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樹》教案(精選6篇)
《花樹》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中“祖國”的含義,知道祖國很大、很美,產生自豪感。
2.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學習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嘗試仿編詩歌。
3.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動物圖片小白鵝、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小鴨子、小牛、小鳥、小猴子等。
2.《美麗的祖國》語言CD(盒帶)、教師教學資源。
3.幼兒學習資源②第32~33頁。
活動過程
1.借助圖片,幫助幼兒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
(1)分別出示小白鵝、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等圖片,請幼兒說說動物的名稱及其生活的地方。
(2)分別出示河流、山坡、泥窩、花朵圖片,請幼兒說說是什么地方,分別是誰的家。
2.結合教師教學資源完整感知詩歌內容,嘗試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2)教師嘗試接龍朗誦詩歌,如教師朗誦前半句,幼兒接后半句。
(3)完整朗誦詩歌,用輕柔、優美的聲音表現詩歌的美感。
3.理解詩歌中事物之間的關系,引導幼兒嘗試仿編詩歌。
(1)嘗試仿編詩歌。
為什么小白鵝說,祖國有清清的河流?(因為河流是小白鵝生活的家。)
用同樣的方法仿編出其他詩句。
(2)嘗試創編詩歌。
出示小鳥、小猴等的.圖片,請幼兒說說它們生活在哪里,它們會告訴我們祖國有什么?
(3)師幼結合圖片,共同朗誦所仿編、創編的詩歌。
活動延伸:
1.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②第32~33頁,根據畫面提示,引導幼兒繼續仿編《美麗的祖國》。
2.可在閱讀區里投放更多圖片,供幼兒進行仿編詩歌游戲。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花樹》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我們以“園雙高課”為載體,以“熱愛大自然”為主題,以“挖掘各種課程資源”為途徑,開展環境教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研究活動。通過本次活動,我們在實踐中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課程資源,接下來我將進行一一的整理,希望得到大家的寶貴意見。
活動目標:
1、感知8以內的數量,根據事物的特征來進行數數,提高目測能力。
2、體會和感受小熊對樹木的愛護、珍惜的情感,了解樹在不同的季節中的變化。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四季樹木圖片四張、小熊圖片一張,人手表格一張等。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感受樹木的季節變化。
1、教師為幼兒講述故事《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遍。
2、教師提問:小熊為什么舍不得砍樹呢?你覺得哪個季節的樹最美呢?"來你們愿意去參觀小熊的樹林嗎?
二、幼兒的數數活動。
1、教師出示大表格,對幼兒提出參觀樹林時的要求。
2、幼兒拿出放在椅子下的.表格和鉛筆,進行自由的參觀活動,并對每張圖片進行數數及記錄的活動。
3、教師在旁進行指導和啟發,并提醒幼兒盡量用目測。
三、核對答案、提升經驗。
1、請填完表格的幼兒坐好,教師請幼兒來一起檢查答案。
2、教師:小熊很感謝大家幫了它的忙,為了不讓別人砍樹,小熊還做了很多的保護樹木的標志。
3、教師出示各種標志,請幼兒欣賞上面的各種形狀和顏色的標志。
4、教師:小熊這次要考考小朋友了,想想看,我們應該怎么數?
5、啟發幼兒根據形狀和顏色來數數。
四、結束活動。
1、我們今天已經參觀過小熊的樹林了,現在我們一起帶小熊去看看我們學校的樹,好嗎?
2、教師帶幼兒離開教室。
以故事來引發幼兒對保護樹木的情感以及對活動的興趣。
讓數數活動與類似區域的活動方式相結合,以便每個幼兒都能參與到活動中。
提升幼兒的原有經驗,讓幼兒能學習進一步按照事物的特征數數。
活動反思:
中班幼兒在計算的學習上,是從對數量的感知階段向數詞和物體數量間建立聯系階段過渡,他們有了最初的數群概念,已開始理解數的實際含義,因為本次活動選擇了“學習8的形成”的教學內容,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時,在學習8的形成過程中,巧妙的運用教具,學具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經驗,從對具體事物的概括中,幫助幼兒理解數概念的實際意義。
《花樹》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小動物無意中打扮大樹的驚喜心情。
2、在角色表演中,用動作和語言表現不同動物的行為。
活動重難點:
在角色表演中,用動作和語言表現不同動物的行為。
活動準備:
教室事先畫好的無色大樹、自制小鳥、小兔子、小松鼠圖片及腳印~~
悠揚的音樂、掛圖
活動課時:
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好朋友來做客
教師事先把無色大樹貼在黑板上,手拿調色盤。
教師:大樹下有一塊調色盤,上面有很多美麗的顏色。三個好朋友都要經過這個調色盤到大樹家去做客,你猜猜它們看到后會怎么做呢?
1、它是誰?它會怎么做呢?
引導幼兒說出小鳥在調色盤上走了一圈,飛到大樹上走來走去。
引導幼兒說出小兔子在調色盤上打了一個滾,到大樹上蹭來蹭去。
引導幼兒說出小松鼠搖著尾巴跳了幾下,跳到大樹上
教師分別示范作畫,將動物的腳印及動作后的效果顯示在大樹上。
2、這棵大樹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二、大樹變花樹
到底發生什么事情了呢?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并播放音樂。
教師與幼兒互動:
1、故事的題目是什么?是誰把大樹變成了美麗的花樹?
根據幼兒回答出示掛圖
2、他們是怎么把大樹變成花樹的'?
小鳥(小兔子、小松鼠)在調色盤上做了什么動作?幼兒學一學。大樹發生了什么變化?我們學一學小鳥(小兔子、小松鼠)的動作。
3、學一學小畫家的動作
幫助幼兒理解動物踩、蹭、跳等三種動作
4、小動物看到自己把大樹打扮成開滿"花朵:的"花樹",它們的心情是怎么樣的?你覺得它們像個畫家嗎?
三、我來演一演
幼兒自由選擇分成三組,分別扮演小鳥、小兔子、小松鼠。
活動反思:
課堂中教師玩調色盤和無意中打扮大樹的情景,巧合地創造出一棵花樹的驚喜之情。孩子們十分歡喜,利用課余時間,可以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把大樹打扮成花樹。讓孩子自己體驗創造和合作的成果。
《花樹》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認真觀察迎春花外形特征的基礎上,嘗試搓、捏的技能表現迎春花花瓣一頭尖一頭圓的特點。
2、通過制作和欣賞,幼兒能感受春天美麗的景象,愿意表達自己的感受。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面泥每人一盒、畫好的樹枝、迎春花圖片、制作步驟圖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春天到了,花園里開了各種各樣的花兒。有一種花兒是春天里第一個開放的,猜猜是誰?(出示迎春花圖片)
提問:迎春花是什么顏色的?它有幾個花瓣?花瓣是什么樣的?
小結:美麗的迎春花有六瓣黃色的花瓣,花瓣的形狀是一頭圓圓的一頭尖尖的。
如果有一大片的迎春花該多好,它們會大聲吹響喇叭,告訴大家:春天來啦!我們一起來做做美麗的迎春花吧!
二、老師示范。
出示畫好的、光光的樹枝,這里的迎春花要開花了。
示范制作它的花瓣:搓一個小湯圓,然后把它放在手掌心里搓長,然后壓扁,接著用小手捏出一頭尖尖一頭圓圓的小花瓣,把六瓣花瓣組合在一起后,中間粘上幾根細細短短的花蕊。
三、幼兒制作。
讓樹枝上都開滿黃色的迎春花,幼兒獨立制作。
觀察點:是否捏出了花瓣的`形狀?每個花瓣的大小、厚薄是否相近?
四、作品展示,講評。
1、將作品放置在一起,變成大幅的迎春花。
2、和同伴一起欣賞并念念兒歌,說說自己的感受。
附兒歌《迎春花》
迎春花,開黃花,
朵朵張開小嘴巴。
它是公園小喇叭,
迎著春風吹喇叭。
滴滴答,滴滴答,
它把春天迎來啦!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主要是為了讓幼兒通過視覺、觸覺和嗅覺來感知迎春花。不過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覺得這一目標的達成度比較低,因為在活動中主要就是讓幼兒通過看和說來認識了解迎春花。為了讓幼兒熟悉兒歌,并進一步認識迎春花,我采用了兒歌與事物相匹配的方式,讓他們在聽完兒歌以后找找兒歌和校園里的迎春花哪些是一樣的。
《花樹》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感受作品的意境美、情節美、行為美。
2、初步感知和了解散文內容,理解字、詞:得意洋洋、蹭、滾等。
3、萌發想像及創造的愿望,懂得把美帶給大家。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觀察花樹,激發興趣。
1、出示花樹:這顆樹漂亮嗎?
2、幼兒猜測:是誰把這棵樹打扮得這么漂亮呢?
二、視聽結合,欣賞散文。
1、交代名稱,朗誦散文。
提問:散文的名字叫什么?誰把這棵樹打扮得這么漂亮呢?
2、分段欣賞,理解內容。
(1)欣賞第一部分:有誰在鋪滿落葉的地上放了一塊圓圓的、花花的東西。這圓圓的、花花的東西是什么?(出示圖片:一個盛滿顏料的調色盤)
(2)欣賞第二部分:小動物們用調色盤打扮出了一棵漂亮的花樹,他們是怎么打扮大樹的?
(理解:(小鳥)得意洋洋;小兔子打了個滾,在大樹干上蹭了幾下……)
(3)欣賞第三部分:畫家叔叔回來了,他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
三、交流討論,總結提煉。
1、完整欣賞后提問:
(1)你覺得還有誰也是小畫家,他們會怎樣來打扮大樹?
(2)為什么說等到下雪的時候,樹林里還有一棵開滿花朵的大樹?
2、教師小結:小動物和畫家叔叔共同把花樹打扮得這么漂亮,把美帶給大家是件多么快樂的事情啊!
四、提升情感,體驗美好。
拓展:假如讓你來打扮這棵大樹,你會怎么做?鼓勵幼兒以實際行動來創造美。
活動延伸:
提供長幅的樹林畫,提供材料,幼兒合作完成“美麗的花樹林”,體驗創造美的快樂。
附:花樹
有誰在鋪滿落葉的地上放了一塊圓圓的、花花的東西。小鳥好奇地飛下來,在上面轉了一圈。咦,小鳥的腳丫變成了花腳丫,它得意洋洋地在樹上踩出一串花花的腳印。小兔子看見了,跑到上面打了個滾。哇,小兔子變成花兔子了,小兔子在大樹干上蹭了幾下,大樹干變成了花樹干。
小松鼠搖著尾巴在上面跳了幾下,嘿,小松鼠成了花尾巴松鼠。它在樹枝間跳來跳去,大樹變成了花樹。畫家叔叔回來了,他看見圍著大樹蹦蹦跳跳的松鼠、小兔和小烏,驚奇地叫起來:“你們都成了小畫家,把這棵樹打扮得好漂亮。” 畫家叔叔撿起調色板,用畫筆刷刷刷地往樹上畫了好多漂亮的花朵,花樹更好看了。
大家都跑來看這棵漂亮的樹:“這下好了,等到下雪的時候,我們的樹林里還有一棵開滿花朵的大樹。”
《花樹》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在本班主題活動《大樹和小花》活動時,孩子們在語言課時問過樹會開花嗎?許多孩子的答案不一,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特別設計了此次活動。希望孩子們通過圖片等有關資料知道有些樹是可以開花的同時,能夠畫出自己心中樹開花的樣子。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的想象能力及動手能力。
2、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3、能夠按要求完成作品,并有自己的創新。
教學重點:幼兒用花裝飾大樹,并能添加背景。
教學難點:幼兒自己創作,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
活動準備:油畫棒、畫有大樹的畫紙、水彩筆、圖片一、開始環節導入 1、(談話導入)小朋友你們見過花嗎?見過什么樣子的花?你們見過的花都有什么顏色的?小朋友們在哪里見過花?(請幼兒自由回答問題,教師對于幼兒的答案給與肯定和鼓勵) 2、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好看的花的圖片,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不好? 3、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開滿花的樹的圖片給幼兒觀看。請幼兒仔細觀察,樹上的花都有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4、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在圖片中都看到了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花。 5、教師總結幼兒回答:花朵長在樹上也很漂亮,它們五顏六色、形狀各異,有大的有小的。把大樹裝點的很美麗。 6、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大樹,請小朋友們一起看一看。(出示沒有花朵、沒有顏色的大樹)。老師的大樹不漂亮,老師想讓我帶來的大樹變得漂亮,小朋友們你們想幫助老師嗎?二、基本環節 (一)畫一畫1、小朋友們想要幫助老師就要仔細看老師是怎么樣畫花朵在大樹上的。(教師示范畫花朵在空白的大樹上)。我們用水彩筆畫花朵的形狀,用油畫棒為花朵涂上好看的顏色。我們要把大樹裝點的很漂亮,只畫一朵是不行的,我們要畫上許多自己喜歡的花朵。你們想要你們的大樹長在哪里就要為大樹畫上自己喜歡的背景。 2、現在請小朋友們拿起你們的畫筆來裝飾我們的大樹吧!(幼兒畫畫,教師指導) 3、小朋友們在畫畫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將油畫棒和水彩筆涂到桌布上、衣服上、手上,我們要干干凈凈的完成作品。畫畫的時候要安安靜靜的、用右手拿水彩筆和油畫棒、身體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畫畫,那樣對小眼睛不好。 4、幼兒畫畫同時播放輕音樂,讓孩子在優美的、輕快的環境中完成作品。(二)說一說 1、幼兒完成作品,請幼兒都說一說自己的大樹長在哪里,是公園還是森林等地方。請幼兒說一說自己都畫了哪些花在大樹上,都有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2、教師點評幼兒作品,鼓勵全體幼兒。將有創新的、畫面干凈的、顏色配的好的幼兒的作品告訴給班級幼兒。讓孩子們知道下次應該做的更好。
三、結束環節 1、小朋友們今天真了不起,一起幫助了老師給大樹裝飾了漂亮的花朵和好看的背景。真能干,我們一起來給自己鼓勵鼓勵棒一個好不好?嘿嘿嘿,我真棒,嘿嘿嘿。我最棒。 2、好了,現在讓我們一起帶著我們的作品去展示欄,展示我們的大樹。 3、帶領幼兒展示作品,活動課結束。四、延伸環節在墻面上提供大小不一的多棵樹,鼓勵幼兒想像“除了花朵我們還有什么可以來打扮大樹?”,合作完成“美麗的花樹林”墻飾,體驗合作創新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