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綜合:小動物們怎么了?
活動設計意圖:在日常生活中,我發現班內有些小朋友平時不太注意衛生,特別是患了感冒后將口罩,衛生紙到處亂放,缺少注意講衛生的意識。而《小動物們怎么了》這一故事,講述的正是由于不注意衛生而使疾病傳播,給小動物的健康帶來危害的事情。故事沒有從正面說明小動物得病的原因,而是通過第二天一早森林醫院門口的病人真多,“阿嚏”聲不絕于耳的側面描寫,讓小朋友自己去領會。本活動將科學、社會、語言、藝術、健康五大領域知識進行有機的整合,突出了教學的有效性,既達到了教育目的,又避免了訓誡式的說教,適合幼兒的水平。活動重點:理解故事的基本情節,能說出感冒的一些癥狀活動難點:知道預防感冒的方法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的基本情節,能說出感冒的一些癥狀2、了解感冒病菌的傳播途徑,知道預防感冒。活動準備遮擋的故事情境圖片活動過程一、揭開第一幅圖片《安靜的森林》,激發幼兒的興趣師:今天天氣這么好,可是森林里怎么這么安靜,小動物們到哪兒去了?幼兒發揮想象,講述自己的想法。揭開遮擋紙,出示最后一幅圖片(生病的小動物)師:這些小動物們怎么了?怎么都在醫院門口呢?(幼兒根據觀察到的情形講述自己的想法)師:小朋友,你感冒過嗎?感冒的時候,你感覺怎么樣?如果感冒了,怎樣做就能讓感冒好起來?(幼兒講述自己感冒時的感受,回憶自己感冒時媽媽是怎么照顧他的)教師小結:感冒的時候一般會頭痛,咳嗽,流鼻涕,咽喉腫痛,不斷的打噴嚏,整個人沒精打采。如果不小心感冒了,及時打針、吃藥、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充分的休息等等。)森林里小動物到底怎么感冒的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二、欣賞故事圖片,理解故事內容。1、揭開遮擋紙,出示第一、二、三幅圖片,幼兒觀察并講述師:小河馬怎么了?小河馬得了什么病?小河馬戴口罩后發生了什么事?(幼兒觀察圖片想一想說一說)2、再次觀察圖片想想“口罩不見了”會發生什么事情?小河馬的口罩到哪兒去了?誰撿到小河馬的口罩?(幼兒大膽發揮想象,猜測后面的故事情節)3、揭開遮擋紙,分別出示第四,五幅掛圖師:你們猜對了嗎?(幼兒觀看圖片,印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幼兒緊接著猜測并說說后面發生的事情4、幼兒欣賞完整的故事圖片。師:為什么小動物最后都感冒了?(幼兒根據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講述自己的想法)小結:空氣飛沫傳播、直接接觸都是感冒的傳播途徑。。直接接觸是感冒病原傳播的一種重要途徑。鼻涕,噴嚏里也含有很多病毒,也會傳播。小河馬的口罩上有感冒病毒,別的小動物撿到拿來用,就把病毒傳染給它們了。那咱們小朋友的口罩不能互相帶著玩了。三、講述感冒的預防方法、感冒后怎么做師:小朋友說說怎樣預防感冒,如果自己感冒了,應該怎么做呢?(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感冒的預防方法和感冒后采取的措施)小結:小朋友平時加強鍛煉身體提高抵抗力,多吃蔬菜水果,天氣冷了要添加衣服。如果感冒了,就要吃藥,多喝水,多休息,外出時帶上口罩。四、教師和幼兒一起觀看圖片,完整講述故事內容,再請個別幼兒講述五、拓展活動師:小朋友們要是不想感冒,就要多鍛煉身體,增加抵抗力,這樣感冒就不會來找我們啦。現在讓我們一起到操場上活動活動,曬曬太陽吧。 附故事:小動物們怎么了?有一天,小河馬得了重感冒,不停的打噴嚏。他去醫院看病,熊醫生給它一包藥和一個大口罩。小河馬戴上大口罩,捧著藥回家去。半路上,忍不住打了一個打噴嚏。啊,大口罩飛過來樹梢,不見了!小白兔正在采蘑菇,看見落在草地上的大口罩。小白兔撿起大口罩,用來盛蘑菇。它拎起一大包蘑菇回家去,碰見了小山羊和小鹿,小白兔捧出蘑菇給他倆吃。小白兔回到家,把蘑菇倒進盆里,又把大口罩往窗外一扔。樹上的小松鼠看見了,小松鼠下樹撿起大口罩,又回到樹上扎了一個吊床。小松鼠躺在吊床上,美美地說:“哈哈,真舒服!”第二天一早,森林醫院門口的病人真多,“阿嚏!阿嚏!”一個一個噴嚏打得可響呢!熊醫生開門一看,傻眼了。小朋友,你說這是怎么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