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寶寶智力的40個簡單方法
11、讓孩子來幫忙
爸爸媽媽可以假裝自己有困難,讓孩子來幫一下忙,如幫忙搓一下抹布等。通過勞動,孩子能建立自我服務及服務他人的意識。父母的幫忙請求能讓孩子有參與感,并能訓練他最初的合作性,對他的人際交往有好處。
12、讓寶寶去問路
媽媽可以經常帶孩子上街,在街上時,媽媽要鼓勵寶寶去問路,這可以提升他的人際智能,因為向陌生人詢問道路,可以充分鍛煉寶寶的人際交往能力。
三.提升空間智能
13、認方向
路上教孩子注意認路、辨別方向,如以建筑物為識別標記等。尤其到十字路口等復雜地形,可讓孩子觀察上、下、左、右、前、后各個方向。這可提升孩子的空間智能,讓孩子熟悉道路。
14、辨認東南西北
教孩子利用周圍景觀來認路,例如用陽臺、樹葉方向、路牌等等來幫助辨認東南西北,對孩子方向感的訓練很有幫助,還能提升孩子的空間智能。
15、給寶寶下指令
媽媽可以讓寶寶做個小幫手,給他適當地下指令,如“幫媽媽去拿放在里面的那罐牛奶”,或指示他“看看你的背后”、“往左邊一點”等。對寶寶說話,媽媽要多用以下字眼:在里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最上面、最下面等等。這能提升寶寶的空間智能。
16、觀察樹葉的變化
季節交替,植物的變化最明顯。生活中,可以觀察樹葉一年四季的變化,讓寶寶了解季節的概念,同時提升寶寶的視覺空間智能。
夏天樹葉的顏色是翠綠色的,到了秋天就變黃了,而到了冬天就落光了,只剩下孤零零的樹枝,但春暖花開時,嫩綠的樹芽又冒出了頭。爸爸媽媽可以帶寶寶觀察同一棵樹,觀察1年,并為寶寶講解其中的道理。
樹葉顏色的變化、生長和枯萎在寶寶的視線里不斷交替,提升了孩子的空間智能和自然智能。
17、看地圖找方向
準備出游前,最好先買一張旅游目的地的地圖,當然也可以在到達目的地再買。別小看這張地圖,它可是你提升寶寶空間智能的有效工具。
告訴寶寶你們下一個目標,讓寶寶在地圖上找到你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和目的地位置,并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前往目的地的路上,爸爸媽媽還要提醒寶寶看路標,到達目的地后,再拿出地圖讓寶寶確認目標是否正確。
這個過程看似復雜,但對提升寶寶的空間智能非常有效,同時寶寶的方向感。空間想象力以及執行能力也都得到了訓練和培養。
18、學名稱、認識沿途景物
指著路上的街道、車站、建筑物,告訴孩子它們各自的名稱、建造年代。可提升孩子的語文智能,增長孩子的知識。
可讓孩子觀察沿途的自然景觀并向孩子作介紹,告訴他各種景觀的名稱、特點、功用、季節變化等,提升孩子的觀察能力
四.鍛煉說話能力
19、讓孩子形容他最喜歡的動畫角色
孩子對自己喜歡的角色印象一定很深刻。可以讓孩子形容給媽媽聽,他喜歡的角色長得什么樣,是一只小鴨子,還是一只大笨熊,它的嘴是什么顏色等等。這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0、邊走路邊唱兒歌
父母帶孩子走在路上時,有許多增加孩子知識的機會,可以給孩子猜測如“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著白胖子”之類的謎語,孩子不一定能猜出來,但對這種形象生動的兒歌會感興趣,有利于孩子的語言智能。
21、描述物品特點
媽媽可以拿著一個寶寶感興趣的物品,為他描述這個物品的一個或多個特點,如談談它的顏色(是草地般的綠色);或是它的形狀和大小(小圓球);數量的多寡(兩個桔子);或是它的質地(柔軟的或是硬的);或描述它的聲音(電視的聲音很大,很吵)。也可以讓寶寶試著描述一下這個物品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