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閱讀答案(精選2篇)
《春寒》閱讀答案 篇1
在做古詩閱讀理解的時候,“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雖然考場上沒有時間熟讀,但讀懂字面意思的過程,作品含義也會理解得差不多。注意標題提示、作者標簽、時代背景之外,還有景語和慣例的提示,值得參考。小編在這里整理了《春寒》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到您。
春寒①
陳與義
二月巴陵②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注]:①此詩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1129),時金兵連陷青州、徐州,進攻楚州,大有席卷江北之勢。作者此時避亂岳州(今湖南岳陽),“借居小園,遂自號園公”。②巴陵:湖南岳陽的別名。
《春寒》閱讀題目:
(1)第一、二句中的“風”“寒”有何含義?(3分)
(2)詩歌的后兩句塑造了海棠怎樣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5分)
《春寒》參考答案:
(1)(3分)①指自然的風寒——二月的巴陵,春寒未盡,日日有風,料峭刺骨(1分)。②更主要的是指社會的風寒——金兵南侵,朝廷風雨飄搖。這尤令躲避戰亂,漂泊異鄉的作者難以忍受(2分)!
(2)(5分)通過描寫海棠“不惜”污損“胭脂色”,傲然“獨立”于“春寒未了”的“蒙蒙細雨”之中,塑造出海棠美艷絕倫的姿容,表現了海棠與“風”“寒”斗傲的孤高絕俗精神(3分)。其中寄托了作者孤高拔俗的人格自許(2分)。
《春寒》閱讀答案 篇2
——語文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一大板塊。無論在考試還是在平日的積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學考試中也占據著相當大的比例。為快速提高同學們的閱讀能力,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同學們的語文學習有幫助。
《鄉愁》的閱讀附答案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地悵惘,
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
別離后,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1.詩中用了哪些具體的形象來表現鄉愁?
2.“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作者將“故鄉的面貌”說成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將具體的食物比喻成抽象的概念,這樣合適嗎?談談你的理解
3.“鄉愁是一顆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故鄉的歌謠,故鄉的景致,古樹的年輪,作者從濃濃并且熟悉的鄉音入手,再從熟悉而又模糊的故鄉曾經的景致續寫鄉愁,最后從內心綿延不絕的鄉愁的形象化作大樹的年輪,永遠的思鄉之愁就這樣通過形象的景物,化抽象為具體的表現了出來。
2.合適,這里的故鄉的面貌不僅僅指故鄉的面貌,也只自己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說不清道不明。模糊一次說明作者已離開故鄉太久,故鄉的面貌不知已有什么變化。而悵惘說出了作者想家而不能回的惆悵。
3.家始終是每個人一生的守候,身在異鄉,家始終是心中唯一的牽掛,思鄉之情永遠不會隨時間而變淡,只會日益增加,永不相忘。
《春寒》閱讀附答案
春寒①
梅堯臣
春晝自陰陰,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斂翅,花冷不開心。
壓樹青簾②動,依山片雨臨。
未嘗辜景物,多病不能尋。
注:①這首詩寫于慶歷六年初春。當時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動(慶歷新政)正處于低潮,個人生活中,梅堯臣妻子謝世后次子病逝。②“青簾”指酒旗。
8、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詩句簡要分析。(5分)
9、梅堯臣在藝術上注重詩歌的形象性,請結合頷聯和頸聯,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現抽象的“春寒”的。(6分)
參考答案:
8、(5分)答:詩歌表達了作者內心感情的凄苦、心情的悲涼。(2分)詩人借景抒情,首聯點明春陰的季節特征,薄云密布,是詩人心境的流露;頷聯“不開心”三字一語雙關,寫景寫人,移情手法,別有意味;尾聯“病”字既寫了身體狀況,也流露出詩人此時的心情。(3分)
9、(6分)答:中間兩聯,通過具體物象,來表現春寒,(1分)三四句寫因寒氣襲來,蝴蝶收斂雙翅,花蕾無力舒展,這是選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蝶和花寫天氣之寒。(2分)五六句寫壓掛在樹枝上的酒旗翻動,足見風很猛;依傍山丘的陰云挾帶著陣雨壓來,表明雨勢之急。(2分)這四句從不同視角形容春寒,這一派峭寒,使天宇充塞著凄冷寥落的氣氛,這就把春寒真切地刻畫出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