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生成性主題活動——家鄉的水果
活動前期,孩子們對水果制品只是充滿了好奇,都對水果制品知之甚少,很少有小朋友能說出一些水果制品,但是孩子通過從家長那里獲得的知識,從實物觀察,每個孩子都帶來了不同的水果制品,孩子們從中獲得了知識,擴大了知識面。
活動七:制作杏仁
活動說明:自從活動區多了一些水果制品后,孩子們對水果制品的制作產生了興趣。一天厲夢婷拿來一包楊梅,她說:“老師,這想用這些楊梅來做楊梅干。”老師根據孩子的興趣,也查找了一些資料,發現一些蜜餞的制作工序非常復雜,我們條件也有限,于是我們選取了制作比較簡單的杏仁作為主要活動,便生成了活動《制作杏仁》。
(一)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方法打開杏核。
2、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過程及實錄
第一階段:論幼兒說說用什么方法打開杏仁核。
幼兒:老師,我嘴巴咬不動。
老師:那你用另外的工具試一試。
幼兒:我用榔頭敲敲要碎的。
幼兒:敲的輕一點,你看。
幼兒:老師,我又找到一個好辦法。
第二階段:收集打開杏仁核的工具。
第三階段:幼兒嘗試用不同方法打開杏仁核。
幼兒:“老師,我嘴巴咬不動。”
老師:“那你用另外的工具試一試。”
幼兒:“盧鴻遠,我榔頭敲敲要碎的。”
幼兒:“要敲的輕一點,你看。”
……
第四階段:炒杏仁,品嘗杏仁
我們將杏仁拿到廚房去炒了一下,雖然味道不是很好,可是孩子們卻吃的津津有味。
(三)活動反思
孩子們想了很多辦法來打開杏仁核,如有嘴巴咬,用榔頭敲,用夾核桃的夾子夾,用腳踩,可當真正嘗試用這些方面來打開杏仁核時,卻遇到了不少困難,嘴巴咬不動,榔頭敲要敲碎的,孩子們通過一次次的嘗試,從不斷的成功與失敗間獲得了有效的經驗,最后終于成功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孩子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與自豪。
活動八:制作送給大班哥哥、姐姐的禮品
活動說明:
臨近學期末,給我們遠送禮物大班的孩子經常到我們教室來,給我們唱歌,跟孩子們講述自己要離開幼兒園到小學去讀書了,我也有意無意的經常跟孩子們提起,大班的哥哥、姐姐就畢業了,要離開幼兒園了。一天,邵杭奕說:“老師,我們也送一件禮物給大班的哥哥、姐姐吧。”我覺得這個提議不錯,于是便生成了這個活動。
(一)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材料對水果進行包裝。
2、培養孩子互相關愛的情感。
(二)活動過程及實錄
1、談話引出課題。
老師:大班的哥哥、姐姐就要離開幼兒園了,要到小學去讀書,上次哥哥、姐姐送我們禮物過了。
幼兒:老師,我們也送一件禮物給哥哥、姐姐吧。
老師:那送什么禮物呢?
幼兒:送糖給他們;
送一朵花給他們……
老師:我們現在在上水果的主題,要不我們送哥哥、姐姐水果,好嗎?
幼兒:好啊。
老師出示一引起帶有簡單包裝的物品。
老師:這些小禮品好看嗎?為什么好看?
幼兒:外面有漂亮的紙,還有花,放在盒子里就好看了,外面包了一層塑料紙……
老師:這些東西都有漂亮的衣服,它們都是包裝過的,別人收到這些禮物肯定會很高興的。
幼兒:那我們也給禮物包裝一下,哥哥、姐姐會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