢?會給大自然帶來那些變化。
請同學們看圖片,(出示白色的梨花,紫色的丁香花,粉色的櫻桃花圖片)看圖片前請看一看,老師給你提出的小要求。
指名讀要求。
看句式練習說話。
2、春雨在同學們的眼里是五彩繽紛的。
春雨是無色的,說它有顏色是因為植物生長離不分春雨的滋潤,是春雨讓我們看到嫩綠的草,欣賞到鮮艷的花,所以作者把春雨寫成是有顏色的,是對春雨的贊美。春雨聽到小鳥和同學們的議論后,會有怎樣的表現呢?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3、春雨美如畫,不覺間,春雨染紅了桃李,染綠了柳絮,描青了山峰,繪綠了秧苗,春雨把大地裝扮的五彩繽紛。讓我們看到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春雨的功勞多大呀!你想對春雨說什么?
4、從大家的話語中我感受到大家對春雨的熱愛對大自然的贊美,F在讓我們欣賞一首春雨的歌《小雨沙沙》讓我們在美妙的歌聲中結束這節課。
《顏色》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多變的顏色》是蘇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第13冊的教學內容。“設計·應用”領域中“設計”是基礎,“應用”是學習的主旨所在。初中階段的“設計·應用”與小學相比,教學目標遞進為“進行創意和設計”,去掉了“簡單”二字,指向了思維活動和操作實踐全過程的要求——形成設計意識。從牛頓揭開光色之謎作為切入點,讓學生了解色彩基本常識,多方位、多渠道地啟發和引導學生觀察與嘗試,合理利用各種材料進行色彩構成練習,感受設計為人們帶來的美,享受藝術創造的樂趣。這課的教學,不僅為今后的“設計·應用”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也為“造型·表現”中色彩語言的運用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通過小學六年的美術學習,對色彩的基礎知識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與感知,如三原色,三間色及三要素等基礎知識,但對色彩知識的了解不全面、不系統。如學生在運用色彩進行設計時缺乏主動意識,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對色彩知識進行重新整合。教師通過和學生的問答,幫助學生完成由抽象的主觀認識發展到具象的理性認識,抓住色彩的三原色、三間色等已有知識點拓展開去,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探究和協作練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大膽創新。
三、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觀察色彩現象和學習掌握色彩的三原色、三間色及三要素等基礎知識,能應用明度或色相漸變的方法進行色彩創意和設計。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模仿和協作練習初步掌握色彩漸變的方法,培養學生對色彩的實際運用能力和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會運用色彩的漸變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情感;培養學生大膽創新的意識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在了解色彩基本常識的基礎上,應用明度或色相漸變的方法進行色彩創意和設計。
教學難點:利用媒材進行設計和表達。
四、教學理念:
色彩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傳遞著視覺信息,每個人都積累了獨特的對色彩的感知能力。本課采用直接感知的方法,通過大量色塊、實物及多媒體的展示,充分調動學生視、聽等感官,利用形象性、直觀性、真實性等優勢,體現美術教學以視覺教育為中心的理念。本課的教學流程為:感知色彩導入課題,觀察比較導思學習,協作體驗創意設計,交流情感表達,課后拓展知識延伸。課堂層層推進,使學生自覺地將學習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從而應用色彩進行創意設計,表達情感。學法方面遵循“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盡情表達情感,學會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
五、課時和課前準備
課時:一課時,本節課為《多變的顏色》的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課前按十人一組圍坐分組。
教具:15x15厘米的各種色塊120張左右;光的色散實驗裝置;臉譜設計線描稿;各種顏色的卡紙;水粉工具材料;多媒體課件等。
學具:水粉工具材料,雙面膠、固體膠、剪刀、鉛畫紙等。
六、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一)課前場景布置:
教師提前5分鐘在教室內布置豐富多彩的色彩作品,張貼在教室墻壁或懸掛在黑板兩側
。ǘ└兄,導入課題
1、從老師和自己喜歡的顏色導入。
師:猜一猜老師最喜歡的顏色有哪些?
生:綠色,因為?吹侥愦┚G色的衣服、還有鞋;
很民間的顏色,如藍色和白色,你有很多藍印花布、蠟染之類的民族味很濃的服飾
白色、黑色……(笑聲)
師:現在請同學們談談自己最喜歡的色彩,說明原因。
生:天藍色,寬廣,象天空的顏色,又象大海的顏色,我喜歡;
粉色,很女孩,很青春,也很雅致;
黑色和白色,簡單,樸素大方,永恒的顏色……(不時地發出一些議論的聲音)
設計意圖引出色彩這個主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形成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
2、學生感知無光的盲人世界
師:色彩是光的特性,也就是說在無光的地方就看不到色彩,假設你在一個漆黑的屋子里,伸手不見五指,你會看到什么?
生:眼前漆黑一片
師:那你會怎么行走?
生:摸著走,慢慢的走,小心翼翼的走,
師:這樣走路舒服嗎?
生:不舒服!
師:現實生活中有沒有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他們是什么人?
生:有,盲人。
師:但,他們依然堅韌不拔的活著,做出了常人無法做到的事情?誰能說出他們的名字?
生:盲人二胡家阿炳,星光大道中的楊光,外國作家海倫凱樂.....
師:是啊!同學們我們生活多么幸福!除了這些令我們佩服的盲人,還有很多很多人殘志不殘的人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誰還能說一說?
生:張海迪、貝多芬、邰麗華、霍金、金睛、桑蘭等
設計意圖身臨奇境,對學生進行教育,感受殘疾人人殘志不殘的,與學生本身幸福的生活展開對比,學生會從心理升起一種斗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學生感知色彩活動。
師:在每一組的桌上有近二十張的各種顏色的色塊,選擇自己喜歡的貼在黑板的左側白卡紙上,反之貼在右側。
生:每組由幾位同學爭著把色塊貼上了黑板。
師:感受由這兩組顏色組合成的畫面。整個構成傳遞給你什么樣的視覺感受?
生:左側構成的感受是鮮艷、絢麗、熱情、活潑……
右側構成的感受是樸素、穩重、平凡、復雜……
師:我很強烈地感受到同學們關注色彩、熱愛生活的情感,真好!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的參與,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并通過對兩幅色彩構成的感受,意識到不同的色彩對人的心理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不同的生活經驗會對色彩產生不同的情感。
3、引導學生賞析。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色彩喜好,不同的色彩給人的感覺不同。色彩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傳遞著各種信息,我們生活在一個繽紛的色彩世界里。老師這兒有幾組圖片,想看嗎?(播放媒體圖片,展示日常生活中繽紛的色彩,配以背景音樂)
師:你們為什么會驚呼?
生:多、美!
師:原來你們驚詫生活中的色彩這么豐富、多姿與絢麗。有些是造物主的杰作,更多的是藝術大師們的創作。那么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多變的顏色”。導出課題:多變的顏色(板書)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增強視覺印象,感受自然界中豐富的色彩和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以審美之心關注自然,感受生活。
。ㄈ┯^察比較,導思學習
1、是誰揭開了光色之迷。
生:牛頓。
師:展示三棱鏡折射光譜實驗。
生:感嘆光的神奇。
師:自然界中什么現象印證了三棱鏡折射的光譜現象?
生:彩虹、水面的油污、泡泡、太陽下的水霧噴泉……
2、認識牛頓色環。
師:牛頓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光譜的兩端的紅和紫很親近,就把他們連接起來這就成了一個色相環,這就是著名的“牛頓色相環”。
生:黑板上任意出示十二色相,請學生找出三原色,三間色,并請同學拼成牛頓十二色環。(板書)
3、進行調色游戲。教師在玻璃杯里調出三大杯三原色的水,讓學生任意把兩種水進行混合,調出三間色等其它顏色。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交流以及調色游戲,提取已有色彩知識,進行歸納,掌握色彩的三原色、三間色及牛頓色杯知識。
4、就黑板上左右兩側的色彩構成,組織學生觀察,探討色彩三要素。
A、通過觀察、比較,了解色彩的要素——色相。
師:黑板上的色塊中有哪些紅色,你能說說它們的名稱嗎?
生:大紅,深紅,粉紅,西瓜紅……
師:每個色彩都有自己的相貌比如紅色、橙色、藍色等等,這就是色彩的一個要素——色相。(板書:色相是指色彩的名稱。)
B、觀察黑板上的色塊,比較色塊間的異同,找出規律。發現色彩的明度、純度等特性。
師:拿下黑板上各種綠色,重新貼成一幅構成作品。這些綠色有什么不同嗎?
生:有的亮些,有的相對比較暗,它們的明暗程度不一樣。
師:看來是明暗上的不同,這是色彩的第二個要素——明度。(板書: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師:再次觀察這些色塊不有什么不同點?
生:有的不純,有的'很鮮艷,很純正
師:色彩還有第三個要素,就是純度。(板書:純度是指顏色的鮮艷度。)
以上我們談的就是色彩的三要素。(多媒體展示)
設計意圖教師結合黑板上的色彩構成,引導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比較來感知和掌握色彩的屬性,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四)協作體驗,創意設計
1、教師色相漸變示范。
師:請學生選擇牛頓色環上的兩種色彩,老師作色相漸變示范。
生:專注地看,學習漸變的方法。歸納調色過程中漸變過渡自然的注意點,注意水分與顏料多少的把握。
設計意圖利用傳統的畫筆和水粉顏料在黑板上給學生演示,解決學生在調色過程中實際操作的難點,激發學生自我表現欲望。
2、協作體驗,創意設計
師:老師的示范只是用平面的方式嘗試色相漸變的創意作品,其實還有很多其它的方式。(多媒體展示)
出示作業要求:
A、用水粉顏料在鉛畫紙上設計色相漸變或明度漸變創意作品。
B、每組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上有意識的領取一組色彩,十幾張左右,然后做色彩構成創意練習。
方法一:裁剪后重新組合粘貼,做成色彩平面構成作品。
方法二:運用剪、折、貼等方式做成色彩立體構成作品。
要求每組六位同學分工合作,完成三件不同類型的色彩創意作品。
設計意圖及時讓學生進行創意設計,鞏固并運用所學色彩知識,培養對色彩的實際運用能力;通過分組協作練習掌握色彩漸變的方法,培養學生分工合作的能力。這也是本課的重點所在。
(五)交流,情感表達
展示作品;平等友好的交流、學習、借鑒;同學自評。
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本著“為促進學生發展而進行”的,展示大部分學生的色彩創意作品,互相學習,拓寬思路,表達自己創意設計思路,抒發內心的感受,讓自己體驗成功的快樂并與同學分享快樂。老師點評時注重對學生參與熱情以及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的,注重對學生色彩美的感受程度及對彩運用的能力的。
。┱n后拓展,知識延伸
師:生活中不同的色彩設計,會有不同的氣氛,會帶來不同的心理影響和情感體驗。
師:色彩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也是我們每天會運用的生活語言。讓我們用色彩的語言編織多彩的人生!
設計意圖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美來源于生活,生活創造美的深刻內涵。
七、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1、小組分工不細致導致活動與創意練習中效率不高?梢愿鹘M課前自選小組長,負責本組事務。
2、在創意過程中,部分學生由于追求完美的創意,遲遲不動手,導致特定時間內完成不了創意作品。教師引導學生把并不完美的創意先制作出來,如有不滿意的或是欠缺的地方,可以在最后改進,或是在交流展示的時候再作補充。
3、在合作過程中可能產生不一致的情況,可以通過同組學生表態的方式,少數服從多數。
4、在調色過程中部分學生對水分的控制不好,教師可進行及時的示范講解。
《顏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復習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感受色彩的美;
2.鞏固涂色的方法,使幼兒能運用恰當的顏色涂染;
3.培養幼兒涂色的興趣,使幼兒養成作業認真細致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顏色標志牌(紅、黃、藍、綠)若干,未涂色的小花圖片若干,油畫棒若干。
2.請大班的小朋友準備花姐姐的情境表演。
3.活動背景圖《春天》
4.教師頭飾、花姐姐頭飾、裙子各一件,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帶頭飾扮色彩媽媽,邀請幼兒做顏色寶寶,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媽媽和寶寶的角色使幼兒感到親切,以游戲的方法導人使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立刻被調動起來。)
二、基本部分
1.復習認識四種顏色。
。1)請幼兒帶上顏色標志牌,相互觀察,并說一說自己是x色寶寶。
(顏色標牌幫助幼兒很快進入角色,幼兒在相互觀察和講述中分享經驗,增進了彼此間的相互學習,教師則可從旁觀察幼兒對顏色的認知情況。)
。2)玩游戲《媽媽寶寶抱一抱》,鞏固對四種顏色的認識。玩法:教師唱“x色寶寶你在哪里?”戴相應顏色標志牌的幼兒邊唱“我在這里,我在這里,媽媽抱一抱,邊走向教師和教師互相抱一抱。
。ê蛬寢屢黄鹩螒蚩偸欠浅S淇斓模б槐У膭幼骷葷M足了小班幼兒的心理需要,又幫助其明確每種顏色的名稱。)
(3)請幼兒找一找背景圖中什么東西和自己的顏色是一樣的。
。ū尘皥D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良好的隱性教育環境,引導幼兒的思維由單一的顏色擴展到五彩的大自然當中,并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
。4)引導幼兒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東西是紅(黃、藍、綠)色的,感知色彩的美。
。◤挠^察顏色、找相同的顏色到講述生活中各種物品的顏色,逐步深入,加深幼兒對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認識。在討論中幼兒的思維得到擴展,在感知生活中的色彩美的同時,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2.涂色活動。鞏固涂色的方法,進一步引導幼兒感知色彩的美。
(1)花姐姐以憂愁的樣子出現在小朋友的面前。(花姐姐的裙子上貼有許多未涂色的小花。)
。2)引導幼兒用涂色的方法幫助花姐姐給小花穿上漂亮的衣服。幼兒自選一朵小花做涂色練習,教師提示幼兒涂色時應注意的事項:選用恰當的顏色涂染;涂色要均勻、涂滿、干凈;涂色時,左右或上下擺涂。
。3)放輕音樂,幼兒涂色,教師巡回指導。
(小客人花姐姐的出現將活動自然地引入第二環節;請小朋友幫忙這一情節,在激發幼兒同情心的同時也有助于使幼兒養成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
3、裝扮花姐姐的裙子,引導幼兒欣賞五顏六色的花。師幼共同評價,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色彩的美,體驗創造的快樂。
(對花姐姐的裙子前后不同的比較,使幼兒直接感受色彩的美。而變漂亮的花姐姐對小朋友的感謝,在讓幼兒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的同時,也增強了其自信心、提高其對藝術活動的興趣。)
三、結束部分
1.花姐姐和小朋友共同表演(小花)。
2.幼兒和花姐姐一同外出游戲。
《顏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感受詩歌所表達的秋天的色彩美。
2、嘗試運用已有經驗替換詩歌中的事物,進行詩歌仿編活動。
活動準備:
1、帶領幼兒參觀秋天的樹木變化及菊花。
2、《秋天的顏色》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引導幼兒討論:秋天有哪些花開了?它們是什么顏色的?秋天的葉子的顏色有什么變化是什么樣的?
2、導出詩歌:秋天是多么的美麗啊!這些花兒和樹都要來說說它們看見的秋天。
二、欣賞詩歌:
1、幼兒欣賞詩歌。
2、提問:散文詩的題目叫什么?散文詩里都有誰?它們是怎么說秋天的?
小草是怎樣說秋天的?菊花是怎樣說秋天的?楓葉是怎么樣說秋天的?松樹是怎么樣說秋天的?大地說什么呢?(根據幼兒的回答適時地展示相關圖片,并語言提示,幫助孩子完整講述告訴我,秋天是顏色的。)
3、進一步理解詩歌:為什么菊花說秋天是黃色的?(依此類推)為什么大地說秋天的彩色的?
小結:秋天來了,事物都在悄悄地發生變化,很多的植物都開始換顏色,小草在夏天的時候是綠色的,但經過秋風的吹拂,慢慢地的失去了水分,變成了黃色的,菊花只有在秋天的時候才會開花,松樹是常青樹,因此在秋天的時候還是綠色,大地因為了這么多顏色,所以就變成了絢麗多彩的……
4、配上音樂,幼兒完整朗誦詩歌。
5、角色表演:幼兒自由選擇一個角色,進行表演,根據內容表現出各角色的對話。
三、仿編詩歌:
1、還有許多東西也想說說秋天的顏色,出示蘋果,你覺得蘋果會說什么呢?
2、鼓勵幼兒能根據詩歌的句式結構進行仿編
3、把幼兒仿編的詩句編成一首新的詩歌。
《顏色》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綠,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動中找到與之對應的顏色,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重點:目標1
難點:能找到對應顏色
活動準備:
1、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呼啦圈
2、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小圓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活動
教師出示三張大圓,提問是什么顏色?重點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二.尋找相應的顏色,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1.游戲“小圓寶寶找媽媽”。
。ㄉ险n前先把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小圓貼至幼兒身上)請幼兒說說自己身上小圓的顏色,然后根據教師出示的大圓顏色按照教師口令如:“紅顏色小圓寶寶學小兔跳到媽媽身邊”,“藍顏色小圓寶寶學小鳥飛到媽媽身邊”等,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2.游戲“大灰狼來了”
1.(把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呼啦圈放好)小圓寶寶聽音樂在場地四周散步,音樂一停大灰狼就來了,小圓寶寶得馬上找到各自的家躲起來,否則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幼兒游戲兩邊)
2.提出新的游戲要求,引導小圓寶寶找相應顏色的大圓媽媽。
小圓寶寶等音樂一停得找到跟自己顏色一樣的家躲起來,否則還是要被大灰狼捉住。(幼兒游戲兩邊)
三.大灰狼被趕走了,幼兒聽音樂跳舞慶祝結束。
《顏色》教案 篇9
桌面玩具:
1、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搭建桌面玩具,懂得愛惜玩具,不亂扔。
2、安撫個別情緒低落的幼兒,引導幼兒盡快適應中班生活。
共同性學習活動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各種顏色的美。
2、能大膽的想象,并用較連貫的語言表述。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1、老師帶來了一些圖片,要請小朋友們來看一看,然后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顏色。你們喜歡它們嗎?為什么?
2、出示小烏鴉和小老鼠:今天老師還請來了兩位客人,聽,他們說了什么呀?
"誰說這些顏色最漂亮呀。"請小朋友們來猜一猜,小烏鴉和小老鼠他們會覺得什么顏色最漂亮呢?幼兒自由地說一說,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并說說為什么?
3、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你們猜得對不對?看課件1。
4、小烏鴉和小老鼠說黑色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顏色,你們同意嗎?哦,小蠟筆們也不服氣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他們是怎么說服烏鴉和小老鼠的。
5、第一個來的是誰呀?(出示藍蠟筆)你們覺得藍蠟筆會帶小烏鴉和小老鼠去看什么顏色的事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藍蠟筆帶小動物們看了什?(小烏鴉和小老鼠看了這些會說些什么呢?)
6、黃蠟筆來了,你們說黃蠟筆會帶小烏鴉和小老鼠去看什么顏色的事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又去了哪里?看見了什么?(小烏鴉和小老鼠又會說些什么?)(哇原來還有這么漂亮的顏色呀)
7、出示紅蠟筆和綠蠟筆,鼓勵幼兒討論:如果我是紅(綠)蠟筆,我會帶小烏鴉和小老鼠去哪里看什么?給說得好的幼兒獎紅星。
8、我們一起來看看紅蠟筆和綠蠟筆到底帶小烏鴉和小老鼠去了哪里?看課件。引導幼兒學一學小烏鴉和小老鼠看后說的話。
9、看了小蠟筆帶著小烏鴉和小老鼠周游世界的故事,小朋友們覺得小老鼠和小烏鴉還覺得世界上只有黑色最漂亮嗎?那你覺得世界是什么樣子的?
教育反思:
通過此次活動,幼兒對顏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到了自己調制顏色的時候,積極性更高,一邊調制,還結合經驗說調制出的顏色與生活中所見到的哪些事物的顏色是相同的。
《顏色》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紅、黃、藍三原色相互搭配可以調出橙、綠、紫色彩。
2、感受三原色組合成新色彩在生活的的體現,激發幼兒對色彩認知活動的興趣。
3、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二、活動準備:
PPT課件一份,調色盤人手一份,紅、黃、藍顏料各一份,一次性杯若干,顏色記錄卡人手一份。
三、活動過程:
。ㄒ唬c擊ppt出現水果城堡圖,引出活動。
1.師:水果城堡里面的水果成熟了,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水果城堡里面摘水果。怎么樣才能打開城門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水果城的主人是怎么說的:“歡迎你們來水果城,如果要打開這扇門,必須要3種顏色填滿門上的3個圓形才行!
2.師:到底是什么顏色,我們來聽聽水果城的主人是怎么說的?(水果城主人:“剩下的這3個圓形,可不是隨便什么顏色都能填的,一定要紅、黃、藍三種顏色兩兩相加后出現的顏色才行,小朋友們,快點變變看吧!保
(二)幼兒自主探索顏色的變化,發現打開城門的3種顏色是橙色、綠色、紫色。
1.師:每個小朋友的前面都有一個調色盤,桌子的中間有紅黃藍三種顏色的顏料,請你們把顏色兩兩相加觀察顏色有什么變化,(舉起顏色卡)并把它記錄在顏色卡上。比如說黃色和紅色調在一起,它們會變出什么顏色呢?那么黃色和藍色呢?現在請小朋友自己來試試看吧。
2教師巡回指導。
3.小結:師:你們太厲害了,三種顏色全都找到了,你們知道嗎?橙色、綠色,還有紫色,原來,紅黃藍三種顏色兩兩相加后還可以變出橙綠紫這三種顏色呢,真神奇呀!
(三)智力游戲:吃水果。選擇水果并說出水果的顏色。
。ㄋ模┞犚魳纷雎蓜,活動結束。
水果城主人:“小朋友們,豐收舞會開始啦,讓我們一起跳起來吧……”
附帶說課稿課件
教學反思:
通過此次活動,幼兒對顏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到了自己調制顏色的時候,積極性更高,一邊調制,還結合經驗說調制出的顏色與生活中所見到的哪些事物的顏色是相同的。
《顏色》教案 篇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三原色和間色的概念,嘗試運用三原色調配不同的色彩,并能夠運用不同的色彩大膽表現生活和感受。
【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藝術作品、聯系生活等方法,感受三原色的色相特點;通過教師示范、自主體驗、對比分析,學習色彩調配的方法,提高感受色彩、調配色彩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色彩的色相在生活和藝術作品中給人帶來的美感,激發學生大膽使用色彩表達內心感受。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學習三原色調配色彩方法,感受色相的豐富性,并進行大膽創作。
【難點】
選擇合適的色相,能夠恰當的表現主題。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展示圖片,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色彩豐富的自然景觀系列圖片和各種有著絢麗色彩的民族服裝圖片,引導學生欣賞討論:你喜歡這些顏色嗎?知道它們的名稱嗎?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順勢引出課題《魔幻的顏色》。
環節二:觀察分析,直觀感知
1.教師創設實驗“色彩碰碰碰”引導學生觀察探究,并提問盛水的燒杯中色彩融合產生了怎么樣的變化?
學生觀察回答,教師總結:顏色發生了變化,色相產生了改變。
2.繼續追問:燒杯中加入了哪些顏色?三原色指的是哪幾種顏色?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補充:燒杯中加入了紅色、藍色等顏色;紅、黃、藍這三種顏色是色彩中的基礎色,又稱三原色。
環節三:對比觀察,探究學習
1.教師緊接著向同學們出示色卡,引導學生認識上面的顏色,并提問色卡中的顏色與實驗中的顏色有怎樣的不同?它們是怎樣得來的?
小組討論回答,教師總結:實驗中的顏色純度降低。它們是通過紅、黃、藍三種顏色中兩兩相互混合,產生的間色。
2.教師將展示不同色相的風景圖片,組織學生欣賞并思考:圖片中都有哪些色相?這些色相給你怎樣的感受?
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總結:春——綠色、夏——紅色、秋——黃色、冬——藍色。
3.教師繼續展示作品《色彩的魅力》,請學生觀察并討論:作品分別運用了哪些色相?給人的視覺感受有什么不同?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問題,教師補充總結:在淡紫、微紅、灰藍、黃的灰色調中,色彩的運用十分豐富,表達了一種對比強烈的視覺感受。
環節四:實踐練習,大膽創作
教師課件出示實踐任務:用三原色的色彩,畫一幅自由命題的作品。創作過程中注意運用色彩要大膽豐富;可以選擇多種工具和多種形式進行創新表現。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創作。
環節五:討論交流,展示評價
學生創作完成之后,鼓勵學生采用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評價,肯定學生們的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心態和創新意識。同時給予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找出其優點,甚至夸大其優點,并發自內心贊揚他們,使他們增強自信,擺脫自卑心理。
環節六:小結作業,拓展提高
1.總結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帶領學生再次領略色彩的魅力。
2.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色彩?給你什么樣的感受?下節課與小伙伴們一起分享。
四、板書設計
《顏色》教案 篇12
色彩鮮、五顏六色的東西,一般較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班幼兒對顏色特別敏感,每次看到新鮮事物,他們首先注意的是這一事物的顏色。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開展了“多彩的世界”主題活動。
《漂亮的顏色》這篇故事以擬人化的手法,通過小蠟筆帶領小動物去周游世界,看不同地方不同顏色的自然景物,讓幼兒直觀地認識幾種常見的顏色,感受各種顏色的美,體驗多彩的世界。同時,讓幼兒通過欣賞一幅幅不同色彩的畫面,在猜猜、看看、聽聽中大膽的想象、表述,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及創造力。
預設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各種顏色的美。
2.能大膽的想象,并用較連貫的語言表述。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認識過繡球花、烏鴉、鯨魚。
2.教學圖片六幅、視頻展示儀、電視機、故事錄音、錄音機。
活動過程:
㈠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
1.展示圖片㈠,提問:
你們喜歡哪位小客人呢?為什么?
2.那你們猜猜小黑鼠、小黑熊、小烏鴉喜歡什么顏色呢?為什么?
3.我們來聽聽小動物是怎么說的?(聽錄音)他們說什么?你們同意他們的意見嗎?
師:可是小蠟筆聽了很不服氣,他們決定帶小黑鼠、
小黑熊、小烏鴉去周游世界(展示圖片㈡),小朋友們想不想跟小動物一起去呢?
㈡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各種顏色的美。
1.在猜猜、看看、聽聽中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表述。
、倌銈儾虏戮G蠟筆會帶小黑鼠、小黑熊、小烏鴉到什么地方呢?為什么?
師:我們來看看小朋友猜的對不對?(展示圖片㈢)
、诮酉聛碚l會帶小動物們去周游世界呢?
師:我們來聽一聽黃蠟筆和紫蠟筆帶小動物們到了哪里?(我們來聽一聽誰會帶小動物去周游世界?他們到了哪里?)看見了什么?(聽錄音)
提問:他們到了哪里?看見了什么?(展示圖片㈣)
③還有誰會帶小動物們去周游世界呢?藍蠟筆會帶小動物到哪里?看見了什么?(展示圖片㈤)
、芙酉聛磉有誰會帶小動物們去周游世界?紅蠟筆會帶小動物到哪里?看見了什么?(展示圖片㈥)
、菪『谑蟆⑿『谛堋⑿貘f在小蠟筆的帶領下周游了世界,他們知道了哪些漂亮的顏色?小動物們終于知道了這么多漂亮的顏色,原來,世界是這樣的五彩繽紛,他們又會去干什么呢?
師:讓我們一起聽一聽故事——《漂亮的顏色》。
2.完整欣賞故事。
邊聽邊看電視,提問:
①小黑鼠、小黑熊、小烏鴉又去干什么了?
、谒麄冇謺业侥男┬骂伾?
師:小黑鼠、小黑熊、小烏鴉又找到了許多漂亮的顏色,你們想不想也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找一找,然后把看到的東西用漂亮的顏色畫下來。(聽《郊游》音樂,師帶幼兒出活動室)
㈢延伸活動:繪畫“漂亮的顏色”
帶領幼兒到大自然里走走、看看,尋找自己喜歡的顏色,讓他們在大自然里感知更多的色彩。鼓勵幼兒把自己看到的東西用漂亮的顏色畫下來,并用語言表達自己對色彩的感覺。
《顏色》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的內容,感受色彩的美麗。
2、知道大自然中有許多顏色,啟發幼兒發現生活中的色彩。
活動準備:
人手一本《太陽的顏色》。
活動過程:
一、討論:
太陽是什么顏色的?
二、逐頁看圖講述:“太陽的顏色”
1、強化故事中描述顏色的詞。
2、插問:小動物們說了這么多,你們說說太陽該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
3、鼓勵幼兒嘗試記憶太陽的七種顏色。
三、完整講述故事:
1、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講。
2、幫助強化綠油油、紅艷艷、黃燦燦等詞。
3、太陽到底是什么顏色的?你們平時還在哪里見過太陽的顏色?
四、延伸活動:
1、戶外活動時,請幼兒到花園里找一找太陽的七種顏色,看看能找到幾種?
2、回家后讓幼兒繼續找太陽的顏色。
《顏色》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理解內容簡單的圖畫。
2、能大聲講述圖畫中的內容。
3、養成先仔細觀察,后表達講述的習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多媒體圖畫故事《太陽的顏色》、輕音樂一首、(綠色、紅色、黃色)紙片各若干張、三棱鏡一個
2、經驗準備:幼兒對顏色有一定的認知。
活動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活動。
"小朋友們,你們今天來上學的時候,有沒有看到太陽啊?"(幼兒回答)
"那請每位小朋友說一下自己心目中的太陽是什么顏色呢?"(幼兒回答)
"原來太陽有這么多顏色啊,那太陽到底是什么顏色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心目中的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吧。"
二、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講述。
1、出示圖畫1,引導幼兒大膽猜想。
問:圖上有什么?小兔在想什么呢?(給幼兒主題提示,讓幼兒猜想。)
2、出示圖畫2,組織幼兒討論。
問:圖上有什么?猜猜它們在干什么?樹葉是什么顏色的呢?小鳥認為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呢?(讓幼兒透過綠色紙片看太陽,并說出看到的太陽的顏色。)
3、出示圖畫3,組織幼兒討論。
問:圖上有什么?猜猜它們在干什么?圖片上的花朵是什么顏色的呢?小蜜蜂認為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呢?(教師步步引導,讓幼兒想象,并讓幼兒透過紅色紙片看太陽,然后說出看到的太陽的顏色。)
4、出示圖畫4,組織幼兒討論。
問:圖上有什么?猜猜它們在干什么?圖片上的稻穗是什么顏色的呢?小青蛙認為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呢?(教師步步引導,讓幼兒想象,并大膽回答,然后讓幼兒透過黃色紙片看太陽,并說出看到的太陽的顏色。)
5、出示圖畫5,組織幼兒討論。
問:圖上有什么?猜猜它們在聊什么呢?看看彩虹身上有哪幾種顏色啊?小兔現在知道太陽的顏色了嗎?(教師利用三棱鏡制造彩虹,讓幼兒欣賞。)
三、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四、教師對幼兒的講述情況作評價,并為幼兒作完整的示范講述。
五、聽音樂,一起到戶外尋找太陽的顏色。
活動延伸:
1、把《太陽的顏色》擴散到《樹葉的顏色》《花朵的顏色》等,幫助幼兒進行知識經驗的遷移。
2、讓幼兒回家后尋找太陽的顏色。
補:故事《太陽的顏色》來自于愛奇藝網嘟啦講故事。
活動反思:
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顒又,對周圍事物很感興趣,可自制力較差。幼兒不善于觀察,需成人正確引導,逐步培養其觀察能力。幼兒的邏輯能力較差,語言組織能力有待提高。通過“家園欄”,家長會向家長宣傳一些科學育兒的知識。真正做到家園共育。
《顏色》教案 篇15
教學要求:
知識目標:通過兒歌學習,會認讀課文生字,會讀寫課文一類字。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觀察身邊事物,抓住事物的顏色特點。能背誦課文,自己給詩歌補充一個小節。
情感目標:體會詩歌意境,邊讀邊想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掌握課文生字,知道作者喜愛那幾種顏色的原因。
教學難點:
培養獨立識字能力和閱讀賞析能力。
教學方法:
通過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來認識生字和熟記它們。通過反復誦讀,從形式上分析句子的整齊美與參差美;從語言風格上分析不加修飾的質樸美。通過小組合作練習和表演,培養學生分工協作的能力和提高朗誦興趣。通過開展“我們來做小詩人”的競賽活動,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說話能力。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們的生活是五顏六色的,正是由于有了這些美麗的顏色,生活才變得美好。你愛什么顏色?原因?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詩歌,看看作者喜歡什么顏色。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整體把握。
1、小組合作,試讀課文!罢埻瑢W們把課文讀兩到三遍,認生字,把詩歌讀流利,讀準確!
。ǔ鍪旧~)
2、教師提問:這些詞語都認識了嗎?
指名讀生詞:你是怎么認識它的?我們可以想什么辦法來記住它?看誰的辦法最好。
碧蔚遼將戰乘威武
強調:朝陽乘風破浪武士碧綠
3、玩游戲,書寫并熟記生字。
第二課時
4、教師談話:
生詞都認好了,我們來讀一讀這首詩吧!
那么怎么才算是讀好了這首詩呢?(板書:讀)
(預測——
生:要有感情的讀。
生:要讀出問題。
生:要讀出自己的感受。
師:不光要讀流利,還要讀得有感情,讀出自己的疑問,讀出自己的感受。這樣讀我們就叫“品讀”。(板書:品)
你們看這個“品”字,三個口字,不正是讓大家一遍一遍又一遍的讀嗎?
那我們就來認真地品讀一番吧!
三、品讀詩歌。
1、第一節(教師引導)
指名分節讀全文,在學生讀的過程中進行正音。
師: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第一節。
我愛碧綠的顏色,
因為……
禾苗是碧綠的,
小草是碧綠的,
我生活在農村,
連我的夢
也是碧綠的。
引疑:當你們讀這一段的時候,心里有問題嗎?
。ㄒ黄鹩懻摻鉀Q學生的問題,幫他們感受農村的自然風景的美,熱愛家鄉的情感,再推進到“連我的夢,也是碧綠的”,你們感覺美嗎?
生:我們覺得很美。
教師:那我們就把這種美的感受讀進去。
。ㄉ僮x。)
嗯真的很美啊。
2、第二節(學生自學)
誰來讀第二節?應該體現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我愛火紅的顏色,
因為……
朝陽是火紅的,
楓葉是火紅的,
我是一個少先隊員,
我們的隊旗,我的'心,
也是火紅的。
教師積極評價,特別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滿懷驕傲。
全體練讀(配樂)。
3、第三節(學生自學)
我愛蔚藍的顏色,
因為……
遼闊的天空是蔚藍的,
無邊的大海是蔚藍的,
將來我要當一名海軍戰士,
乘風破浪,保衛海疆。
我穿的那身威武的軍裝
也將是蔚藍的。
自由讀:你們認為怎樣才能讀好?
學生讀完后發表自己的看法。
4、誦讀全篇。
5、小組合作練習誦讀,表演方式自定,看哪個小組讀得最好(配樂)。
第三課時
你喜歡什么顏色?請你仿照詩歌再編一段。
1、教師引導,激起創作興趣,開展“我們班的小詩人”活動。
2、小組自由創作,交換作品。
3、每位同學自己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