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宮樵薪苦學閱讀答案
《承宮樵薪苦學》選自于《后漢書·承宮傳》,這篇文章給我們的啟示是勤奮能使不能人有所作為。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承宮樵薪苦學閱讀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承宮樵薪苦學》閱讀原文
承宮,瑯邪姑幕人。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豬。鄉里徐子盛明《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宮過其廬下,見諸生講誦,好之,因忘其豬而聽經。豬主怪其不還,求索。見而欲笞之。門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宮門下。樵薪執苦,數十年間,遂通其經。
【注釋】①承宮:東漢人。②瑯邪:古郡名,在今山東境內。③門下生:指學舍里的學生。④樵薪:砍柴。⑤執苦:干苦活。
《承宮樵薪苦學》閱讀題目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詞(4分)
①少孤,年八歲②門下生共禁,乃止
、垡姸字芤蛄魧m門下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豬主怪其不還,求索。
【小題3】承宮“忘其豬”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話作答)?(2分)
《承宮樵薪苦學》閱讀答案
【小題1】 (4分)①幼年喪父②才③鞭打④于是
【小題2】 (2分) 豬的主人對他不回來感到奇怪,就去尋找他。(“怪”“ 還” “索”及 句末點號各0.5分)
【小題3】 (2分)經過徐子盛家時聽見學生講誦《春秋》,若答“勤奮讀書”一類,只給1分,不合要求不得分)
【小題1】
試題分析:“孤”,形容詞名用,古代父親亡故,未成年的孩子便為“孤兒”;“笞”本義是竹鞭,句中是名詞動和,用竹鞭打。
【小題2】
試題分析:“怪”是動詞,“感到奇怪”的意思;“還”意為“回來”,“求”“索”都是“尋找”的意思。
【小題3】
試題分析:關鍵在“好之,因忘其豬而聽經”這一句,“好之”,并不是指“驚訝”,而是“喜愛”,興趣很濃,所以聽得認真,以至忘了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