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尊敬老人的榜樣
上周周末,恰逢端午節,又是周末,我們和樓上熱心大姐一家去園博園玩。在公共汽車上人特別多,6歲的拉著大姐的手,說媽 媽您小心點。背著一包東西的她被擠得夠嗆,好不容易才等到一個位置,就先坐下,然后招呼媽 媽坐。"媽 媽,過來坐!"
"你坐吧。"
起身把媽 媽拉到座位坐下。"還是你坐吧,你肚子那么大了,可別把肚子里面的ta擠到了"。
雖然大姐二胎只有4個月,但是看到這樣懂事的孩子,我和大姐相視的笑了。
媽 媽只好先坐下來,車剛過兩站,車上就上來了祖孫倆,售票員招呼大家給他們讓座,可是卻沒人讓。
"你們過來坐吧",媽 媽起身要給老人家讓座。
"媽——"攔住媽 媽,小聲說,"你有寶寶,我們還要做好久呢"。
看著大姐,自己都是被照顧的對象,還得照顧人家呢。
"那也不能讓老人站著,你忍心嗎?"
"可是。。。"
媽 媽還是吧座位讓給來了祖孫倆。為了照顧媽 媽,騰出一個手扶著她,我也扶著大姐。好不容易堅持到下車,我發現大姐頭上冒出了冷汗,很心疼。而則拿出紙巾幫媽 媽擦去汗水,真懂事的孩子。
"你自己都是孕婦,不讓位置也沒啥呀。"
",媽 媽不是告訴過你嗎,不管什么時候都要尊重老人,千萬別把讓座當成小事。"
這才明白了,半天才說"我知道了"。
這次雖然事情不大,但對觸動不小,跟我說,以前她遇到這樣的類似的事情都是等實在沒人讓座了才起身讓座。大姐的話讓我和都感到慚愧,也學到很多。
尊老愛幼是中國傳統美德之一,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必修課,但是口頭的教育和說教,抵不過現身說法的直接教育,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是以口頭教育為主,往往都忽略了現身教育的重要性,這是目前很多年輕父母忽略的問題。面對道德教育,孩子總是覺得慨念化,那么父母不防以自己為榜樣讓孩子明白什么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